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4篇“ 细小病毒H-1“的相关文章
基于CRISPR/Cas12a的大鼠细小{1}H-1株的快速荧光检测
基于CRISPR/Cas12a的大鼠细小{1}H1株的快速荧光检测,包括:针对大鼠H1{1}基因组保守序列,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筛选RPA特异性扩增引物对进行靶序列扩增,从而得到相应的RPA特异性扩增片段...
马元武孔维宁张旭齐晓龙吕丹李克如向志光苏磊
涉及CAR工程化T细胞和细小{1}H-1的癌症疗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涉及免疫疗法如适应性细胞疗法(例如,T细胞疗法)和溶瘤病毒(特别是{1}病毒H1)的组合疗法的组合物、方法、用途和试剂盒,用于治疗患有癌症的受试者。该T细胞疗法包括表达重组受体如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细胞...
尼尔斯·哈拉马德克·耶格尔帕特里克·施密特
基于CRISPR/Cas12a系统的大鼠细小{1}H-1株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
目的大鼠细小{1}(Ratparvovirus,RPV) H-1株又称大鼠H-1{1},是实验动物国家标准(GB 14922.2-2011)规定的SPF级实验大鼠必检项目。目前检测大鼠H-1{1}的方法主要是血清学方法 ,但该...
孔维宁马元武
关键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
细小{1}H--1非结构蛋白1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机制研究
背景:消化道肿瘤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上均位居前列。细小{1}H-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可抑制一些肿瘤的增殖。CD44是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赵丽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细小病毒H-1活性氧细胞增殖
在基本上无血清的培养基中大规模产生细小{1}H-1的优化的方法
描述了用于细小{1}生产的优化的方法,包括基本上无血清的培养基,与标准培养基相比该基本上无血清的培养基适用于提高细小{1}的产量,优选用于H1PV生产。
芭芭拉·勒什琼·罗梅拉尔塞巴斯蒂安·卢茨马丁·福格尔
CD44剪接变异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细小{1}H-1非结构蛋白NS1对胃癌细胞株CD44剪接变异体表达的影响
背景: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我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1.28/10万、22.04/10万,但胃癌5年生存率却不足30%。CD44与胃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具有抑瘤作用的细小{1}H-1非结构...
李瑾
关键词:胃癌CD44V剪接变异体病理特征
大鼠细小{1}H-1株和KRV株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大鼠细小{1}H-1和KRV株双重PCR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根据NCBI发表的H-1(NC_001358)和KRV(U790330)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以H-1和KRV{1}DNA为模板建立双重PCR方法,对方法进行优化后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口感染大鼠,分为H-1和KRV单独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感染后第2,4,6,8,10天采集大鼠粪便,第10天处死所有大鼠,采集心、肝、脾、肺、肾和盲肠内容物等组织,用建立的方法对粪便和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双重PCR方法以H-1和KRV为模板能够分别扩增出183 bp和302 bp 2个条带,敏感性验证显示能够检测到的最低H-1量为3.8 pg/m L,最低KRV量为0.73 pg/m L;在以小鼠微小{1}、犬细小{1}和猫细小{1}为模板时无任何条带扩增出,特异性良好。感染第2天在所有大鼠粪便中均检测到{1}核酸,感染大鼠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感染第10天采集组织,H-1在各组织的检出率分别是心50%(4/8),肝50%(4/8),脾62.5%(5/8),肺50%(4/8),肾37.5%(3/8),盲肠内容物62.5%(5/8),且单独感染组检出率高于混合感染组;KRV在各组织的检出率分别是心0(0/8),肝25%(2/8),脾87.5%(7/8),肺12.5%(1/8),肾25%(2/8),盲肠内容物62.5%(5/8),混合感染组检出率高于单独感染组。结论建立的H-1和KRV双重PCR方法能够高效的检测大鼠粪便及组织中的{1}感染,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李晓波付瑞王吉卫礼王淑菁岳秉飞贺争鸣
关键词:双重PCR
实验大鼠细小{1}H-1株抗体检测能力验证结果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了解全国实验动物检测相关实验室在大鼠细小{1}H-1株抗体检测项目的技术水平,发现并解决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各实验室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方法不限定检测方法,推荐各参加实验室参照国标规定的方法,对统一发放的大鼠血清样品进行细小{1}H-1株的定性检测,结果以阳性或阴性表示,与预期结果均一致判为满意结果,不完全一致或逾期未反馈结果判为不满意。结果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18家单位报名参加本次比对实验,1家单位因故退出,实际参加并发放比对样品共17家单位,其中16家在规定时间反馈了检测结果,1家未在规定时间反馈结果,反馈结果的16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满意,占参加比对实验室的94%,其中13个实验室使用外购试剂盒,14个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仅2个实验室对阳性结果进行了复检。结论全国各实验动物检测机构大鼠细小{1}H-1株总体检测能力较高,个别实验室因故未参加或逾期未反馈结果,检测能力有待考察。
李晓波王洪付瑞王吉卫礼王淑菁岳秉飞
细小{1}H-1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细小{1}(PV)在感染人体后没有明显症状,将其用于抗肿瘤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H-1PV对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伯基特淋巴瘤、肝癌、胰腺导管腺癌(PDAC)、乳腺癌、结肠癌都有治疗效果,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溶瘤活性、NS1蛋白和免疫调节实现。
施慧刘炯汪芳裕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伯基特淋巴瘤胰腺导管腺癌
转染及表达细小{1}H-1非结构蛋白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细小{1}H-1非结构蛋白1(NS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NS1重组质粒(peGFP-C1-NS1),分别使用peGFP—C1-NS1(实验组)或空载体质粒(peGFP-C1,阴性对照组)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空白对照组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处理。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荧光信号分布,检测NS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13-Gal)的表达,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变化。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转染peGFP-C1-NS1后SGC7901细胞表达NS1基因及蛋白,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荧光信号集中于细胞核内。实验组SA-8-Gal阳性细胞比例[(30.5±1.4)%]高于阴性对照组[(4.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1,P〈0.01)。转染peGFP—C1-NS11、2、3、4d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5%、62%、73%、77%。表达eGFP—NS1融合蛋白的SGC7901细胞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结论细小{1}H-1NS1在胃癌SGC7901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
赵笛蔡晨雯刘炯萧树东郑青
关键词:细小病毒H-1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基因肿瘤抑制

相关作者

萧树东
作品数:619被引量:8,591H指数:4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肿瘤 根除幽门螺杆菌
冉志华
作品数:217被引量:1,27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CROHN病 细小病毒H-1
刘炯
作品数:135被引量:3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CAG致病岛 细小病毒H-1 溃疡性结肠炎 感染幽门螺杆菌
罗祖玉
作品数:21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细小病毒H-1 细小病毒 人肝癌 DNA 病毒
冯缨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细小病毒H-1 基因表达 胃癌细胞 相关基因表达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