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粗皮桉“的相关文章
- 粗皮桉早期生长模型拟合以及生长节律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利用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北部9个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种源的试验林材料开展生长节律研究,为粗皮桉良种选育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利用巢氏方差分析法分析粗皮桉9个种源共98个家系的生长节律变异规律。获取各种源地气候环境因子信息,运用Pearson法分析生长性状与地理及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对比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的拟合结果,选择最佳模型计算粗皮桉的生长节律。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开展优良家系筛选。【结果】2.5年生粗皮桉树高和胸径在种源、家系水平差异显著(P<0.05)。种源树高与等温性呈显著正相关,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Logistic模型对粗皮桉树高和胸径的拟合效果最佳,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生长节律得出树高的最大加速时期(T_(1))、最大减速时期(T_(2))和线性生长时期(L)平均值分别为96、636和540 d,胸径的T_(1)、T_(2)和L平均值分别为165、681和516 d。利用2.5年生粗皮桉的生长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98个家系中筛选出一般家系29个、中等家系30个、优秀家系39个;结合生长节律T_(1)的聚类分析,将3个等级的家系均再划分为Ⅰ、Ⅱ、Ⅲ3类。【结论】2.5年生粗皮桉在种源、家系水平上生长性状与生长节律变异丰富,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的生长节律可以为粗皮桉早期抚育管理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赵海文周长品刘一贞樊小丽汤道平李发根
- 关键词:粗皮桉种源家系生长节律
- 基于SSR标记的粗皮桉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开展粗皮桉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为后期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方法]以粗皮桉种源家系试验材料中来源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18个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出18对多态SSR引物,利用分子方差分析(AMOVA)、聚类分析和贝叶斯聚类算法等方法,分析粗皮桉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群体结构特征。[结果]1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87个等位基因(N_(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Shannon's信息指数(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5.039、0.712、0.660、0.753、1.338和0.777,18对SSR引物的多态性较高。粗皮桉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st)平均为0.106,基因流(Nm)平均为1.610。粗皮桉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澳大利亚的WH、WD、SC、NC、NI群体,巴布亚新几内亚的MW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其他群体。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多样性水平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90%),而群体之间的遗传变异仅为10%。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8个粗皮桉群体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群体与澳大利亚群体分化明显,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岛屿分化效应。[结论]粗皮桉群体遗传分化水平中等,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种质资源收集和管理应优先考虑多样性较高的群体。本研究也为进一步优化粗皮桉种质资源收集、核心种质构建、新品种创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邢梦月王平赵海文翁启杰周长品王非李发根
- 关键词:粗皮桉SSR遗传分化
- 粗皮桉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对比试验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筛选出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优良无性系,通过测定粗皮桉3个无性系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标,分析其不同时期的生长差异。结果显示:造林47个月时,无性系E53、E172和E138的保存率分别为90.0%、93.3%和51.6%,无性系E172的平均单株树高、胸径和材积为18.5 m、14.4 cm和0.16 m^(3),分别较无性系E53高5.6%、11.2%和25.0%,较E138高32.1%、38.3%和68.8%;无性系E172在不同时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系数均低于其他无性系,遗传稳定性较高;造林后的不同时期,无性系E172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长量均为最高或次高,造林后16~47月间,无性系E53的胸径增长量高于E172;无性系E172的综合表现最优,可作为优良无性系,E53相对次之,可作为候选优良无性系。桉树无性系生长性状年-年相关系数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无性系生长的早晚相关关系可为早期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不同性状调查末期与次末期的相关系数最高,亦表明优树的选择时期愈晚,其结果越准确可靠。
- 邓冬丽韦吉伟覃若飞祁彪彭智邦熊涛
- 关键词:粗皮桉无性系
- 7个粗皮桉无性系生长性状及中期选择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测定7个粗皮桉无性系各个时期的胸径、树高、保存率和风害指标,分析其不同时期的生长差异,筛选和评价优良无性系。结果显示粗皮桉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0-1.5年生时,粗皮桉无性系PL3的胸径增量最高,为8.18 cm;2.5-3.0年生时PL3胸径增量排名第二,低于对照无性系DH32-26;3年生时PL3的平均单株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2.89cm、16.51 m和0.112m^(3),高于对照DH32-29,PL3性状变异系数均低于DH32-29,说明无性系PL3生长具有优势,且个体间遗传差异比DH32-29小,稳定性好。PL3抗风性强于DH32-29、DH32-28,低于DH32-26。综合比较,粗皮桉无性系PL3的生长优势明显,抗风性强,可作为良种开发。
- 彭智邦尹继娇赵英伟李凡周健熊涛
- 关键词:粗皮桉无性系
- 16个粗皮桉种源遗传特征分析及选优被引量:2
- 2022年
- 为选择优良种源及家系,对广西东门林场不同种源8 a生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生长和与纸浆材相关的材性性状的遗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粗皮桉的木材平均纤维长度为590.9μm,平均纤维宽度为28.9μm,纤维长宽比为20.34,扭结指数为0.29,边材纤维的长宽比、扭结指数比心材的大。胸径与树高,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宽比和扭结指数、边材纤维扭结指数与边材纤维长宽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心材纤维扭结指数与心材纤维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种源4、13、10为优良种源;筛选出25个优良家系,其中146、084、53-11排列前三。
- 王楚彪王建忠李华强何文亮谢耀坚卢万鸿林彦罗建中
- 关键词:粗皮桉材性纤维质量
- 粗皮桉制浆性能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被引量:4
- 2022年
- 传统的木材性状测量方法难以同时测量大量林木群体的多个材性性状。本研究旨在探索近红外光谱(NIRs)快速预测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制浆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手持式近红外仪扫描了粗皮桉木粉的NIRs。同样的样品交由合作公司测量其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和制浆得率5个性状值。对原始NIRs的导数平滑、多元散射校正等预处理表明,导数平滑能够提高光谱特征峰的分辨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参数也表明单独的导数平滑即可提高粗皮桉制浆性能NIRs模型的性能。导数处理后的建模效果显示,粗皮桉5个制浆性能NIRs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0.9。模型经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显示,5个性状预测值的变异系数基本小于真实值的变异系数,表明NIRs可用于桉树制浆性能的快速预测。研究也为NIRs用于桉树目标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提供了启示。
- 卢万鸿杨艳林彦罗建中
- 关键词:制浆性能近红外光谱
- 粗皮桉及其杂交种的花粉形态鉴定和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深入了解亲本杂交之后子代花粉的形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粗皮桉等6个树种的亲本及其杂交子代花粉为研究对象,分析亲本在杂交之后子代花粉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杂交子代花粉各性状遵守遗传规律,子代赤道面长、宽介于父母本之间,但萌发沟长、宽并不是都介于父母本之间;亲本和子代花粉性状除了萌发沟深度外,其他性状数据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基于5个花粉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6个树种分为3组,亲本和子代大多位于不同组,只有粗皮桉和尾粗桉关系相对较近。子代的花粉外壁纹饰类型介于父本和母本之间,但母本对外壁纹饰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发现可通过调整杂交策略以控制某个亲本在子代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对桉树杂交育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楚彪潘松海李敖彬罗建中卢万鸿林彦
- 关键词:粗皮桉杂交子代花粉形态杂交育种外壁纹饰
- 秋水仙碱诱导粗皮桉花粉染色体加倍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前自然界仍未发现天然多倍体桉树的存在,建立人工诱导桉树未减数2n花粉技术体系对于推进桉树的多倍体种质创制及遗传改良的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粗皮桉为对象,探究其花蕾发育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特点,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花蕾施加秋水仙碱处理,诱导粗皮桉花粉染色体加倍。结果表明,待观察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后48 h,即处于细线期至粗线期的花蕾占比最高时,在靠近花序位置的花枝上切口并导入0.5%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6 h的效果最佳,人工诱导2n花粉的有效诱导率达到31.34%。诱导获得的粗皮桉2n花粉较普通单倍性花粉的形态差异显著。本研究揭示了粗皮桉花蕾发育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时序性关系,建立了基于花蕾着生位置和发育时数,即时判别粗皮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方法,明确了采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诱导粗皮桉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时机和处理条件,为进一步开展桉树多倍体种质创新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 刘钊刘钊刘钊杨珺康向阳
- 关键词:粗皮桉秋水仙碱减数分裂染色体加倍2N花粉
-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多世代粗皮桉遗传变异研究及材性性状关联分析
- 我国木材需求量大,进口占比高,发展速生人工林是解决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粗皮桉是优良的桉树树种,可做纸浆材和实木用材,其材性性状的改良是提高粗皮桉利用价值的关键。我国目前对粗皮桉的改良进行到第二世代,在构建粗皮桉第三代...
- 王楚彪
- 关键词:粗皮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材性
- 尾叶桉与粗皮桉杂交种生长与材性的遗传特性研究
- 粗皮桉、尾叶桉因其良好的速生性、适应性等,成为我国重要的桉树改良树种,它们的种间杂交种因在速生、抗病等方面具有突出优点,在新品种开发、育种理论研究中都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对粗皮桉与尾叶桉间杂交种的了解主要集中在生长量等性状...
- 刘罗新
- 关键词:材性单板质量
相关作者
- 赵星

-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粗皮桉 家系 不同种源 AS-AQ浆 AS
- 姚春丽

- 作品数:126被引量:51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欧美杨 纤维形态 尾巨桉 制浆性能 制浆
- 任海青

- 作品数:552被引量:2,126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规格材 胶合木 木材 木结构 杉木
- 赵荣军

- 作品数:205被引量:89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木材 木结构 近红外光谱 力学性能 木结构建筑
- 霍小梅

- 作品数:10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 气干密度 粗皮桉 木质素 综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