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7篇“ 粗毒素“的相关文章
链格孢菌毒素对烟草抗病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2025年
赤星病是发病较为严重的烟草病害之一,其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链格孢菌产生的毒素是引发链格孢菌侵染烟草的重要因子之一,为探讨不同抗性烟草品种抗病相关生理指标对链格孢菌毒素胁迫的响应,以易感烟草品种NC82和抗病烟草品种净叶黄(JYH)为试验材料,研究链格孢菌毒素处理对烟叶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链格孢菌毒素处理96h后,易感品种NC82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38.8%、43.8%、28.9%,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分别显著升高92.5%、44.8%,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33.6%、47.7%,H_(2)O_(2)和O_(2)^(-)·含量分别显著升高67.6%和14.3%;抗病品种JYH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35.2%、41.7%、36.4%,细胞膜透性升高14.8%,MDA含量降低6.4%,几丁质酶活性显著增加42.2%,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加26.3%,H_(2)O_(2)和O_(2)^(-)·含量分别升高58.3%、10.9%。结果显示,链格孢菌毒素既是对植物造成伤害的直接因素,也是诱导防御反应和信号分子的诱导子;净叶黄抗病能力高于NC82与其抗病生理机制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链格孢菌毒素在烟草赤星病致病机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龙小富周建云郭娟杨倩潘春阳彭剑涛
关键词:链格孢菌粗毒素烟草生理指标
绿僵菌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
2024年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梯度(200、500、1000、2000、5000 mg·L^(-1))绿僵菌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毒素(浓度为5000 mg·L^(-1))后其血细胞浓度和形态的变化,研究绿僵菌毒素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00 mg·L^(-1)的绿僵菌毒素,采用浸叶法喂食4~5龄竹织叶野螟幼虫9 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97.37%,致死中时为3.91 d。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毒素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体内总血细胞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在处理时间为2 d时达到最大值,为5.92×10^(6)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各血细胞中,粒血细胞浓度、浆血细胞浓度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处理时间为2.0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99×10^(5)、22.85×10^(5)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原血细胞、珠血细胞浓度分别在处理时间为1.5、2.0 d时达到最高值,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随后急速下降;而类绛色血细胞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对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毒素后其各类血细胞比例分析中发现,粒血细胞比例较高,为42.1%~47.9%,浆血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处理时间为3.5 d时比例升至最高,为39.9%。显微观察发现,幼虫取食绿僵菌毒素后,当处理时间为2 d时,血细胞出现破裂、空泡化、内含物外流等现象。可见,绿僵菌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有较强的毒力,且2~3 d对其血细胞的浓度和形态有较大影响。
李文凯许洋陈佳睿倪德芳李文哲童应华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粗毒素竹织叶野螟血细胞
雷斯青霉菌诱变菌株YB4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毒力及其稳定性分析
2024年
为开发防治枸杞线角木虱Bactericera gobica的天然微生物源杀虫剂,采用浸虫浸叶法和叶面喷施法测定雷斯青霉菌Penicillium raistrickii菌株F-1及其诱变菌株YB4毒素的室内毒力、温室防效,选择毒力效果较好的菌株毒素,测定其酸碱、温度和紫外线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诱变菌株YB4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室内毒力及温室防效均高于菌株F-1;处理72 h后,浓度为120 mg/L的诱变菌株YB4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室内毒力达到85.46%,处理14 d后,浓度为120 mg/L的诱变菌株YB4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温室防效达到78.61%。雷斯青霉菌诱变菌株YB4毒素主要成分为酚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醌类及木脂素和香豆素。诱变菌株YB4毒素发挥杀虫作用的适宜pH为6~8,适宜温度为25~40℃,紫外线照射时间不宜超过30 min。表明雷斯青霉菌诱变菌株YB4毒素具有开发为天然微生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黎秋雨李金鹏马桃花洪波贾彦霞
关键词:粗毒素生物防治
尖孢镰刀菌的镰刀菌酸合成基因鉴定及其毒素对苜蓿的毒性
作为重要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可产生胞壁降解酶、效应蛋白和次生代谢毒素等致病因子,其中次生代谢毒素主要包括镰刀菌酸、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次生代谢毒素合成基因已在部分尖孢镰刀菌专化型中被鉴定,但...
张嘉城
关键词:苜蓿尖孢镰刀菌粗毒素
蜡蚧轮枝菌JMC-01毒素对桃蚜和小菜蛾4种酶活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开发蜡蚧轮枝菌的新型制剂防治蔬菜害虫,本实验利用乙酸乙酯提取蜡蚧轮枝菌JMC-01发酵8 d后的毒素,以无翅桃蚜和小菜蛾3龄幼虫为试虫,测定了毒素对试虫的室内毒力及处理后试虫体内解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JMC-01毒素对桃蚜和小菜蛾的毒力分别高达94.25%和85.41%,LC_(50)为37.62和43.42 mg·L^(-1);处理蚜虫后,CarE活力为0.81 U·mg^(-1) prot, AchE活力为0.1173 U·mg^(-1) prot, GST活力为22.52 U·mg^(-1) prot, POD活性为5.29 U·mg^(-1) prot;处理小菜蛾后,CarE、AchE、GST、POD活性分别达0.85、0.1176、27.5和13.25 U·mg^(-1) prot。本试验通过研究蜡蚧轮枝菌JMC-01毒素对桃蚜和小菜蛾的毒力及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毒素中含有天然的杀虫活性物质,为真菌生防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思路。
柴军发赵雪怡张暄翊洪波贾彦霞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粗毒素酶活
大蒜白腐菌毒素活性分析与组分鉴定
2022年
以大蒜白腐菌为材料,分别用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了大蒜白腐病菌毒素,采用气相色谱对毒素进行了物质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用正丁醇提取的大蒜白腐病菌毒素活性高于乙酸乙酯提取的大蒜白腐病菌毒素,但二者均可引起大蒜叶片病斑产生,表明其具有生物活性;其中有4种物质被鉴定,分别为2,4-二甲基庚烷、十一烷、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邻苯二甲酸丁基酯2-乙基己基酯。
朱言杰马金骏周冬梅邓晟冯辉魏利辉陈夕军王晓宇
关键词:大蒜白腐病毒素正丁醇
向日葵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素对寄主抗性的影响
向日葵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之一。但是菌核病的发生限制了向日葵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采自甘肃省民勤县的向日葵病株作为试验材料,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对向日葵菌核病菌菌核萌发菌丝的条件进行了探究;筛选了向日葵菌...
唐仕娟
关键词:向日葵核盘菌菌核毒素抗性
利用EMS和炭疽病毒素诱变筛选草莓抗炭疽病突变体被引量:3
2020年
以甲基磺酸乙酯(EMS)和暹罗炭疽菌(C.siamense)毒素为诱变剂,‘晶瑶’组培苗叶柄为原始材料,建立了抗炭疽病草莓材料诱变筛选体系,并筛选出了抗草莓炭疽病的突变体。结果表明:以0.8%的EMS溶液处理2 h可获得半致死效应;炭疽菌提物浓度为4%时为适宜的抗病选择压。对532个不定芽进行2次不连续离体筛选后获得43个抗性芽,成活率为8.1%。抗性芽再生植株移栽存活后,经炭疽菌离体接种鉴定,初步获得了抗炭疽病的草莓‘晶瑶’突变体株系13株,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草莓炭疽病抗性机制提供了材料。
张庆华过聪向发云曾祥国刘巧林韩永超
关键词:草莓炭疽病EMS抗病突变体
萱草叶枯病菌毒素液对分化芽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了萱草叶枯病菌毒素液对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分化芽不同生长时间内生长量、成活率和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病菌毒素液剂量的增加毒害作用增强;添加40%叶枯病菌毒素液为抗病筛选的半致死剂量,培养24 d后,成活率达50%左右;叶枯病菌毒素液对SOD、POD和CAT这3种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活性升高的程度与病菌毒素液的浓度呈正相关,其中,POD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7天,SOD和CAT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第2天。
杨丽莉杨睿常建忠蒋丹
关键词:大花萱草
一种大蒜白腐菌毒素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蒜白腐菌毒素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菌株培养,提取大蒜白腐病菌毒素等步骤。本发明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用不同方法提取了大蒜白腐病菌毒素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及结构鉴定。在大蒜白腐...
魏利辉王晓宇

相关作者

吴学宏
作品数:130被引量:73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种衣剂 镰刀菌 西瓜 甜瓜 尖孢镰刀菌
程智慧
作品数:448被引量:3,795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大蒜 黄瓜 番茄 化感作用 套作
卢同
作品数:53被引量:366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甘薯品种 抗病性 粗毒素 水稻
种藏文
作品数:52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甘薯 白叶枯病 粗毒素 条斑病
李本金
作品数:231被引量:395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辣椒疫霉菌 琼脂糖凝胶电泳 LAMP 绿色荧光 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