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48篇“ 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关文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的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2025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理论指导,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精神共富、推动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等。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底色、文化供给为主要来源、文化交流为主要方式的表现样态,应不断促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高质量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性文化发展环境;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产更多人民喜爱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更加开放的文化交流推动精神富足。
沈阳赖继年任云飞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供给
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研究——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石山村为例
2025年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乡村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石山村为例,对该地区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展开了深入研究,结合其中具体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三个方面探索了可行的实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措施,确保农村群众精神文化富足,提升其幸福感和获得感。
王冬
关键词: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江西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研究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老年人作为农村常驻人口中占比最大的群体,其幸福指数对于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的提升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江西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但关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工作建设还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对江西省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进行探讨, 以期为江西乃至更广大范围内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提供参照与启示。
何靖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审视与回应路向
2025年
当前大学生群体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出现的新特点和变化,特别是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下所形成的圈层文化对大学生有较大影响。针对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呈现的多元化、数字化、交互性等特点,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应积极回应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新的发展趋势,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不断创新、适应变化,提供更加多样化、质量高、个性化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海峰
关键词:大学生
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2024年
人民论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据您观察,当前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魏鹏举:目前我觉得最显著的一个代表性的社会文化需求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衷和弘扬,此需求不仅呈现出普遍性,而且具有老中青跨年龄特征。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基因被进一步激活,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比如,一些传统的中医养生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再如,汉服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从表演性的装扮到成为生活化的服装,当前汉服的适应圈层已经越来越广泛。
钟年王平魏鹏举王慧常妍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文化需求表演性青年群体
聚焦民之所需 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2024年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哈尔滨市南岗区荣市街工委秉持“以人为本、文化惠民”的理念,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各式各样接地气、弘扬主旋律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惠民接地气弘扬主旋律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要义、时代价值 与实践路径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强调“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通过剖析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要义,阐明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的时代价值,明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实践路径。这一实践是推动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实现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必须加以重视,丰富研究成果。
胡景若吴常柏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建设
公共性: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价值期待与秩序构建
2024年
精神文化生活是指以社会成员共有文化生活作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精神生活,既表征为具有特定价值规定性与民族基因性的文化生活,也表征为物质形态性与实践超越性相统一的精神生活。从人的类本质来看,人们总是渴望在精神文化生活中获得一种居于群、凝于识、行于众、合于类的归属感与意义感,继而实现个体生活自由性与公共生活秩序性的动态平衡。
包崇庆柏路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性秩序构建
公共性: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价值期待与秩序构建被引量:5
2024年
公共性作为个人在共同体中获得自由个性的秩序创制,日趋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品质与价值期待。从功能论视角来看,公共性能够以“个人—共同体”相统一的类思维,推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价值共识、资源共享与文明共创的关系构序。在构建新文明范式的境遇下,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呼吁着一幅内嵌文明意蕴与文明逻辑的公共性图景,即公共价值的理性自觉、公共文化的繁荣有序与公共意义的实践创生。为此,要不断推进“个性化”与“社会化”有机整合的公共价值引领、“外援型”与“内生型”深度嵌合的公共文化服务、“观念性”与“实践性”高度耦合的公共意义构建,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公共性品质。
包崇庆柏路
关键词: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性
繁荣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24年
本文针对街道乡村文化活动建设现状,论述了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针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李美萍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

相关作者

周绍斌
作品数:38被引量:27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老年人 农村老年人 老年 农村 老年保障
李伟
作品数:28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道德生活 精神文化生活 伦理 丝绸之路 道德
刘启营
作品数:48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社会心态 和谐社会 精神文化生活 实证研究
李支援
作品数:18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龙岩学院
研究主题:新生代农民工 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文化 居民收入差距 预警
鲍荣娟
作品数:25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生活 孔子仁爱思想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