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6篇“ 税收立法“的相关文章
税收法定原则三阶:中西协商民主税收立法史辨被引量:1
2024年
税收法定原则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完善的必由之路,其制度基因密码是协商民主。税收法定原则呈现出两个层面的三级阶梯递进模式:在法律层面,它包含议会自主立法、授权立法、平移立法三级立法模式;在政治层面,它经历英国、美国、中国三级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科学理解税收法定原则应当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既客观肯定英国古典税收法定原则的历史进步性,又充分关注美国现代税收法定原则的时代变革性,同时还应当甄别其由阶级局限性和政治保守性决定的反协商民主的阶级本质。新时代中国税收法定原则具有包容、吸纳西方先进历史经验的开放性,能够全面、真正践行协商民主,在全国人大主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热情和智力,实现税收立法效率最大化和立法质量最优化,真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李建人
关键词:税收法定原则协商民主授权立法
“黄宗羲定律”与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的法治化展开被引量:1
2024年
“黄宗羲定律”主要被用于描述并税式改革引发的“杂派丛生并税改革杂派丛生”周期性循环,其本质上是国家治理中的央地关系问题,具体表征为税权配置的“干枝之争”。在中央集权型的税收立法模式下,税收行政立法占据主导性地位,地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立法权。“两个积极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央地关系难题的基本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推进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是跳出“黄宗羲定律”的基本方案。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应在央地关系法治化框架下具体展开。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的法治化方案包括长期方案和短期方案。当前实施短期方案较为可行,即在税法总则中分税种明确划分央地税收立法权限。后续应从地方税体系改革入手,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同时,赋予地方相应的税收立法权。
陈寒非
关键词:黄宗羲定律税收立法权央地关系法治化
现代税收立法的本质、原则和基本路径——以印花税法为中心
2024年
在现代国家的诸多税种中,印花税不过只是一个小税种,但诞生至今已400年之久的印花税却承载着独特的现代税法价值之思,它不仅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动议立法的现代税种。在当前的税收立法多为立法平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提炼税收立法的共性逻辑,从而在未来更好的应对数字时代的税法修订和创设性立法。税法的不合理性,首先表现在立法过程,然后进入行政过程和裁判过程,最后扩大到经济过程。在现代税收立法上,既需结合立法理论,又需体现税法本质特色,首先,应准确把握以经济行为规范、经济关系协调、经济成果分享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基础;其次,应坚持税收法定、量能课税、科学准确和税收简便的税法原则;最后,应在税收立法中以“经济参与”“政治参与”“治理参与”关注国家与人民间的权力配置和政府间权力配置路径。
施奕
关键词:印花税税收法定税收法治
关税法颁布 我国税收立法再进一程
2024年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4月26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自今年12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制定的关税专门法律,关税法保持现行关税税制基本稳定、税负水平总体不变,对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关税法制定出台,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3个税种制定了法律,税收立法再进一程。
廖朝明
关键词:关税法税收立法税负水平税种税制表决
自贸区税收立法制度的现实困境与优化建议
2024年
税收立法制度的创新与优化是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自贸区税收立法经历了试点和授权两个发展阶段,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在实践上,还存在立法权限重复,立法基础薄弱,立法协同性不足等问题。未来应从税收立法补缺着手,理清自贸区税收立法的作用范围与创新空间,明确立法权限,完善税收立法体系,加强中央对自贸区立法的监管,围绕自贸区税收立法的设计目的,实现法治与经济协同发展。
谭霏霏
税收立法前评估程序的建构被引量:1
2023年
税收立法前评估程序,是指特定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步骤、时序和方式,在税收法律草案交付表决前,对税收立法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和税收法律草案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税收立法的成本效益与预期影响等进行评估的过程,具有防止评估制度虚置、优化评估资源配置、排除恣意和专断、正当化评估结果等功能,其建构应遵循参与性、公开性、公正性及比例性原则。税收立法前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评估启动、评估实施及评估回应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均应遵循相应的程序要求。
易有禄万文博
关键词:税收立法
税收立法要素探析--以印花税立法为例被引量:15
2022年
对影响税收立法的多种内外因素,可作广义狭义之分。在狭义的税收立法要素中,征税理据、税种定性、改制幅度和逻辑结构尤为重要,它们不仅影响立法的必要性、合理性,而且影响立法思路、制度协调、立法的类型化以及制度的内在一致性。基于“历史—系统”和“价值—规范”的维度,有助于探讨和解析上述税收立法要素对印花税立法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对各类税种立法的普遍意义,并说明强化价值引领对于构建税收领域的“良法善治”的重要价值。为此,应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税收立法要素,有效提升税收立法质量和税收法治整体水平,从而丰富税法的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和相关法治理论的研究,推动税收法治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张守文
关键词:税收立法印花税税收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税收立法的需要与可能被引量:4
2022年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涉及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法,既需要深入分析立法需求,评估具体领域或部门立法的重要性,又要审时度势,分析融入的可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税收立法提供方向指导、理论依据和信仰支撑。同时,融入了相关重要价值的税收法律,才能更好地实现税收立法保障税收活动有序进行、税收目的有效实现的内在功能,进而使价值目标得以实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号召以及落实税收法定的部署创造了宏观契机,既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学术阐释形成了理论指导,其他部门法融入的实践也提供了经验参考。
潘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税收立法法制建设税收法定
税收立法、公益性捐赠与企业绩效被引量:2
2022年
以2005-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2008年修改后的《企业所得税法》,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税收立法、公益性捐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益性捐赠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企业捐赠额越多,绩效水平越高;2008年捐赠所得税政策修订后,参与捐赠的企业绩效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相较于初创阶段的企业,成熟阶段的企业公益性捐赠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更显著;2017年重新修订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并不能对公益性捐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尽管从会计的角度来说,公益性捐赠是一项纯粹的"支出",但是从经济效果来看,公益性捐赠可起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作用,在增加社会福利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的提升;税收优惠力度的增加能够降低企业的捐赠成本,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公益性捐赠以实现绩效水平的提升。
吴良海刘琼霞胡芳芳
关键词:税收立法公益性捐赠企业绩效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财税文库 民国时期税收立法的调适与反应研究
民国时期税制改革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但以往学者没有将民国时期税收立法、税法修订及其造成的影响与政府财政失衡的根本原因结合起来进行专门和系统研究,本著作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利用涉税文书实物资料,对民国时期税收...
戴丽华作

相关作者

施正文
作品数:129被引量:1,01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税法 关税法 税收 税收立法 税制改革
刘剑文
作品数:230被引量:2,738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财税法 税收法定原则 法治 税法 财税
汤贡亮
作品数:53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研究主题:税制改革 税收征管 税收立法 税收政策 《税收基本法》
张守文
作品数:208被引量:3,299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法 经济法学 法治 经济法理论 税收法治
涂龙力
作品数:39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税收立法 税收基本法 税收制度 税收政策 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