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02篇“ 纤维蛋白原基因“的相关文章
-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鉴定和特征分析研究
- 目的: 阐述21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CFD)患者纤维蛋白原基因分子遗传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及其间相关性,预测并探讨新的错义突变对纤维蛋白原(Fg)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凝固法检测21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
- 余曼
- 关键词:基因突变生物信息学
- 低氧下甘肃鼢鼠纤维蛋白原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及其调控
- 甘肃鼢鼠隶属于啮齿目,鼹形鼠科,终生适应营地下洞道生活,生活环境是典型的低氧高二氧化碳,经过长期进化,产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特征,是研究低氧适应的理想物种。动物在机体缺氧时,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加大血液循环阻力,从而对心血管系...
- 赵琼
- 关键词:甘肃鼢鼠低氧转录组测序纤维蛋白原
- 纤维蛋白原基因FGG 10034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基因FGG 10034 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以期从分子水平阐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IS)的患者资料作为病例组及101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FGG 10034 C>T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4%、33.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基因FGG 10034 C>T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联,可能是一个遗传学的危险因素。
- 李顺霞徐会圃崔艳芳任金来彭新国纪冰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缺血性脑卒中
- 重组人纤维蛋白原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 2016年
- 目的构建含有人纤维蛋白原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实现胞外高效分泌表达。方法全基因合成人纤维蛋白原3个基因FGA、FGB、FGG,构建表达载体pGAPZαA-FGB-FGG-FGA-AOX1,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SMD1168H,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发酵液经SDS-PAGE确定蛋白表达部位,ELISA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表达产物超滤浓缩后利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纯化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基因工程菌株摇瓶培养上清液表达量约15mg/L,生物学活性分析重组蛋白具有凝集活性。结论成功获得了高效分泌表达重组人纤维蛋白原的毕赤酵母菌株,且分离纯化的蛋白具有生物凝集活性。
- 郝荣华张晓元刘飞陈勉王凤山朱希强凌沛学
- 关键词:毕赤酵母分泌表达分离纯化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β-纤维蛋白原基因G448A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β-纤维蛋白原(β—fibrinogen,β-Fg)基因G448A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对8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及与其配对的88名对照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检测和分析。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组MTHFR基因T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7.0%、50.0%和42.05%,对照组为11.4%、36.4%和29.55%,两组间MTHFR基因C677T基因型频率(P=0.034)和等位基因频率(P=0.014)分布有显著差异,β—Fg基因杂合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7.3%和15.91%,对照组为25.0%和14.7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HFR基因C677TCT基因型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有关(优势比为2.181,95%CI1.138~4.181;P〈0.05);β—Vg基因G448A与缺血性卒中无显著相关性,其与MTHFR基因C677T位点无协同作用。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
- 胡木林李涛陈沁荆志伟王忠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纤维蛋白原卒中
- 川芎嗪对纤维蛋白原基因的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纤维蛋白原基因活性影响,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的保护机理。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在川芎嗪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1周后,两组同时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肾纤维蛋白原基因活性。结果:缺血前对照组和川芎嗪组血液纤维蛋白原分别为(3·48±0.64)g/L和(3.90±0.68)g/L;缺血再灌注16h后血液纤维蛋白原分别为(6.40±0.87)g/L和(5.28±0.76)g/L。纤维蛋白原基因活性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川芎嗪组cy5:377;对照组cy3:3049。川芎嗪组PCR扩增图谱比对照组的条带亮度暗。病理结果显示川芎嗪组肾损害较轻。结论:川芎嗪使纤维蛋白原基因活性表达下调,导致纤维蛋白原生成减少,减轻血瘀证对肾脏的危害,从而保护肾功能。
- 王忠翁国星杜建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川芎嗪缺血再灌注基因芯片纤维蛋白原
- 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研究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和发病机制,为脑梗死的早期基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92例脑梗死组、8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g/L)。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B1B2、B2B2基因型频率及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1B2、B2B2基因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B1B1基因型(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性;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有相关性。提示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 马学玲王晓明张桂茹刘亢丁赵臣堂周岩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脑梗死
- 海南汉族、黎族人群纤维蛋白原基因9个核苷酸多态性及单体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海南汉族、黎族人群体纤维蛋白原基因αTaqⅠ、βBclⅠG/A、βHinfⅠA/C、β448G/A、βBsmAⅠG/C、β+1689T/G、β-148C/T、β-249C/T、β-455G/A9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连锁不平衡关系及单体型。方法从末梢血提取316名海南汉族个体和182名海南黎族个体的DNA标本,用PCR-RFLP法及测序法分析多态性和确定基因型,用EH+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连锁不平衡关系及单体型,用χ2检验分析人群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结果纤维蛋白原基因αTaqⅠ、βBclⅠG/A、βHinfⅠA/C、β448G/A、βBsmAⅠG/C、β+1689T/G、β-148C/T、β-249C/T、β-455G/A的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人群中分别为0·429、0·255、0·128、0·255、0·302、0·267、0·282、0·468、0·274,在黎族人群中分别为0·312、0·363、0·150、0·344、0·328、0·350、0·331、0·626、0·350。海南汉族人群和黎族人群αTaqⅠ、βBclⅠG/A、β448G/A、β+1689T/G、β-249C/T、β-455G/A5个位点的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黎族人群9个位点两两之间的连锁不平衡的紧密程度比汉族人群高。部分单体型的分布在两个人群之间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海南汉族、黎族人群纤维蛋白原基因的某些多态性及单体型的频率存在差异。
- 孙川梁亮肖锋刘国勋程爽蔡望伟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单体型
- 缺血性心脏病与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7例心肌梗塞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酶切后可见在2 500 bp和1 100 bp+1 400 bp碱基对位置分别发现2个等位基因B1和B2。携带B1等位基因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3.28±0.94)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4±0.54)g.L-1(P<0.05),携带B2等位基因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3.97±1.02)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25±0.61)g.L-1(P<0.05);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2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同组内B1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心肌梗塞有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心肌梗塞有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可能是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 王晓明张桂茹马学玲张奎唐密李玉光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缺血性心脏病
- 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40人,排除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及外周血管血栓疾病者。采用碘化钾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基因型。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中β纤维蛋白原455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β纤维蛋白原455A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 王爱玲余元勋徐岩陈森程景林吴继雄张莉刘萍
- 关键词:急性病心肌梗死纤维蛋白原
相关作者
- 梁亮

- 作品数:25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纤维蛋白原 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重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连锁不平衡分析
- 蔡望伟

- 作品数:177被引量:4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 研究主题:聚合酶链反应 黎族 纤维蛋白原 基因多态性 海南黎族
- 孙川

-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 研究主题:纤维蛋白原 缺血性脑卒中 单体型 汉族人群 连锁不平衡分析
- 张胜男

- 作品数:50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肺结核 结核病 结核 诊疗 肺结核病人
- 武文漫

- 作品数:83被引量:2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突变 缺陷症 凝血因子 突变 分子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