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6篇“ 竖向地震作用“的相关文章
- 竖向地震作用下支座刚度对桥墩受力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在以往的桥梁抗震分析与验算中,往往对竖向地震的作用不够重视,由于近断层地震有着显著的竖向效应,在以往的近断层地震中,桥梁受到竖向地震所引起的破坏较为常见。为减轻桥梁在受到竖向地震作用时的破坏,以桥梁支座为研究对象,结合某铁路简支梁的实际工程,建立以真实桥梁为背景的计算模型,对近断层地震波进行处理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全桥模型进行抗震分析,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发现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桥墩墩顶存在较大拉力,而减小桥梁支座的刚度可以减轻其拉力,提升桥梁整体安全性。
- 于德毅宋建平王勇
-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支座减隔震竖向刚度桥梁抗震
- 扭转型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分析
- 2024年
- 对于高层建筑,只有处于9度抗震设防区时才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新出现的扭转型结构因柱倾斜,竖向地震作用二阶效应大,对结构不利。目前关于此类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研究较少,本文设计8度(0.3g)区扭转型和非扭转型结构及9度区非扭转型结构,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比较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构件内力和位移反应。结果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扭转型结构楼层侧移、层间位移角和梁跨中弯矩增大作用较显著;在8度(0.3g)区,每层扭转2°结构大震下有一半的参数增幅超过9度区非扭结构;每层扭转5°结构小震、中震和大震下都有一半的参数增幅超过9度区非扭结构,表明在8度(0.3g)区,每层扭转2°结构设计时仅大震作用下要考虑竖向地震,而每层扭转5°结构小震和大震作用下都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姚立李启才
- 关键词:竖向地震作用动力时程分析
-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边坡稳定性数值研究
- 2024年
- 尽管地震作用是造成边坡失稳破坏的重大影响因素,但对于竖向地震作用是否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仍然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建立边坡数值计算模型,选取卧龙台实测汶川地震波进行数值分析,通过边坡坡顶、坡腰和坡脚三个监测点的位移时程反映竖向地震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竖向地震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增加率为9.8%~13.5%,超过拟静力法和Newmark滑块模型10%的增长率,竖向地震作用在边坡永久位移分析中较重要。与水平地震单独作用比较,当水平地震与竖向地震共同作用时,边坡水平永久位移时程响应几乎一致,而边坡竖向位移响应差异显著。
- 刘子源赵少飞李萍萍王航鲍俊文
- 关键词:边坡工程有限差分法竖向地震作用
- 竖向地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研究
- 2024年
- 文章针对竖向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隔震层位置变化对结构竖向动力反应的影响问题,研究5种层间隔震结构分别在3种竖向地震作用下的竖向动力反应。以国际平台的20层Benchmark钢结构模型为基准模型,利用ANSYS软件建立隔振层分别位于第1层、第3层、第5层、第7层和第9层的层间隔震结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分析5种层间隔震结构分别在竖向ElCentro波、竖向Taft波、竖向天津波作用下的楼层竖向位移、楼层位移角、楼层竖向加速度和基底轴力等竖向动力反应。结果表明: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位移和楼层位移角控制效果较差,甚至会出现增大的现象,基底轴力具有较小的控制效果;随着隔震层位置的升高,楼层竖向加速度和基底轴力均逐渐增大,但当隔震层位于第9层时,楼层竖向加速度和基底轴力相较于隔震层位于第7层时有一定的减小。该文研究成果可用于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 胡岳汪权汤涛
- 关键词:层间隔震结构BENCHMARK模型竖向地震作用
- 竖向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减隔震控制研究
- 大量震害现象和地震记录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高烈度地区建筑物的影响是显著的。本文首先对竖向卓越频率与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V/H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震中距对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V/H的影响。然后建立了框架结构-竖向T...
- 李子健
- 关键词:竖向地震作用
-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连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为了探讨竖向地震分量对连体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连体结构为例,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向与竖向联合作用下连体结构的地震响应及易损性。结果表明:与水平向地震动作用相比,在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动联合作用下,连体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明显较大,二者之间的差异随着地震动幅值的增加而增加;竖向地震的作用增加了连体结构发生各级破坏的概率,显著增加了其发生“修复后使用”及以上等级破坏的可能性,但总体而言,三向地震作用下该连体结构仍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 姜治军钟荣强魏春明张贺李胜才张磊
- 关键词:连体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增量动力分析地震易损性抗震性能
-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RC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特征研究
- 地震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建筑结构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破坏性地震,这些地震不仅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也对国家经济和基础设施造成了长远的影...
- 陈浩
- 关键词:地震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模拟
-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公路简支箱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 2024年
- 为了研究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文章以武罐高速公路上的马河右大桥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计算了马河右大桥在P1波作用和P2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时高烈度地震区桥梁的地震反应特点;基于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并结合现场实况,得到了马河右大桥抗震薄弱部位及竖向地震动对该桥地震响应影响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中桥墩内力变化显著,特别是轴力增长率达到了100%。因此,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必须考虑竖向地震的作用,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
- 杨彦诗
- 关键词:竖向地震作用高烈度地震区地震反应
- 冷库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竖向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冷库板柱-抗震墙结构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规律,以上海某冷库工程简化模型为分析对象,首先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之后采用ABAQUS软件进行静力加载与动力时程分析,考虑多遇地震三向输入、罕遇地震水平双向输入、罕遇地震竖向输入、罕遇地震三向输入地震波等工况,分析结构塑性损伤、各楼层竖向加速度分布、各层柱子轴力、板柱节点冲切力、竖向地震作用等,总结竖向地震影响系数与动力系数的规律。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增加了板柱节点的破坏程度;竖向地震作用下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各点竖向加速度并非均匀;三向罕遇地震工况下柱轴力与板柱节点冲切力增加显著;竖向罕遇地震工况下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556,动力系数沿高度变化规律与地震波频谱特性有关,最大值达3.89。设计中可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差异化增强重点部位承载力与抗震性能的措施。
- 王嘉琪彭有开于连奎李正
- 关键词:冷库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竖向地震作用动力响应
- 竖向地震作用下冷库大跨度预应力板柱-抗震墙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 大跨度预应力板柱-抗震墙结构大幅增加了冷库的有效空间,因其柱网较大,排布货架更便捷高效,为机械化装卸提供了可能。板柱-抗震墙结构设计中,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抗震墙承担,无梁楼板与框架柱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板柱节点易发生冲切...
- 王嘉琪
- 关键词:冷库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竖向地震作用动力响应
相关作者
- 戚承志

- 作品数:219被引量:9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岩石 地下结构 岩体 节理 动力响应
- 刘洪兵

- 作品数:60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悬挂结构 竖向地震作用 竖向地震
- 张毅刚

- 作品数:289被引量:74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空间网格结构 索承网壳 网壳结构 网格结构 体内张拉成形
- 尚守平

- 作品数:430被引量:2,017H指数:25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隔震 振动台试验 隔震层 HPFL 预应力
- 杨春田

- 作品数:11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 研究主题:竖向地震 震害 竖向地震作用 震害分析 日本阪神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