搜索到11690篇“ 细胞粘附分子-1“的相关文章
- 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浆中血管细胞{1}-1的 表达差异与意义
- 2024年
- 目的检测ABO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患儿的血浆血管细胞{1}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水平,预测ABO-HDN患儿内皮受损程度及体内溶血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27例ABO-HDN患儿一般资料及外周血标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3个亚组;设127例母婴血型匹配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及非溶血性黄疸对照组41例。通过溶血三项试验明确ABO-HDN诊断,检测所有样本血型以及不规则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VCAM-1浓度,并获取其一般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单因素分析对比分析ABO-HDN组与健康对照组新生儿的性别、出生体重、血型、其母亲的分娩方式、有无胎膜早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胎龄、母亲年龄及妊娠次数存在差异(P<0.05);比较三实验组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VCAM-1水平存在差异(P<0.05),且VCAM-1水平与LDH、IBIL、Ret水平呈正相关,而与Hb水平呈负相关(P<0.05)。ABO-HBN组VCAM-1水平与Hb、Ret、IBIL、LDH水平呈现独立相关性(P<0.05);三个亚组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VCAM-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组(P<0.05)。结论ABO-HDN患儿VCAM-1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受损相关,并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溶血严重程度。
- 沈倩云程文国侯书宁姚根宏
- 关键词:ABO新生儿溶血病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血管细胞{1}-1 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对烟雾病患儿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血管细胞{1}-1(V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烟雾病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65例烟雾病患儿为烟雾病组,健康儿童65例为对照组。烟雾病患儿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烟雾病患儿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度,并测量主要动脉[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平均血流速度(MFV)、搏动指数(PI)],分析不同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期MFV、PI变化。抽取烟雾病组、对照组静脉血,检测血清VCAM-1、SDF-1水平,分析两组血清VCAM-1、SDF-1差异及与烟雾病患儿疾病类型、受累状况、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参数联合血清VCAM-1、SDF-1对儿童烟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DSA为金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22例正常,43例狭窄,57例闭塞,诊断烟雾病患儿血管狭窄的准确度为93.85%(122/130)。MCA的MFV相对Ⅰ期,Ⅱ期升高,Ⅲ期、Ⅳ期降低[(83.42±9.85)cm/s vs.(129.98±15.64)cm/s vs.(51.98±9.86)cm/s vs.(26.57±3.09)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276,均P<0.05)。MCA的PI从Ⅰ期至Ⅳ期逐渐降低[(0.98±0.09)vs.(0.78±0.08)vs.(0.54±0.06)vs.(0.4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923,P<0.05)。PCA的MFV从Ⅰ期至Ⅳ期逐渐升高[(30.21±4.35)cm/s vs.(45.63±6.75)cm/s vs.(60.98±8.79)cm/s vs.(80.65±10.12)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20,P<0.05)。PCA的PI从Ⅰ期至Ⅳ期逐渐降低[(0.99±0.10)vs.(0.87±0.09)vs.(0.73±0.08)vs.(0.5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13,P<0.05)。与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血清VCAM-1[(189.87±22.41)ng/L vs.(25.45±2.65)ng/L]、SDF-1[(134.53±18.98)pg/ml vs.(60.53±6.57)pg/ml]水平均升高(t=58.740,29.270,均P<0.05)。出血性患儿血清VCAM-1[(234.42±35.64)ng/L vs.(151.21±13.42)ng/L]、SDF-1[(157.8
- 陈艳李佩岚柳芊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烟雾病
- 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1}-1、可溶性细胞间{1}-1及丙二醛的关系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1}-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1}-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147例患者,依照术后情况分为CVS组(n=45)和非CVS组(n=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VS发生的危险因素;依照脑血管直径将CVS患者分类,并对血清sVCAM-1、sICAM-1以及MD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Ⅳ级、高动脉瘤直径以及血清sVCAM-1、sICAM-1和MDA的高表达均是导致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血清指标在严重CVS组中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0.05);以上血清指标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VCAM-1、sICAM-1及MDA水平是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CVS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其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CVS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 魏栋辉王阳吕智龙袁洪钢
- 关键词: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
- 血管细胞{1}-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1}-1(VCAM-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MM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常规组。比较观察组与常规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疾病分期、不同疾病状态MM患者的VCAM-1、IL-6、IL-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诊断MM的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L-2水平低于常规组,VCAM-1、IL-6水平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Ⅲ期患者的VCAM-1、IL-6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且MMⅡ期患者的IL-6水平高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MM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活动期患者的VCAM-1、IL-6水平均高于稳定期,IL-2水平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VCAM-1、IL-2和IL-6都是诊断MM的有效指标。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ACM-1水平与IL-2呈负相关(r=-0.379,P<0.05),与IL-6呈正相关(r=0.605,P<0.05)。结论VCAM-1、IL-2及IL-6水平在MM患者中变化明显,有助于MM的诊断。
- 张丽红董雯赵丹尹婉宜沈扬刘清池马兵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可溶性细胞{1}-1、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可溶性细胞{1}-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PF患者118例为IPF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BALF和血清中sICAM-1和MMP-2水平,分析IPF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GAP分期标准对IPF患者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期,Ⅰ期38例,Ⅱ期47例,Ⅲ期33例,比较不同疾病分期患者BALF和血清中sICAM-1、MMP-2水平、胸部高分辨CT(HRCT)评分差异,分析IPF患者BALF与血清中sICAM-1和MMP-2水平与其胸部HRCT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PF组BALF及血清中sICAM-1、MMP-2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年龄≥60岁、有吸烟史、BALF和血清中sICAM-1、MMP-2过度表达是IP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Ⅰ期、Ⅱ期IPF患者相比,Ⅲ期IPF患者BALF和血清中sICAM-1、MMP-2表达均升高(P<0.05);IPF患者BALF和血清中sICAM-1、MMP-2水平分别与其胸部HRCT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IPF患者BALF和血清中sICAM-1、MMP-2水平均增高,且与患者肺功能有一定关联性,可作为IPF患者病情监测的评价指标。
- 杨晓兰孙莉胡永波张艳秋廖平贺凡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2
- 细胞{1}L1衍生片段L1-70参与阿尔兹海默症Aβ的清除及其机制的研究
- 研究背景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以不可逆的脑组织退行性变性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临床上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因。在临床上,AD病人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减...
- 胡骏凯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淀粉样斑块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 细胞{1}SVEP1参与调控肝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 自20世纪以来,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2年评估了世界范围内的27个主要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有14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820万癌症相关死亡病例,这其中约有2...
- 刘东明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复发转移分子机制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RhoA蛋白和细胞{1}-1表达水平的探讨
- 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所导致的视力障碍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多项研究发现DR的发病机制与RhoA/ROCK通路及细胞{1}-1(ICAM-1)、血管细胞{1}-1(VCAM-1)等相...
- 王慧娟
- 关键词:2型糖尿病RHOA蛋白细胞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视网膜病变
- 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孕妇内脂素、脂联素、血管细胞{1}-1水平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孕妇内脂素、脂联素(APN)及血管细胞{1}-1(VCAM-1)表达水平与高危妊娠母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住院的60例合并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及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母体血清、胎盘组织中的内脂素、APN、VCAM-1表达水平及相关代谢参数,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分析各指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妊娠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内脂素、VCAM-1表达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AP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LDL-C、TC、TG、FPG、HOMA-IR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的低于对照(P<0.05);观察组的巨大儿、早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脂素、VCAM-1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孕妇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显著正相关,APN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孕妇内脂素、脂联素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显著相关。
- 栾青春邢运贞季淑英张会敏
- 关键词:脂联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细胞{1}-1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细胞{1}-1(cell adhesion molecule-1,CADM1)过表达和干扰前后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Ad-CADM1-T24、Ad-GFP1-T24、Ad-sh1-T24、Ad-GFP2-T24稳转细胞株,以T24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cyclin D1、cyclin E1、CDK2,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量升高,bcl-2表达量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表达量明显上调,cyclin D1、CDK2、cyclin E1表达量明显下调;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β-catenin表达量明显上调,Vimentin表达量明显下调;MTT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Ad-CADM1-T24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24 h细胞穿膜数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M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和EMT及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刘莉杨永姣陈业刚张新徐亚威刘晓强
-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1膀胱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