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91篇“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文章
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2025年
该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二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三是体教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优化措施。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得出结论,当前中国的竞技体育发展体系仍有不完善的状况,体教融合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因为各种阻力而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观念和理念方面的欠缺还需要更科学、有力的措施来解决。
于文璁
关键词:竞技体育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5年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缺乏政策导向和学理依据、传统体教结合成功实践案例较少、资源配置不足削弱人才培养效果、缓解学训矛盾成为一大关键任务等困境。通过对标美国、欧盟、日本,从夯实理论基础,把握体教融合人才培养价值;推进院校改革,打造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竞技体育人才合理流动;打通社会路径,引导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等方面,构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戎岩
关键词:竞技体育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2025年
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多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入剖析我国2014—2024年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的355篇文献,以期全面了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现状,厘清近十年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可视化分析法等处理和分析数据,紧密围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政策变迁、体系创新、机制体制改革三大研究主题,并对相关主题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研究表明,近十年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经历了一次峰值与两次起伏,研究人员与机构主要集中在各大体育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校园足球”出现频次位居前三,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领域主要研究热点。总体来说,建议我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方面进一步发展,逐步完善“制度精准化”“模式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目标综合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凸显其教育性、实用性、科学性。
张情曹田侯沛伟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多主体协同视角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的优化路径研究
2025年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为应对资源整合效率低下、多主体协同不足等问题,该文基于内容分析法梳理了相关政策文本,探讨了举国体制、体教融合和市场化改革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举国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下降,体教融合政策落实存在不均衡现象,市场化改革缺乏稳定性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据此,该文提出了多主体协同的优化路径,包括构建政策顶层设计框架、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完善市场化改革机制、推动地方创新实践以及分类适配项目政策。通过明确部门分工、优化资源整合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措施,提升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效能。希望该文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王龙飞
关键词:多主体竞技体育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2025年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融入数智技术,提高培养者的数字智商,营造数智化环境,从而在培养过程中生产数据智能,用以服务、支持和管理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培养单位从低效协同向高效协同转变、培养环境从封闭保守向开放创新转变、培养过程从粗放式向精准式转变。提出强化政策顶层设计、补齐数智技术短板、搭建数智支持平台、构建数字智商培训体系、激发数据智能价值等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希冀深入推进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
李木子杨青
关键词:竞技体育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5年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体教融合概念的提出为高校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该文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系统梳理了体教融合的演进历程,深入分析了体教融合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改革师资聘用模式、完善运动员学分管理制度以及实施多元激励政策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其他高校运动队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李明
关键词:竞技体育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探析被引量:4
2024年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社会组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价值、困境,并提出培养路径。价值:缓解主体间行业壁垒,拓宽多元主体培养途径,有效发挥社会治理优势。困境:委托购买培养行为尚未规范,社会组织承接能力有待加强,受益主体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监管主体职能仍然有待提升。路径:完善购买机制,规范委托购买流程;强化承接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以需求目标为导向,满足受益主体需求;规范行业标准,构建多维监管体系;秉承共建共治,建立多元共享机制。
朱岩丁明露李国红邵建伟
关键词: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究
1研究目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创新。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李永平杨晓晨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技体育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体教融合政策的颁布,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的快速转型提供了契机,为后备人才培养走出困境、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培养理念缺乏落实引导、多元协同体系尚未形成、学训矛盾问题亟待纾解、后备人才流动渠道淤堵是现存的主要困囿。可通过推进培养理念落地生根、建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疏通人才流动渠道堵点等策略进行优化。
黄辰鑫唐建倦蒋全虎王聪帅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体育强国背景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及策略
2024年
竞技运动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领域,是新世纪新征程中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体育大国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途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的方式,对中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问题和现状作出了阐述,并希望为体育兴国奠定更坚实的人才基石。
郭文莲丁先琼
关键词:体育强国竞技体育

相关作者

储娜
作品数:17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河南省高校 竞技体育运动 竞技体育 训练管理
李赞
作品数:117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竞技 运动员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全运会
周洪珍
作品数:61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 跳水
刘建国
作品数:82被引量:51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铁饼 运动员 数字化 竞技体育 体育运动
吴秀峰
作品数:29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自我控制 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