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篇“ 科学大战“的相关文章
- 科学大战
- (美)安德鲁·罗斯主编
- 建构论及其不满?——“科学大战”的哲学起源
- 2016年
- 当代西方人文学界倾向于将科学"真理"理解为人为建构的"意见"。通过对"索卡尔事件"中后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展开"科学大战"的原因的揭示,可以发现这种反科学主义的真实针对目标——以笛卡尔哲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方法。正是由于接受了这种方法,西方现代科学带有浓重的实用性特征,科学主体所追求的不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一定语境和观察范围内的"确定性"。作为这种现代科学建构论理论基础的"语言转向"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文学或文化理论事实上是对这种现代科学文化的批判性回应。但是,"语言转向"同时也吸收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原则。现代科学与人文批判理论具备启蒙哲学的同源性。
- 冯庆
- 关键词:建构论科学大战启蒙哲学语言转向
- “科学大战”之后的路——评《我们现在都是科学专家吗?》被引量:1
- 2016年
- 2016年2月11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合作组织与室女座干涉仪(VIRGO)科学合作组织基于两台LIGO探测器的数据,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了人类对引力波的首个来源于双黑洞并合的直接探测结果。这一重大科学成果在受到自然科学界同行密切追踪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 黄晓伟
- 关键词:引力波柯林斯室女座EXPERTISE
- 表征危机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从对“科学大战”的反思谈起被引量:1
- 2012年
- 20世纪末的科学大战是科学卫士与建构主义者围绕"科学知识究竟是自然实在的客观表征还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这一论点而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基础展开的论战。前者以"表征"为核心,坚持自然实在论与真理符合论,强调科学的表征本性促进了人类福利的无限增长。但随着科学践履其"为人类谋福祉"价值的频频失败,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标准科学意象开始面临表征危机。社会建构论的兴起直接颠覆了科学表征的客观性,认为真实的科学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社会建构论者以一种较为激进的眼光重新审视了科学,发现了科学表征的社会性,以"建构"取代"表征",为敏锐地洞察理解科学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启发,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建构主义思潮,但其蕴含的相对主义观念使其容易堕入自反性僵局,而后SSK的实践转向则为建构主义思潮的稳健发展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 刘翠霞林聚任
- 关键词:科学大战社会建构论
- “科学大战”—科学理念的争论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科学大战的一些研究,进而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上对科学大战的双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说明了两者的差异,同时也阐明了科学和人文之间思维的相互交融性、方法相互补充、精神相互渗透等。
- 霍詠菁
- 关键词:科学大战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 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
- 2009年
- 南京大学蔡仲教授承担的国家神科基金项目:“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批准号为04BZXO17)日前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科学大战”语境下的科学哲学与“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冲突及其出路》。
- 关键词:科学大战两种文化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强纲领
- 大众媒体对学术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比较两种文化与科学大战
- 学术过程指学术问题的生命周期,它的一般路径是: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出发,归结出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经过充分传播,最终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社会现象的改善。在被关注的问题存在领域发生转变时,如果将学术问题经大众媒体扩散成社会事...
- 郭飞
- 关键词:大众媒体科学大战社会责任
- 文献传递
- 大众媒体与社会事件生成——两种文化与科学大战的比较视角被引量:1
- 2008年
- 两种文化争论与科学大战的比较显示:不同历史情境中,社会事件在生成路径、生成过程、中心问题、生成动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作为大众媒体传播媒介的语言和文本,对社会事件生成有重要影响。大众媒体刻意制造的社会事件,同样可能具有社会问题的功能。对问题所处领域的判断,是区分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的关键。如何正确面对互联网时代大众媒体可能引发的新问题,是学术界、大众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当前和今后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
- 郭飞
- 关键词:社会事件大众媒体两种文化科学大战
- 大众媒体对学术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比较两种文化与科学大战
- 学术过程指学术问题的生命周期,它的一般路径是: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出发,归结出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经过充分传播,最终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社会现象的改善。在被关注的问题存在领域发生转变时,如果将学术问题经大众媒体扩散成社会事...
- 郭飞
- 关键词:大众媒体两种文化科学大战
- 文献传递
- 科学大战的意象及其走向
- 2007年
- 科学大战有学术争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不同世界之间的论战、不同学科之间的竞争等多种意象。科学大战的意象决定走向,走向在其意象的语境之中。把握科学大战在不同语境中的多种意象是把握科学大战未来走向的关键。分析科学大战的意象,为认识科学大战乃至其他各种社会事件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同视域中的事物或事件的不同意象,决定人们认识的该事物或事件的未来发展走向;任何不区分其可能的多种意象而笼统地对其走向的判断都是武断的。
- 郭飞
- 关键词:科学大战意象
相关作者
- 郭飞

- 作品数:66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复合材料 应变率 C/C复合材料 销钉 工程伦理
- 邢冬梅

- 作品数:45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客观性 科学知识社会学 信任 后现代主义 生成论
- 刘兵

- 作品数:716被引量:1,403H指数:1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高温气冷堆 包覆燃料颗粒 球形燃料元件 燃料元件 科学史
- 蔡仲

- 作品数:112被引量:3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科学哲学 社会建构 客观性 相对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
- 杜建国

- 作品数:23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语境 意向性 构造性 指称 语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