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组织场域“的相关文章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的制度化——基于组织场域分析框架
- 2025年
- 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回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和实践样态,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认同的现实困境。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制度化理论的视角,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新兴的组织场域,其制度化既是一种“历时性”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或属性变量”,因而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这种困境实质上是制度化不足困境,即职业本科教育还是一个成熟度低、弱型治理的组织场域,在过程维度上尚缺乏充分的历时性制度化过程,在结构维度上尚缺乏稳固的制度化核心要素基础。因此,在组织场域层面,职业本科教育制度化的基本路向是在过程维度上需要稳步推进“理论化”“规模化”和“合法化”,在结构维度上需要扎实稳固制度体系、关系结构、集体行动等核心要素基础。
- 朱芝洲
- 关键词:组织场域制度化
- “良田”变“粮田”:组织场域视角下耕地“非粮化”治理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宁波北仑区的案例研究
- 2025年
-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非粮化”治理多元主体的行为逻辑与政策实施路径,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的高效落实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组织场域理论为耕地“非粮化”治理提供了有效分析工具,北仑区通过场域重构实现了从“非粮化”到规范化种粮的转变,有效扭转了此前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率高达80.64%的局面。(2)多重制度逻辑在政府、村集体、农户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国家逻辑通过政策压力和资源配置重塑组织场域,社会逻辑依托花木产业农合联等平台构建执行网络,市场逻辑通过规模化种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3)北仑区构建了强制性、模仿性和规范性同构机制,形成了从外在强制到内在驱动的综合治理模式。研究结论:耕地“非粮化”治理的成效取决于多重制度逻辑的统筹协调和同构机制的综合运用。地方政府应优化资源配置路径、激活社会网络功能、培育生态发展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增强政策执行效果,实现粮食安全、土地保护与高效农业的协同发展。
- 丁学谦汪立易家林金军伟谭永忠
- 国际组织场域下国家话语权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
- 2025年
- 国际组织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话语场域的关键平台,识别该场域内国家话语权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对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有重要意义。运用定性综合集成方法提炼影响国际组织成员国话语权的因素有22项。根据话语流动机制可构建出涵盖话语生产力、话语塑造力、话语传播力以及话语感召力的话语权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国家政治经济硬实力是话语权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平台建设、话语调试等多维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夯实软实力基础,可以提高话语生产力;推进全球治理,可增强话语塑造力;创新方式策略,可以提升话语传播力;打造话语共同体,能加强话语感召力。
- 赫琳冉路瀚
- 关键词:话语权
- 组织场域视角下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 ——基于H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证调研
- 从脱贫成果巩固到乡村振兴,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社会力量如今也在政策号召下踊跃地进入乡村,成为乡村振兴中有益的外源性力量。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既是国家政策期待,也是民众需求所唤,重视其参与的运作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
- 李敏佳
- 关键词:组织场域社会组织行动者制度逻辑
- 组织场域视角美国STEM教育发展逻辑及启示
- 2024年
- 基于组织场域视角构建STEM教育场域互动模型,分析美国STEM教育发展内在逻辑。借鉴美国经验,提出我国STEM教育发展对策:政府应增强STEM教育顶层设计,专业协会应制订STEM教育质量标准,其他组织应培育STEM教育文化认同,企业应加大STEM教育资源投入,学校应强化STEM教育衔接贯通。
- 项聪陈静文
- 关键词:组织场域制度逻辑
- 产教集体行动困境与融合:基于组织场域的结构性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产教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产教集体行动困境似乎成为“天然的常态”,这是产教组织场域参与主体、关系系统和制度环境等结构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破解困境之策在于:主体层面,要正视利益诉求,价值共创共享,提供产教集体行动的持续性动力;关系系统层面,要创新组织形态,提升结构化程度,稳固产教集体行动的共生性空间;制度环境层面,要完备制度性要素,刚柔相济,形成产教集体行动的约束性力量。
- 何百通朱芝洲李静
- 关键词:组织场域集体行动制度环境
- 大局与均平——组织场域视角下的清代桑园围围际水利纠纷
- 2024年
- 本文援用组织场域视角,考察了清代桑园围两起大规模围际水利纠纷。作为场域主导性制度逻辑的“公”观念,为纠纷双方和官府的话语与行动策略提供合法性依据。由“公”观念的二重属性,衍生出“公正不偏”的行动准则以及“顾全大局”和“乐利均平”两项行动评判标准。“大局”通常指国家或多数人的利益,“均平”要求局部范围的各相关群体都可获得利益,二者在具体情境中的一致或冲突,塑造了两起纠纷的不同演变轨迹。本文在丰富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同时,还提供了关于制度逻辑对制度复杂性、场域动态性影响的新知识。
- 佘雪琼龙登高王利平
- 关键词:组织场域
- 学校课后服务中家校社权责优化研究--基于组织场域视角的分析
- 2024年
- 课后服务不仅与家校社合作相互促进,更是被视为家校社合作的关键领域,如何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已经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学校作为课后服务活动实施的主体,其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以组织场域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对上海市课后服务的实践调查,发现学校面临承担过多责任以及机制缺失、责任边界不明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权责不清,学校被迫承担“无限”责任;机制缺失,各主体参与积极性不足;重心偏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研究提出明晰权责边界,探索课后服务共生模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各部门协同机制;转移课后服务中心,由看护走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应对策略。
- 马一先张万朋
- 关键词:组织场域
- 组织场域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C医院为例
- “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迈入快车道。《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2022年)》提出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鼓励医院设立社工部,医务社会工作由此在“合...
- 罗新茹
-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化组织场域
- 政务新媒体组织场域的合法性重构及其软治理机制——以J市环保政务新媒体为例
- 2024年
- 由于政务新媒体兼具新闻与社交属性,管理政务新媒体的组织场域面临着传统政府运行逻辑与新闻生产以及民意需求的不相适应,对此采取传统管理手段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推动组织场域的合法性重构及其软治理成为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效能的关键。本研究以场域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为基础,运用开放的组织场域分析框架,以J市环保政务新媒体为例,深入探讨通过制度企业家活动促进政务新媒体组织场域制度要素合法性重构的软治理机制。软治理机制是对国家行政管理手段的必要补充,其目的在于实现组织场域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等三大制度要素的协调统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度企业家需恰当引入规制合法性与共创规范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独特的文化认知合法性,从而确保内部合法性建构的协调发展。同时,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的有效配合是组织场域软治理成功的关键所在。此次研究为应对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挑战,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 朱江丽汤洁
- 关键词:组织场域制度企业家合法性
相关作者
- 於国强

- 作品数:3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组织场域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战略决策分析 源泉 战略管理
- 林志扬

- 作品数:88被引量:71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 实证研究 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变革型领导
- 陈致津

- 作品数:4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模仿 习俗 组织场域 变革型领导 自我决定
- 苏晓华

- 作品数:66被引量:5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绩效 创业 战略联盟 绩效 创业绩效
- 苏涛永

- 作品数:82被引量:99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谦卑 企业年金 企业 员工创造力 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