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篇“ 种群生存力分析“的相关文章
- 婺源蓝冠噪鹛种群生存力分析
- 2024年
- 为了解蓝冠噪鹛(Pterorhinus courtoisi)的灭绝风险,预测未来种群变化趋势,采用Vortex 10.5.0模型对蓝冠噪鹛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并模拟不同参数对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影响,探索制约蓝冠噪鹛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标准状态下(考虑近交、灾难因素),蓝冠噪鹛灭绝概率为73%,内禀增长率(R)为0.1480,周期增长率(λ)为1.1595,净生殖率(R0)为1.5046,雌性和雄性的平均世代时间(T)为2.76 a。在9个参数敏感度分析中,性别比例、1岁后雄性死亡率和天敌灾害发生频率3个参数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蓝冠噪鹛仍有灭绝风险,其保护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控制天敌捕食压力、提高蓝冠噪鹛雄鸟成活率,将有益于蓝冠噪鹛种群增长。
- 肖畅程彬彬石金泽黎敏灵刘洁杨军张微微
- 关键词:种群生存力分析
- 隔离小种群的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亲缘关系与种群生存力分析
-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作为顶级捕食者,其对于维持食物链稳态与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与保护意义。近期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存在中等程度...
- 张一飞
- 关键词:东北虎亲缘关系分析种群生存力分析
- 基于种群生存力分析的陕西铜川朱鹮再引入种群的可持续性及保护对策
- 2024年
- 种群生存力分析(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PVA)虽然已经在濒危物种的保护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采用PVA分析影响濒危物种种群长期维持的内外因子。经过数十年的保护,朱鹮(Nipponia nippon)野生种群的数量已经从7只增长到约4 400只,若干再引入计划也分别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相继实施。过去的研究表明,种群统计随机性、灾害和种群性比等因素是影响朱鹮野生种群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对影响朱鹮再引入种群长期稳定维持的因素却知之甚少,这严重阻碍了在释放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优先保护计划。本研究在野外收集了2014—2023年铜川朱鹮再引入种群的生活史监测数据,利用基于个体的Vortex模型(Version 10.0),将朱鹮移动的适应模式与环境容纳量、死亡率、扩散、性比和灾害频率相结合,预测该种群的未来生存能力。结果发现,铜川朱鹮种群在未来100年内的存活概率为99.10%,种群规模估计值为508只,种群遗传多样性估计值为0.930 4。敏感性分析表明,种群大小和灭绝概率主要取决于环境容纳量、幼鸟死亡率和扩散存活率。因此,后续的保护措施应优先考虑如何提高与栖息地质量密切相关的环境容纳量、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扩散存活率。
- 王华强仝艺玮张雅帅于晓平
- 关键词:朱鹮种群生存力分析死亡率再引入
- 湖南洞庭湖麋鹿种群生存力分析
- 2023年
- 种群生存力分析是通过对种群统计随机性、环境随机性、自然灾害、生境的空间结构以及各种管理措施等因素分析、估计濒危物种种群大小和灭绝风险的方法。洞庭湖麋鹿是一个完全自然野化的野生种群,受洪灾制约,面临着岛屿化和近交衰退的威胁,因此,通过种群监测和生存力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湖南洞庭湖分布有3个麋鹿亚群,种群数量为210头左右。根据种群2006—2020年监测数据,参照种群现状、配偶体制、自然灾害、环境容纳量和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利用VORTEX模型(10.5.5.0)对麋鹿种群100年内的数量动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和环境容纳量为1000头的情形下,种群在100年间灭绝概率为0,内禀增长率r为0.0991±0.0800,周限增长率λ为1.1041±1.1900,净增长率R0为2.0062,雌性平均世代更替时间T为7.03年,雄性平均世代更替时间T为8.65年;随着时间推移,近交系数增加8.08%,种群基因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下降6.57%和8.30%;敏感度分析发现,洪水灾害是影响洞庭湖麋鹿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并导致生育率下降和幼鹿死亡率增加,种群灭绝概率与灾害频次及影响程度呈正相关。在对洞庭湖麋鹿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建议。
- 李丛蕾田书荣宋玉成张鸿高大立杨道德桂小杰
- 关键词:麋鹿种群生存力分析再引入
- 麋鹿栖息地适宜性预测及种群生存力分析
- 麋鹿(Blaphurus davidianus)是中国特有珍稀物种,是世界上野外灭绝动物重引入的成功典范,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意义。对麋鹿栖息地适宜性的研究能为麋鹿的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可为未来麋鹿的种...
- 杨丽雯
- 关键词:麋鹿种群生存力分析
- 厦门中华白海豚种群社会结构、栖息地利用和潜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及种群生存力分析
- 陆义
- 武陵山脉东段华南虎重引入的种群生存力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为中国特有虎亚种,近40年在野外未见踪迹,亟待实施野外放归和野生种群重建生态工程。应用种群生存力分析漩涡模型,对拟重建的华南虎野生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对影响未来种群动态的主要因子,包括初始种群、最小存活种群和环境容纳量参数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无个体补充的情形下,壶瓶山—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外放归备选地环境容纳量为22只,未来100年内,野生华南虎种群存活概率为0.85,内禀增长率为0.1871,周限增长率为1.2058,净生殖率为3.2273,雌性世代更替时间为6.26年,雄性世代更替时间为7.40年,最小存活种群数量为12只。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质量和有效栖息地空间是该区域影响华南虎野生种群动态的关键因子。修复栖息地,提高猎物密度,增强生态承载力,是确保华南虎野外放归并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技术策略。研究结果为制定华南虎野外放归行动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 田书荣王明旭姜广顺李立康祖杰黄太福桂小杰
- 关键词:华南虎种群生存力分析
- 不同模拟情景下长江江豚种群生存力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探讨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种群的生存动态和管护对策,本研究利用漩涡模型(Vortex 10.3.7.0)对长江江豚种群生存力进行了回顾和现状分析。结果发现,以1999年作为回顾分析起点,长江江豚的灭绝概率最可能为0.0754,且不高于0.5629。平均灭绝时间最可能为93.5年,且不少于87.9年。以2017年作为现状分析起点,长江江豚种群灭绝概率为0.3551~0.6985,平均灭绝时间为83.5~88.0年。在特定情景下,设定新生幼豚雄性所占比例分别为0.55、0.50和0.45,经模拟计算得出,雄性化让灭绝概率由0.6985增加到0.9157,雌性化使其下降到0.3664。同时,数据比较发现,新生幼豚雄性所占比例下降10%,成年雌豚生殖率提高10%,二者最终效果相当。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江豚种群生存风险较大,需重点保护,修复其生境,尤其是母子豚相关生境有利于长江江豚的保护。
- 吴斌王伟萍贺刚王海华
- 关键词:种群生存力死亡率
- 基于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研究
-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简称: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盲目求大,将76%的水域范围划分进去。在这种保护方案下,存在诸多不合理性,一方面导致大鲵野生种群不能得到最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保护区管理与当地经济发展、人们...
- 曹威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种群生存力分析
- 长江江豚种群生存力分析及其对保护区规划的启示被引量:2
- 2020年
- 在现有条件下,构建1个初始种群数量为20头、环境容纳量为100头的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在未来100年的内禀增长率为-0.0536~0.1378,周限增长率为0.9478~1.1477,净增殖率为0.6602~2.5870,雌性平均世代为6.90~7.75a,雄性平均世代为7.77~8.52a,平均现存种群数量为14.21~30.09头,平均种群数量为1.51~19.10头,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4820~0.4919,灭绝概率为0.3704~1.0000,平均首次灭绝时间为19.1~59.5 a。只有当保护区环境容纳量达到160头时,在未来100年内长江江豚种群的存活概率才能达到95%,此时的MVP为38~41头。进一步的模拟分析发现环境容纳量相对不限的条件下,最小的MVP为22头,而满足MVP为22头的最小环境容纳量为366头;同时得到了在不同环境容纳量水域长江江豚种群的MVP,并对最小可存活种群下长江江豚未来100年的生存动态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长江江豚种群保护和管理建议。
- 吴斌王伟萍贺刚王海华
- 关键词:保护区种群生存力
相关作者
- 胡锦矗

- 作品数:351被引量:2,089H指数:28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大熊猫 生境选择 自然保护区 小熊猫 种群
- 李典谟

- 作品数:136被引量:2,433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棉铃虫 马尾松毛虫 地理信息系统 种群动态 东亚飞蝗
- 李欣海

- 作品数:51被引量:1,46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朱鹮 红外相机 HUAN 野生动物 种群生存力分析
- 李义明

- 作品数:56被引量:6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舟山群岛 牛蛙 两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种群生存力分析
- 缪泸君

- 作品数:13被引量:132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鄱阳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梅花鹿 气候变化 种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