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83篇“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相关文章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2007年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2000,基因定位在第5条染色体长臂q23~q31位置上。它的基因约2.5kb,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M—CSF的mRNA包括编码成熟蛋白质的127个氨基酸残基和信号肽的17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在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产生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也可产生。
张世峰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氨基酸残基基因定位有丝分裂原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
抗人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体、抗体对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抗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抗人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体、抗体对及其应用。所述抗体为第一抗体或第二抗体,第一抗体轻链可变区上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5所示,重链可变区上CDR1‑...
左健兰吴海冯旭征程朝霞袁逗池欢欢王静
重组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原核表达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原核表达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原核表达质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成的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克隆至PUC57质中,得到PUC57‑FM‑CSF质;然后以合成的...
虞凌雪李国新刘丽萍刘云
重组猪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真核表达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猪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真核表达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成的猪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克隆至PUC57质中,得到PUC57‑PM‑CSF质;以PUC57‑PM‑CSF质...
虞凌雪李国新刘云刘丽萍
一种抗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试剂盒包括Ra磁珠包被物、Rb样本稀释液、Rc酶标稀释液、清洗液、底物A液和B液、以及质控品1和质控品2;将包含抗GM‑CSF自身抗体的待测样本先...
朱利平江英骥邱文佳张文宏陈特长苑庆华何永胜王玉芳王兴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缺陷对小鼠寡育外瓶霉感染病程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缺乏在暗色真菌寡育外瓶霉(Exophiala oligosperm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期为暗色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选取C57BL/6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和Csf2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C57BL/6遗传背景),利用从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9,CARD9)基因缺陷患者中分离的暗色真菌寡育外瓶霉,通过建立小鼠皮下感染模型,模拟人类感染途径。对感染小鼠的自然病程持续观测6周,并于适当节点取皮损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和免疫反应监测。结果WT小鼠和Csf2 KO小鼠在病程中均呈现自愈倾向,病原体自发清除,足部组织外观逐渐恢复正常,在观察终点生存率为100%。与WT小鼠相比,Csf2 KO小鼠的足部肿胀率在感染1、2周时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4,t=5.961,P<0.01);Csf2 KO小鼠的真菌清除速度较慢,第4周时仍能在皮损组织中检测到真菌菌落,并且组织病理镜下观察可见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阳性的真菌孢子结构;Csf2 KO小鼠早期(1~2周)巨噬细胞浸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细胞浸润在感染2周时显著减少(t=3.287,P<0.01);在足部皮损匀浆液中,感染1周时,Csf2 KO小鼠IL-6和IL-1β水平降低(t=4.686,t=4.102,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GM-CSF缺乏可延缓病原真菌的清除,延长病程,影响感染早期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中性细胞的浸润。
董琪陆捷洁吴伟伟张瑞珺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暗色真菌中性粒细胞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重组人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重组人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7月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换药中心收治的9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rhGM-CSF凝胶换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PRP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8% (P 2/w,较对照组0.26 ± 0.06 cm2/w快(P P P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M-CSF)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venous lower extremity ulcer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venous lower extremity ulcers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Dressing Center of the Department of Burn and Dermatology Surgery of Xijing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3 to July 202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hGM-CSF gel dressing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used PRP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1.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8.8%) (P 2/w, which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26 ± 0.06 cm2/w) (P P P < 0.05). Conclusion: PRP combined with rhGM-CSF gel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venous ulcers of lower extremities and can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宋佳仪朱靓罗玉明杨琪瑛李军
关键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静脉性溃疡慢性创面
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中性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中性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5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访1个月,统计患儿预后情况,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血清CK-BB、GM-CSF、IGF-1水平,血清CK-BB、GM-CSF、IGF-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不同预后患儿出生后24 h内血清CK-BB、GM-CSF、IGF-1水平变化,分析出生后24 h内血清CK-BB、GM-CSF、IGF-1水平对1个月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血清CK-BB、GM-CSF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组血清IGF-1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BB、GM-CSF与病情严重程度(赋值:轻度=1、中度=2、重度=3)呈正相关,而IGF-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4 h内,预后良好组血清CK-BB、GM-CSF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预后不良患者为阳性样本,以预后良好患者为阴性样本,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K-BB、GM-CSF、IGF-1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1个月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832、0.748、0.916,均具有一定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结论HIE患儿血清CK-BB、GM-CSF水平升高,IGF-1水平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儿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检测。
杜亚丽史珑
关键词:新生儿肌酸激酶
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人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混悬液热灌注治疗对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应用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人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混悬液(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热灌注治疗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疗效,为其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并出现放射性阴道炎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GM-CSF混悬液的配制方法为:将GM-CSF 400μg溶于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GM-CSF混悬液单纯阴道冲洗,试验组采用自研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GM-CSF混悬液阴道热灌注治疗,将GM-CSF混悬液置于恒温箱中加热至42℃后行阴道灌注,灌注完成后行微波深部热疗。观察患者的阴道炎症状变化情况;研究者自行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的满意度;记录2组患者的阴道pH值、阴道局部体征评分、阴道清洁度评分;记录2组的康复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t=2.476,P<0.05),试验组患者恢复性生活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比例为24.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P<0.05)。对照组治疗前阴道pH值与治疗3个月后阴道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阴道pH值与治疗3个月后阴道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阴道局部体征评分及阴道清洁度评分均在治疗3个月后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康复时间为(38.4±14.4)d,对照组的康复时间为(56.2±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GM-CSF混悬液热灌注治疗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不良�
侯光营毛裔龙苗珺珺胡建伟郜蕾张永侠袁香坤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 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CIO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IOM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M-CSF组(45例)和浓替硝唑组(44例)。浓替硝唑组患者接受浓替硝唑含漱液漱口,GM-CSF组患者在浓替硝唑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喷涂口腔溃疡处。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OMQoL)评分、化疗依从性行为问卷(CCBQ)评分及化疗延期率。结果 GM-CSF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浓替硝唑组的68.18%(χ^(2)=5.681,P=0.017)。治疗2个疗程后,2组OMQoL及CCB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GM-CSF组高于浓替硝唑组(P<0.01)。GM-CSF组化疗延期率低于浓替硝唑组(12.92%vs.22.44%,χ^(2)=5.246,P=0.022)。结论 GM-CSF治疗CIOM的有效率更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而且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谢秋华
关键词:生活质量化疗依从性

相关作者

唐圣松
作品数:99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物药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 二烯丙基二硫 CSF
吴克复
作品数:123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系 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血病细胞
耿琪瑛
作品数:42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纳米银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 烫伤创面
陈凤平
作品数:17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纳米银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 烫伤创面 烧伤创面
冯欣姝
作品数:26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纳米银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 烫伤创面 烧伤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