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篇“ 絮凝条件“的相关文章
- 发光杆菌利用糖蜜制备生物絮凝剂、絮凝条件优化及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
- 2025年
- 该研究利用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发酵糖蜜制备一种新型的生物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基以提高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并以絮凝率为响应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5 g/L糖蜜、10 g/L蛋白胨、5 g/L NaCl,在此条件下,絮凝剂产量达到4.53 g/L。最佳絮凝条件为pH 7.0、生物絮凝剂200 mg/L、阳离子诱导剂(FeCl_(3))50 mg/L和搅拌速率240 r/min,在此条件下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效率达到93.2%。该絮凝剂对Cr、Pb、Ni、Cu和Cd去除率分别为61.32%、58.22%、85.90%、78.18%和80.71%。糖蜜作为生物絮凝剂廉价培养基的碳源,既可降低培养成本又能实现废物废渣的再利用。
- 林经文刘泽鸿潘谢婷李梦萍黄善欣陈映秋黄丹叶云李小龙
-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发光杆菌絮凝条件絮凝率重金属吸附
- 重金属絮凝剂MAAPAM除Cd(Ⅱ)絮凝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2024年
- 为优化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MAAPAM)去除水中Cd(Ⅱ)的絮凝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以Cd(Ⅱ)浓度(ρCd(Ⅱ))、水样pH、MAAPAM投加量与Cd(Ⅱ)浓度比值(ρMAAPAM:ρCd(Ⅱ))为自变量,Cd(Ⅱ)去除率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失拟项不显著而模型显著,拟合性较好;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MAAPAM去除Cd(Ⅱ)均有显著影响。响应面法获得MAAPAM除Cd(Ⅱ)的最优絮凝条件:ρCd(Ⅱ)为69.5 mg/L、水样pH为6.4、ρMAAPAM:ρCd(Ⅱ)为2.4∶1,该条件下MAAPAM对Cd(Ⅱ)去除率试验值(98.56%)与模型预测值(99.61%)接近,模型合理可靠。
- 李晓航王刚姜盛基
- 关键词:响应面法重金属絮凝剂
- 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Bacillus sp.CX15及絮凝条件优化研究
- 2023年
- 为有效提升猪场污水处理效果,从污水处理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对污水具有较好絮凝作用的絮凝菌,并对絮凝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絮凝菌最优产絮时间为2 d,最优培养温度为35℃,菌液接种量为3%,絮凝菌在80℃条件下能维持较高的热稳定性.紫外、红外光谱结构表征实验证明,絮凝菌主要由酸性多糖组成.扫描电镜及革兰氏阳性实验结果显示,絮凝菌呈杆状.结合生化特征及分类学鉴定,判定絮凝菌CX15为Bacillus sp.CX15.
- 高星爱杨超闫海洋于博洋张頔李明吴磊闫秋良李忠和张淑莹
- 关键词:絮凝菌生化特征絮凝率
- 旭龙水电站混凝土骨料冲洗废水絮凝剂筛选及絮凝条件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建设中的旭龙水电站因其砂石加工系统毗邻Ⅱ类水质河道,生产废水无法直接排放,需要处理后进行回用,以实现废水“零排放”的要求。以旭龙水电站混凝土生产现场所使用的花岗岩、角闪岩作为絮凝研究对象,比较了聚合氯化铝(PAC)与4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PAM)絮凝剂对含固体悬浮物(SS)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PAC和PAM投加量、快速搅拌时间、快速搅拌转速对悬浮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花岗岩、角闪岩模拟SS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花岗岩、角闪岩模拟SS废水的Zeta电位均为负电荷,使用PAC与阳离子型PAM的组合对模拟SS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基于单因子条件参数的最优范围设计的响应面试验确定,角闪岩模拟SS废水在最佳絮凝条件为PAM投加量6.03 mg/L、PAC投加量27.15 mg/L、快速搅拌转速90 r/min、快速搅拌时间60 s时,处理后透光率可达到97.5%,花岗岩模拟SS废水在最佳絮凝条件为PAM投加量3.75 mg/L、PAC投加量154.33 mg/L、快速搅拌转速90 r/min、搅拌时间95 s时,处理后透光率达到96.2%。
- 李方平王海力王孟翟红娟彭才喜杨雅楠崔艳萍
- 关键词:絮凝沉降法响应曲面法
- 一种快速调节蓝藻泥絮凝条件和压滤脱水工艺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调节蓝藻泥絮凝条件和压滤脱水工艺的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在蓝藻泥相同含水率,添加不同量的絮凝剂的条件下,分别分析测量获得限定滤饼比阻、实验滤饼比阻和生产滤饼比阻的数据。建立模型:经过实验数据与数学模型...
- 刘和郑志永杨文杰张业帆崔敏华曹启浩潘辉
- 响应面法优化重金属絮凝剂MAMPAM除Cu(Ⅱ)的絮凝条件被引量:8
- 2022年
- 以聚丙烯酰胺(PAM)和巯基乙酸(TGA)为主要原料,经羟甲基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将巯基接枝到PAM分子链上,制备出具有重金属螯合能力的絮凝剂巯基乙酰化羟甲基聚丙烯酰胺(MAMPAM).以含Cu(Ⅱ)水样为考察对象,采用响应面法中的CCD试验对MAMPAM除Cu(Ⅱ)的絮凝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①试验值与响应值的点基本呈线性,决定系数R2值为0.9154,残差服从正态分布,说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拟合性均较好;模型的F值为12.75,P值为0.0002(<0.001),表明模型非常显著.②水样初始pH(X_(1))、Cu(Ⅱ)初始浓度(X_(2))、MAMPAM投加量/Cu(Ⅱ)初始浓度(X_(3))的P值分别为0.0034、0.0732、0.0005,说明X_(1)、X_(3)为显著影响因素,X_(2)为不显著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X_(1)X_(3)、X_(2)X_(3)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X_(1)X_(2)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③通过模型验证得到最佳絮凝条件为软件推荐的絮凝条件,即水样初始pH为5.8、Cu(Ⅱ)初始浓度为65.6 mg/L、MAMPAM投加量与Cu(Ⅱ)初始浓度的比值为3.7∶1,在此条件下试验测得的Cu(Ⅱ)去除率为95.05%,模型预测的Cu(Ⅱ)去除率为98.52%,相对偏差为−3.52%.研究显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MAMPAM除Cu(Ⅱ)的絮凝条件可行.
- 杨丽娟王刚张航蒋煜峰杨凯
- 关键词:响应面法絮凝
- 膏体充填中絮凝条件对絮团结构及固液分离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尾砂浓密中絮团结构与絮凝效果随絮凝条件变化发生改变,对浓密机内沉降区固液分离效率产生影响,但现有研究少有基于尾砂絮团结构分析絮凝条件产生的影响。为此,本文采用管道絮凝方式,对不同絮凝条件下形成的尾砂絮团结构高清获取,分析絮团等效直径以及絮团分形维数随之变化的规律,并对絮凝后的上清液浊度以及絮团沉降速度开展研究。结果发现,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尾砂颗粒形成的絮团结构最大,絮凝剂单耗、尾砂进料浓度、絮凝剂浓度和流体剪切梯度G对絮团等效直径、絮团分形维数、上清液浊度以及絮团沉降速度产生重要影响。絮凝剂单耗在90~105 g/t、尾砂进料浓度在25%~30%、絮凝剂浓度小于1/10000、流体剪切梯度30~50 s^(−1)时形成的絮团等效直径超过1000μm、絮团分形维数在1.64~1.68之间、絮团沉降速度均超过9 m/min、浓密机模型内上清液浊度低于50 mg/L,絮团沉降速度加快能够提升浓密机内沉降区固液分离效率,该结论为膏体充填实际生产中控制絮凝条件参数提供了价值参考。
- 陈格仲李翠平阮竹恩侯贺子
- 关键词:分形维数沉降速度固液分离
- 高效絮凝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从底泥样品中筛选到一株絮凝菌,通过目标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种属,并对其发酵条件和絮凝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XN1-4为黏质沙雷氏菌;XN1-4在发酵28 h后其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最好。菌株XN1-4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5.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50 r/min;最佳絮凝条件为发酵液投加量4%、助凝剂投加量4%。在最佳絮凝条件下,XN1-4的絮凝率达到98%,且絮凝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菌体本身。
- 林映津陈倩曾小妹谢贻冬付洋
- 关键词:絮凝菌絮凝条件
- 一种快速调节蓝藻泥絮凝条件和压滤脱水工艺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调节蓝藻泥絮凝条件和压滤脱水工艺的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在蓝藻泥相同含水率,添加不同量的絮凝剂的条件下,分别分析测量获得限定滤饼比阻、实验滤饼比阻和生产滤饼比阻的数据。建立模型:经过实验数据与数学模型...
- 刘和郑志永杨文杰张业帆崔敏华曹启浩潘辉
- 基于玉米秸秆降解产物制备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优化研究
- 生物絮凝剂相比传统絮凝剂,具有无二次污染、用处广泛、成本低廉、高效、无毒等优势。因此,本实验研究利用秸秆纤维素的降解产物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培养基,使生物絮凝剂制备成本降低,并分析、优化生物絮凝剂培养基的组成成分。这对秸秆...
- 王飞虎
-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
相关作者
- 刘江红

- 作品数:56被引量:20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降解 玻璃瓶 含聚污水 微生物 固定化
- 陈坚

- 作品数:844被引量:6,283H指数:37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发酵 谷胱甘肽 谷氨酰胺转胺酶 光滑球拟酵母 发酵生产
- 金同轨

- 作品数:65被引量:4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均质滤料 分形维数 黄河 黄河泥沙 泥沙
- 李冬梅

- 作品数:204被引量:5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氧化石墨烯 氧化铁 改性石英砂 纳米SIO2 分形维数
- 何宁

- 作品数:7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无锡轻工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絮凝剂 诺卡氏菌 絮凝条件 水处理药剂 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