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篇“ 米格列醇“的相关文章
- 米格列醇激活UCP1介导棕色脂肪改善冷暴露小鼠损伤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调控棕色脂肪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冷暴露后小鼠寒冷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原代棕色脂肪细胞诱导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通过MTT法考察米格列醇对棕色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技术考察细胞给药后的脂滴消耗水平。在4℃、−20℃冷暴露过程中考察改善寒冷损伤的活性。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冷暴露对照组、米格列醇组、全反式维甲酸组,重复给药7 d后,应用红外热成像系统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变化、肛温测定仪检测核心体温变化,通过足趾肿胀度考察寒冷损伤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棕色脂肪中的产热关键蛋白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米格列醇给药组的棕色脂肪细胞脂滴消耗水平显著增加。米格列醇给药组小鼠冷暴露后体表温度和核心温度水平显著增加,且小鼠棕色脂肪组织内的UCP1和PGC1α水平显著增高,表明米格列醇能够激活产热通路关键蛋白UCP1和PGC1α,增加小鼠在冷暴露后的产热能力,改善足趾肿胀的损伤作用。结论米格列醇可通过激活产热通路的关键靶点UCP1、PGC1α促进棕色脂肪产热而发挥改善冷暴露小鼠冷损伤的作用。
- 李想陆鸿远张明玉高欢姚东许子华
- 关键词:米格列醇棕色脂肪产热寒冷损伤
- 米格列醇中间体N-羟乙基葡萄糖胺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医药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米格列醇中间体N‑羟乙基葡萄糖胺的合成方法。以葡萄糖和乙醇胺为原料,加入二乙醇胺助剂和加氢催化剂,在醇溶剂中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反应后过滤回收催化剂,反应混合液经室温结晶得到目标...
- 仲辉徐军张伟李明时鲁墨弘张卫红
- 一种米格列醇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米格列醇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以式VI化合物为原料,经磺酰化后与乙醇胺进行取代反应,然后脱去保护基,最后氢化成环制备米格列醇。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总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 代春光李运峰蒲学灿宋宗生张利荣郑志国
- 一种米格列醇牛磺酸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米格列醇牛磺酸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米格列醇、牛磺酸水溶液中依次加入羧甲基壳聚糖、黄原胶、海藻酸钠,溶解、混匀后,灭菌,分装,密封。本技术方案将牛磺酸和米格列醇联用制成口服液,且两个...
- 姜华明李玉玲李长玲梁超谢宇李洁何静张贵平周冬梅
- 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探讨米格列醇与参芪降糖颗粒联用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4年6月份住院的患者60名,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米格列醇、米格列醇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都一起实施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好转明显快于正常组;其副作用较正常组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炎性指数降低, 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米格列醇+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夏中伟
- 关键词:参芪降糖颗粒米格列醇2型糖尿病疗效
- 米格列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探讨应用米格列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主进行研究,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更好,各项指标与单一用药患者对比明显降低(P<0.05)联合用药后,胰岛素相关指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相比单一用药有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与单一用药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对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优于单一用药患者P<0.05。结论 米格列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两种药物联合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血糖指标和胰岛素相关指标,同时联合用药也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率的提高,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
- 李玲
- 关键词:米格列醇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
- 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逆转作用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逆转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3例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按就诊单尾号单号设对照组(42例)、双号设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予米格列醇治疗;对比两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 PG)]、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治疗3个月,研究组FPG、HbA1c、2h PG、TC、TG、LDL-C、hs-CRP、TNF-α、IL-1β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采用米格列醇治疗可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减轻炎症反应,逆转颈动脉斑块。
- 曾辉钟祯刘雁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米格列醇颈动脉斑块
- 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 2024年
- 探究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药物经济学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T2DM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T2DM患者设置为试验组,两组均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卡波糖,试验组加用口服米格列醇,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血糖水平、疗效变化,并计算用药成本,对其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的总成本分别为719.76元、655.92元;研究组方案疗效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方案相对于研究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0.64。研究发现米格列醇在控制血糖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且成本花费较低,是治疗T2DM更为经济有效的选择,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值得推广。
- 刘承统
- 关键词:米格列醇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
- 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2024年
- 分析米格列醇、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依据和原则下对2020年1月-2023年3月就诊于我院2 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组别划分,共形成两组,29例/组,观察组运用米格列醇用药方案,对照组接受阿卡波糖用药方案,对比两组血糖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及血糖水平对比变化较小(P均>0.05)。两组治疗26周后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对比变化较小(P>0.05),而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远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26周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远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6周后上述三种血糖指标水平对比变化较小(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6周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对比变化较小(P>0.05)。结论 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均可获得良好血糖调节效果和安全性,且二者降糖效果、副作用相当。
- 覃清华潘丽双邓丽琳
- 关键词:米格列醇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疗效安全性
- 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单药服,观察组给予米格列醇+格列吡嗪共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43)。用药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可明显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疗效,更有效调节机体血糖及胰岛功能,同时保障用药安全性。
- 林燕李霞李劭陈贞仪林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米格列醇格列吡嗪临床疗效血糖水平
相关作者
- 郑裕国

- 作品数:1,486被引量:1,04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突变体 基因工程菌 工程菌 腈水解酶 编码基因
- 章结兵

- 作品数:73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米格列醇 着色性 酸根 离子交换 复合物
- 张博崴

- 作品数:19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木蝴蝶 药物组合物 黄芩苷元 糖苷酶抑制剂 伏格列波糖
- 于晓霞

-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黄芩苷元 药物组合物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 糖苷酶抑制剂
- 董悦生

- 作品数:119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抑制剂 盾叶薯蓣 微生物来源 木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