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1篇“ 籽粒性状“的相关文章
大豆MicroRNA172a在调控植物籽粒性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大豆MicroRNA172a在调控植物籽粒性状中的应用。所述MicroRNA172a(miR172a)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miR172a的pre‑microRNA编码基因如SE Q ID NO:...
张劲松金萌韦伟张万科陶建军阴翠翠陈受宜
高粱BZR基因的鉴定及与籽粒性状关联分析
2025年
油菜素内酯(BRs,brassinosteroids)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重要激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抵抗多种环境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BZRs转录因子是BRs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传递BRs信号。为了深入研究高粱BZRs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本研究从高粱基因组中鉴定获得10个BZR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SbBZR3、SbBZR4和SbBZR10在多个组织中高表达,且均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较高。同时,基于340份高粱种质资源的重测序结果及籽粒性状表型数据,鉴定SbBZRs的优异等位变异,结果表明,SbBZR3的优异等位变异SbBZR3-SNP404(T)与粒长显著相关,SbBZR10的优异等位变异SbBZR10-SNP660(A)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显著相关,且在进化过程中SbBZR3-SNP404(T)和SbBZR10-SNP660(A)均受到了人工选择。本研究不仅为揭示高粱BZRs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也将为利用优异等位基因改良籽粒大小、促进高产高粱新种质的创制提供参考。
赵娟莹李金彪李皓翔王绘艳张晓娟范昕琦梁笃郭琦柳青山张一中
关键词:高粱籽粒性状等位变异
与玉米籽粒性状相关的ZmbHLH175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籽粒性状相关的ZmbHLH175基因及其应用,经实验验证了,通过在玉米中过表达ZmbHLH175基因,过表达株系相较于野生型具有更为优良籽粒性状,具体地,过表达株系的籽粒具有更大的籽粒宽和籽粒体积及其百...
蒋喻林吴迅涂亮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陈泽辉陆雪峰
玉米Zm00001d016228基因或其编码蛋白在调控籽粒性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Zm00001d016228基因或其编码蛋白在调控籽粒性状中的应用,玉米百粒重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出籽率的重要因子,随着玉米百粒重的提高,出籽率越高,产量越高。而本发明经实验验证了,通过在玉米中过表达Zm00...
涂亮蒋喻林郭向阳王安贵刘鹏飞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脂质转运蛋白GmLTPG在改良大豆籽粒性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脂质转运蛋白GmLTPG在改良大豆籽粒性状中的应用。本发明揭示了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脂质转运蛋白GmLTPG在改善大豆籽粒性状方面的应用。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
张丹张姗姗王金社胡丹丹熊二辉矫永庆褚姗姗
玉米MYBR47基因在调控籽粒性状及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及转基因植物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玉米MYBR47基因在调控籽粒性状及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及转基因植物培育方法,所述MYBR47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在玉米中发现氮响应基因MYBR47,MYBR4...
张明亮王元琮邬奇葛敏宁丽华周玲高志方梁帅强张体付赵涵
肌醇激酶OsMIK对水稻籽粒性状的影响
肌醇激酶(myo-inositol kinase,MIK)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动物体和微生物体中。OsMIK属于PfkB家族蛋白成员,可将肌醇磷酸化成肌醇-3-磷酸。目前报道了OsMIK在植酸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在...
熊雨顺
关键词:水稻籽粒大小种子萌发
与小麦籽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与小麦籽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与小麦籽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小麦基因组中对应于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第23位的核苷酸,其为G或A。实验证明,该分子标记位点为A的纯合小麦的千粒重、...
尤明山毕婵张玉峰李保云赵焕焕余家正石心甜张远刘巧凤
GmAAP2基因在调控大豆籽粒性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GmAAP2基因在调控大豆籽粒性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GmAAP2蛋白或GmAAP2基因在调控大豆籽粒性状中的应用,所述GmAAP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
张丹张姗姗胡丹丹杨怡斐宋海娜褚姗姗熊二辉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籽粒性状QTL
2024年
籽粒性状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解析水稻籽粒性状的遗传机制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籽粒性状差异较大的穞稻和广百香占为亲本构建定位群体,利用水稻1 K mGPS SNP芯片对定位群体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包含770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通过QTL定位分析,最终鉴定出17个调控籽粒性状的QTLs,其中粒长QTL 4个,粒宽QTL 3个,粒厚QTL 3个,长宽比QTL 2个,千粒重QTL 5个,LOD值介于2.55~42.44之间,表型贡献率介于4.73%~29.63%之间。在这17个QTLs中,9个为已知粒型基因位点,8个可能是新鉴定位点,分别为粒长qGL6,粒宽qGW5、qGW10和qGW12,粒厚qGT10,长宽比qGLWR5-2,千粒重qTGW10和qTGW11。根据新发现粒宽QTL(qGW5)定位区间内的基因注释、与拟南芥的同源基因比对、时空表达分析、激素响应分析和序列分析,最终筛选到1个编码CCCH类锌指蛋白的调控水稻粒宽的候选基因Os05g0195101。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水稻籽粒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调控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孙志广徐婷婷刘艳邢运高徐波迟铭李景芳周群王德荣张雅馥王宝祥徐大勇
关键词:籽粒性状千粒重QTL

相关作者

林辰涛
作品数:116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转录因子 水稻 基因 水稻籽粒 籽粒性状
刘斌
作品数:132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基因 转录因子 水稻 水稻籽粒 籽粒性状
赵涛
作品数:121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转录因子 基因 水稻 水稻籽粒 籽粒性状
刘军
作品数:123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转录因子 基因 水稻 水稻籽粒 籽粒性状
李宏宇
作品数:141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转录因子 基因 水稻 水稻籽粒 籽粒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