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2篇“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黄斑病变
1991年
本文观察65例有黄斑病变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作眼科常规检查,详细检查眼底,除8只眼不能窥见眼底外,其余122眼均作彩色眼底照像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属单纯型者40眼,占32.80%,增殖型82眼,占67.20%。按Sigelmen’s分期法,糖尿病黄斑病变Ⅰ期17眼,占13.93%,Ⅱ期41眼,占33.60%,Ⅲ期40眼,占32.80%,Ⅳ期24眼,占19.67%。本组例视力≥0.3者66眼,占54.00%,<0.3者56眼,占46.00%,<0.05者22眼,占18.00%。近半数患者为低视力和盲目,这些患者主要血糖控制不佳,程较长,患者来诊时均属较晚期。故此作者认为眼科医师和内科医师有责任对糖尿病患者作有效的指导,以便避免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本文还讨论了发机理和治疗方法。
粟惜兰曾琼英黎爱莲肖凤霞
关键词:黄斑变性糖尿病
微量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
2018年
目的:分析微量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1例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激光治疗、微量激光治疗,观察患者的黄斑区厚度、硬渗出变化、视力变化、视敏度变化及远期负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黄斑区厚度不变或变厚6眼(7.50%),对照组6眼(7.52%)。观察组黄斑区硬渗出好转37眼(46.25%),对照组黄斑区硬渗出好转38眼(46.34%),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27眼(33.75%),对照组视力提高25眼(30.49%),P>0.05。治疗前两组中心10?静态视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组视敏度(3.54±1.62)dB,低于对照组(5.89±1.80)dB,P<0.05。观察组无负反应发生,对照组远期负反应发生率11.90%,P<0.05。结论:微量激光治疗、常规激光治疗均可用于糖尿病黄斑病变的治疗,但微量激光治疗的安全较高。
刘洪安李若溪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病变视敏度
康柏西普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眼科收治的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各33例。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康柏西普组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 L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组给予雷珠单抗注射液0.05 m L玻璃体注射,手术前3 d及术后7 d,2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天4次,连用3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雷珠单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低于康柏西普组的93.94%(P〈0.05),康柏西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略低于雷珠单抗组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较高。
杨静陈曦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病变临床疗效安全性
糖尿病黄斑病变的频域OCT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黄斑病变(DM)的频域OCT特点。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院的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35例60只眼,分为非增生期DR(NPDR)组28只眼.增生期DR(PDR)组32只眼。30例健康人30只眼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其CirrusHD—OCT黄斑容积512×128扫描结果。结果OCT显示DR患者22只眼(36.7%)黄斑区视网膜增厚,27只眼(45.0%)外核层(ONL)/外丛状层(OPL)弥漫水肿,10只眼(16.7%)内核层(INL)囊样水肿。NPDR组与PDR组9个分区视网膜厚度、总容积和总平均厚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DM的严重程度与DR分期并不平行。OCT是诊断与治疗DM的必备工具之一。
田洁林楠王惠梅张戈非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病变黄斑水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内外屏障损伤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内外屏障的损伤特点。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7例(119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
朴勇虎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病变FFAERGOCT
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致盲眼。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及黄斑区,出现黄斑水肿、渗出及黄斑缺血称为糖尿病黄斑病变(diabetic maculopathy)。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保存和提高DR患者的视力。如何对糖尿病黄斑病变进行有效治疗,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院于2001年7月~2002年3月共收治86例136眼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行氩绿激光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就本组例治疗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消退情况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唐柳苹冯海燕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激光光凝术增殖期
光凝疗法在老年糖尿病黄斑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笔者在多年从事眼科临床医疗中,采用激光光凝治疗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为眼科临床难治,可实施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在非增殖期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若已发生增殖改变,需配合激光光...
魏庆焰魏秋莹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光凝疗法老年患者临床疗效
光凝疗法在老年糖尿病黄斑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2007年
魏庆焰魏秋莹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病变老年光凝疗法严重并发症眼底视网膜
微量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微量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210眼临床确诊为轻至中度的背景型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激光治疗组(90例108眼)和微量激光治疗组(90例102眼)。随访12个月,以三面镜裂隙灯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评估两组光凝前、后黄斑水肿严重程度、渗漏范围和硬渗出的数量变化,同期进行视力、中心10°静态视野检查。结果术后12个月,传统激光治疗组中48例54 眼(50%)、微量激光治疗组中42例49眼(48%)OCT黄斑区厚度变薄。术后12个月在硬渗出数量和程度上,传统激光治疗组好转54眼(50%),微量激光治疗组好转48眼(47%)。两组在OCT视网膜厚度、视力、视敏度等方面的改变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激光与传统激光在治疗背景型糖尿病黄斑病变方面的疗效相似。
毕燕龙周祁王惠英王震荣翱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激光黄斑病变
糖尿病黄斑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分期及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DR患者 4 2 5例 (85 0只眼 )采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确诊及视力等检查手段进行统计的临床资料。根据我国DR诊断、分期标准对DR进行分期 ,参照美国DR早期治疗研究小组制定标准对糖尿病黄斑水肿 (diabeticmacularedema ,DME)进行细化分型 ,分析统计各期DR中DME发生率以及DME及DR各期及视力损害的关系。结果 :4 2 5例患者中 ,194例 387只眼存在DME ,占 4 5 5 % ;其中局限黄斑水肿 6 7只眼 ,占 17 3% ,弥漫黄斑水肿 176只眼 ,占 4 5 5 % ,黄斑囊样水肿 115只眼 ,占 2 9 7% ,缺血样黄斑病变 2 9只眼 ,占 7 5 %。DME在DRI期中占 1 0 3% ,Ⅱ期中占11 11% ,Ⅲ期中占 36 6 4 % ,Ⅳ期中占 4 5 4 7% ,Ⅴ期中占 5 7%。黄斑水肿对视力有不同程度损害 :其中 <0 1者占 13 6 9% ,0 1~ 0 3占 2 8 6 8% ,0 4~ 0 6占 33 85 % ,0 7~ 0 9占 16 %和≥ 1 0占 7 7%。结论 :DME是DR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DR程度加重 ,DME的发生与DR分型有一定平行关系 ,但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金明李爱红邓辉苑维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相关作者

魏秋莹
作品数:11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档案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急预案
王震
作品数:72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高度近视 内界膜 黄斑劈裂 玻璃体切除术
冯海燕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激光光凝术 黄斑水肿 氩绿激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
唐柳苹
作品数:29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 激光光凝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荣翱
作品数:209被引量:333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高度近视 青光眼引流阀 眼压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