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28篇“ 税率“的相关文章
- 税收征管、有效税率差异与资源错配
- 2025年
- 实现税收中性、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是税收征管改革的重点。为探究税收征管的资源配置效应,将税收征管与企业逃税引入资源错配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发现,行业内不同企业面临的税收征管强度差异越大,企业有效税率与生产率的离散程度越高,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越低,生产率损失越严重。基于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以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发现,金税三期工程显著降低了行业内企业生产率的离散程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据此提出要提高政府税收征管能力,促进税收征管统一,减少税收扭曲导致的资源错配,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建设与转型升级,加快“智慧税务”建设。
- 戴小勇李朴
- 关键词:税收征管资源错配全要素生产率金税三期工程
- 企业所得税税率变动的劳动雇佣效应
- 2025年
- 通过减税降费着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回应企业所得税减税是否有助于稳就业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分析企业所得税税率变动对企业劳动雇佣行为的影响,并以2008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为政策冲击进行因果识别。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雇佣规模,税率上升则未产生明显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税率下降对企业雇佣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面临较强融资约束的企业、税收遵从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机制分析表明,税率下降促进了企业投资,由于资本-劳动互补,最终引起企业雇佣规模上升。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对减税降费政策劳动雇佣效应的理解,有助于后续减税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也为税收征管改革和市场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 方红生赵乐新赵明瑶康笛
-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改革劳动雇佣
- 旅游营销、最优税率和目的地的福利最大化
- 2025年
- 旅游营销在促进旅游业发展、增进目的地福利水平的同时,也会因税收负担的增加而降低目的地福利水平。只有在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税率存在时,基于地方财政的目的地旅游营销才是有效率的公共政策。文章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的空间经济模型,把内生的资本收益率和资本空间流动纳入其中,并就不同旅行成本和旅游营销技术水平下的多种情境进行了计算模拟。研究发现:1)大于零的最优税率是存在的;2)营销技术进步使基于居民收入税的旅游营销成为一项可行的公共政策;3)旅行成本起到了调节作用,旅行成本越低,旅游营销促进资本流入和本地收入提高的作用越强。数字化营销技术的广泛应用、高铁网络的大规模拓展为中西部地区或中小城市采用基于税收的旅游营销策略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 翁瑾叶卉菁杨明芬
- 关键词:旅游营销最优税率本地市场效应
- 出口退税率下调,待淘汰企业的又一根稻草
- 2025年
- 短期内会压缩成品油出口利润空间;长期将加速国内落后炼油产能淘汰整合。2024年11月15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并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公告称,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业内人士认为,成品油出口退税率下调,短期内可能会压缩成品油出口利润空间,影响部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长期将加速国内落后炼油产能淘汰整合,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 赵镇
- 关键词:成品油出口出口退税率非金属矿物出口退税政策
- 财政安全视角下有效税率结构变动对财政赤字的冲击
- 2025年
- 通过改进现有方法重新计算1994—2017年中国资本、劳动、消费平均有效税率,并以此为基础运用SVAR模型考察有效税率结构变动对财政赤字的冲击影响。结果显示:提高消费平均有效税率能够从短期和长期改善我国财政状况,提高资本平均有效税率仅能在短期内改善我国财政状况,提高劳动平均有效税率在短期和长期均不能改善我国财政状况。因此,未来我国结构性减税降费可选择的施政策略是:第一,在推动增值税并档降率的同时,需确保增值税平均税率的稳定,改革并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第二,提高对环境和身体有害商品的消费税税率,将更多高档物品和服务纳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第三,通过扶持老龄产业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第四,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并改善征管条件,扩大对个人资本所得课税并考虑增加对自然人财富存量的课税;第五,清理当前复杂的涉企资本要素课税税收优惠政策,堵塞税收漏洞,建立规范、有序、合理的税收优惠体系。
- 韩清
- 关键词:财政安全赤字SVAR模型
-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关税税率税目
- 2025年
- 《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这将有利于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扩大国内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 廖朝明
- 关键词:税率
- 纳税信用评级的避税治理效应研究——基于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视角
- 2025年
- 作为新型税收征管方式,纳税信用评级旨在通过守信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诚信纳税,其对避税能否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值得探究。本文以企业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能够有效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当集团母公司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级后,其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比例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优惠便利并提升企业声誉风险来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在地区社会信任程度低、行业经济地位低、产品独特性高的样本组中,纳税信用评级的避税治理效应更为明显。文章深化了纳税信用评级改善企业税收遵从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税务机关针对集团公司有的放矢地开展反避税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 周泽将刘瑾雷玲
- 增值税税率下调与产业链间接税税负差异——基于产业链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 2025年
- 增值税减税对企业的间接税税负影响巨大,但少有研究从产业链视角探究增值税减税对上下游企业的非对称影响。本文利用2018年我国增值税税率下调的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税率下调与制造业产业链的间接税税负变动的关系。本文运用产业链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制造业产业链的间接税负,发现在2018年增值税税率下调之前,上游制造业企业的间接税税负就比下游制造业企业高9%。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增值税税率下调具有非对称的减负效应,下游制造业企业的间接税税负比上游企业降低得更多(-0.36%),这导致产业链两端的税负差距继续扩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业集中度高的下游企业间接税税负减轻更多,居民消费率高的下游企业间接税负下降更明显。本文结论表明制定精准有效的减税政策需要考虑产业链税负差异,对上下游企业实施差异化策略。
- 何代欣刘诗阳尹利伟
- 关键词:增值税税率投入产出表
- 中国式垂直结构下的环境税效果与最优税率
- 2025年
- 本文基于中国式垂直结构的理论框架讨论了环境税问题,重点考察了上游传统能源企业和可再生能源企业具有双重经营目标的情况。首先,本文发现能源企业经营目标构成对环境税污染治理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传统能源企业对经济效益目标的重视程度超过门槛值是关键条件,其他参数通过改变这一门槛值影响环境税效果。其次,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最优环境税率的结构和可再生能源对最优税率的影响。最后,本文基于中国现实经济数据进行了情景分析,发现在基准情景下设置最优环境税率可以提高社会福利,在降低污染的同时改善能源结构。
- 皮建才范衍玮
- 关键词:环境税能源结构
- 税收安排与地方债务压力——来自债券利息收入税率调整的证据
- 2025年
- 隐性债务规模扩张带来的财政风险和付息压力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症结,以债务置换为代表的化债工作是下一阶段的财政要务。在债券类型转换过程中,不同债券税收安排的差异将有可能对债务融资成本产生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债券利息收入税率调整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税收安排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实证结果发现,债券利息收入税率的上升会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上涨,其弹性系数约为0.4185。利用弹性系数对债务置换等减税情景进行反事实估算,发现降低债券利息收入税率的“减支效应”大于“减收效应”,因而有助于部分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并提高国家财政整体福利。本项研究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了一种更为市场化的新思路。
- 周佳音陆毅王伟同
- 关键词:地方债税收安排债务压力融资成本
相关作者
- 钟根元

- 作品数:71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反倾销税率 反倾销 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 对外直接投资
- 刘佐

- 作品数:179被引量:5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国家税务总局
- 研究主题:税制改革 税收制度 税制 税收政策 税收
- 贾康

- 作品数:1,265被引量:8,202H指数:4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研究主题:财政政策 公共财政 财政 积极财政政策 财税
- 王文清

- 作品数:161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家税务总局
- 研究主题:出口货物 出口退税 出口 免抵退税 增值税
- 张文春

- 作品数:99被引量:49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税制改革 税收政策 转让定价 税收 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