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9篇“ 第五代电影“的相关文章
《满江红》与第五代电影的终结被引量:1
2023年
2023年春节档,积压已久的电影市场报复性反弹,《满江红》成为最大赢家,力压《流浪地球2》成为票房冠军,并引发了巨大争议。围绕《满江红》的争论涉及情节和人物、影像表达、生产制作和宣发诸方面,甚至还辐射到关于岳飞的历史评价,和词作《满江红》的真伪等史学问题。对于这部影片的讨论,已经过于充分和全面,不需要我再展开了。
刘复生
关键词:《满江红》影像表达第五代电影流浪词作
第五代电影中的城市叙事——以黄建新导演的电影为例
2023年
城市叙事在第五代电影中是被遮蔽的一部分,当电影史中提及第五代电影时,更多是讲述它们的乡土气质和历史叙事。文章指出,以城市叙事为主线的第五代电影也具有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同样具有对过往的反思和对变革的关切探索,具有与多以城市叙事为主的第六代电影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精神特质。
刘名扬王馨艺刘钊均
关键词:城市叙事第五代电影
第五代电影中的“乡土”与“家国”被引量:2
2022年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几代电影人对“都市”与“乡村”都投注了相当大的关注与感情,乡村是他们文学剧本主要的素材来源和灵魂所依。第五代电影作品由乡土而起,但其创作逐渐向都市回归、向古典回归。无论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第五代电影通过多重视角和表现手法,丰富、延展了中华民族“乡土”与“家国”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意象,成为“文化自觉”的第一批知识分子。
包蕾
关键词:第五代电影乡土家国
第五代电影的“乡土中国”建构与悖论叙事被引量:1
2021年
第五代电影的乡土中国有两重含义,第一重是叙事层面的现实乡土世界,通过建构“乡土中国”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文革”;第二重是隐喻层面的前现代中国寓言,建构一个“奇观化”中国,是出于现代化中国期待的“焦虑”,他者化中国的话语策略。第五代电影叙事,美学成分丰富而又驳杂,其悖论叙事是导演的精英价值观立场与艺术表现的民间话语方式之间的措置生成的。
李嫣红
关键词:第五代电影
影像主体性的分径——试比较大陆“第五代电影运动”与台湾“新电影运动”
2019年
电影主体性曾是20世纪80年代学界争论的重要议题,大陆第五代电影人与台湾“新电影”干将几乎于同一时间介入电影主体性的问询之中,时过境迁,当“华语电影”的大共同体概念不断被提及之时,重析“第五代”与“新电影”的主体性差异对当下的“华语电影”研究大有裨益。
王雪璞
关键词:台湾新电影
文化精神在电影声音中的书写——以第五代电影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第五代电影带着理想和激情走上影坛,探索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电影声音在创作观念上的突破和追求,在对文化精神的建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声音作为电影重要表达手段不再只是辅助。在追求建构的过程中并不代表处处反传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折射出作品对传统之下,具有高辨识度和自主意识的特色文化精神的深切关注。
岳伊娜
关键词:第五代电影文化精神声音创作
从“陌生化”理论视阈看第五代电影色彩语言
色彩语言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电影人有意识对影像造型进行审美构建的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它不仅在电影创作中表现其讲故事的叙事功能,而且具有多元影像形态的象征寓意。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电影人在对历史与自身的...
王凌云
关键词:色彩语言陌生化理论心理结构
中国第五代电影的“文革记忆”被引量:4
2014年
中国第五代导演既是"文革"的参与者,也是"文革"的受害者、蒙羞者、负罪者。所以,他们对"文革"的电影表述,既有对中国社会的反省,也有对历史罪孽的忏悔,还有对灵魂的救赎。我们过去一直将第五代电影对"文革"的表述指认在社会政治的视域内,好像他们就是一代用影像控诉"文革"的"愤青",而忽略了他们通过"文革电影"对于人性的自省,对于历史的叩问。事实上,第五代导演的"文革电影"是他们所有作品中最具自传性的影片。我们并不否认阴沉黑暗的"文革"历史对第五代电影创作产生了某种激励作用,但是,我们对第五代电影的阐释如果过度地依托在"文革"的历史表述中,罪孽深重的"文革"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中国艺术电影的温床。
贾磊磊
关键词:中国电影影视作品第五代导演
近30年来中国第五代电影价值取向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近30年来第五代电影价值取向出现阶段性变化:1983年至1999年,第五代导演主要追求艺术价值;2000年至2010年,大部分第五代导演主要追求商业价值,少量第五代导演仍然主要追求艺术价值;2010年至今,第五代导演电影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近30年来中国第五代电影主要价值取向如此,其间也有小的起伏。其变化的原因、表现与作用都是十分明显的。电影既是艺术品,也是商品,因而既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商业价值。因此,理想的方式是电影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
张智华
关键词:影视艺术第五代导演艺术价值
绵延不绝的影像文化潮流——对第五代电影30年精神传统的研究
2014年
第五代电影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生长,整体上已经在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世界电影的中国形象中,第五代电影的影响力显然依旧具有代表性。扎根于开放年代却享受着计划经济年代的红利起步,使得第五代电影具有人文思考的相对自由激励环境;开阔而新鲜的世界视野,是第五代电影骨子里探索精神延续的基础;社会阅历的丰厚,让创作者对于人间社会的认知超越肤浅感官的平面,使第五代电影始终具有社会关切的精神;镜像语言占优的特色,使第五代电影能够实现从文化反思到大片视听的跨越;这一代人一直具有人文精神的入世情怀,关注国家的社会变革进程而努力适应之,还不舍人性挖掘的深度,使得第五代电影历经30年而依旧生命力顽强。
周星
关键词:第五代电影历史情境人文情怀

相关作者

傅明根
作品数:47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改编 第五代电影 文学 80后 电影改编
黄式宪
作品数:125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 电视剧 影片
韩琛
作品数:84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电影 后现代主义 重写文学史 第六代电影 民族寓言
陈犀禾
作品数:102被引量:72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电影理论 中国电影 电影 当代电影 理论思潮
倪震
作品数:119被引量:50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导演 电影 大鼠骨骼肌 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