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3篇“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章
- 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
- 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引导模体为实芯的扁圆柱状结构并对称于柱体中轴线,引导模体一端为向外凸出的呈吹鼓形的弧形顶帽,所述弧形顶帽在柱体轴向截面内的轮廓为弧形;引导模体另一端为平面;引导模体内设置贯通...
- 孙晓革
- 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3
- 2019年
- ^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发展迅速,已逐渐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颅内恶性肿瘤、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尚存在学科定位不明、从业者资质混杂、临床应用随意性大、操作技术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本文对^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李家开李家开张金山
-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影像引导
- 浅析碘-125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的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肝癌在我国的临床发生率逐年递增,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治疗方法逐渐趋向多元化,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方案在现阶段治疗肝癌中表现出可观的疗效与优势。本文分析了碘-125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的应用进展,评价此方式在肝癌综合治疗的应用前景,并依据现状提出目前仍面临的问题,旨在为临床提高碘-125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的效果提供参考。
- 李梦轩阳丹才让张灵强李小雯赵明恩樊海宁
- 关键词:碘-125粒子肝癌
- 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分析
- 目的: 宫颈癌为临床常见女性恶性肿瘤疾病,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是FIGO分期在ⅠB2~ⅣA期之间的宫颈癌。放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腔外...
- 秦丹丹
-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放疗疗效评价
- 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 目的: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ABS)推荐对于腔内后装治疗(ICBT)靶区覆盖不全或阴道狭窄难以置入的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需采用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ISBT),即将放射源直接插入肿瘤内部,肿瘤局部消退效果好,危及器官...
- 刘丹璐
- 关键词:宫颈癌组织间插植疗效分析
- 同步放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2013年
- 目的:评价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联合E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自愿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6MV—X线95%PTV60~66Gy/30~33F,每周放疗5次。同步给予化疗(EP方案),VP-16,60mg/m。静脉滴注1—5d,DDP50mg/m^2静脉滴注1、8d,28d为1个周期,放疗期间同步2个周期,共4个周期,其余周期在放疗后继续治疗。同步放化疗结束3个月复查,对于3个月复查PET—CTiY-实肿瘤残存病灶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以补充剂量。结果:近期有效率83-3%(20/24);术后3、6、9、12、18、24个月局控制率分别为87.5%(21/24)、83.3%(20/24)、75.0%(18/24)、70.8%(17/24)、58_3%(14/24)、50.0%(12/24)。中位生存期20.2个月,1年生存率62.5%,2年生存率37.5%。主要不良反应: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25%,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33.3%;消化道反应为I~Ⅱ级82.3%,粒细胞降低发生率87.5%,其中I~Ⅱ级75.0%,Ⅲ级12.5%,无Ⅳ级反应。结论:EP方案同步放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刘秀兰宝莹娜林宇
-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非小细胞肺癌
-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宫颈癌104例临床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10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0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放射疗程8~10 Gy/次,1次/周。在放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及医学教育方面的临床护理,评估临床疗效及护理的作用。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小,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有效率达94.8%,插植放射治疗1~3次后肿块消退满意,未出现明显直肠、膀胱反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宫颈癌患者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黄丽丽贺敏
- 关键词:组织间插植宫颈癌护理
-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 陆健王忠敏陈克敏刘玉郑云峰
- 关键词: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
- 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综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优势及应用现状,表明125I粒子植入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这种治疗方法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肝癌的疗效。
- 冉琳任伯绪
-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介入治疗
-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内放射治疗胃癌应用EN45例的护理
- 目的 总结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胃癌应用EN 的护理。方法 对45 例接受125I 粒子 组织间植入内放射治疗胃癌45 例患者,尽早应用EN;进行适时、有效的护理,要点包括疾 病知识指导、使用EN 的重要性及护理、125...
- 关键词:胃癌EN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