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7篇“ 种子带菌“的相关文章
- 安徽省大豆种子带菌分离鉴定及复配种衣剂的应用
- 大豆[Glycine max(L.)Merr.]被誉为豆类之王,是全球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而大豆病害是制约大豆产量和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了解大豆病害为害情况,选用广谱复合种衣剂包衣,对降低病害侵染、提高大豆单产具有较强的...
- 张雪莹
-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复配种衣剂防效
- 蒙古黄芪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
- 2024年
- 目的:通过检测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的专用种衣剂。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检测不同地区采集的10批蒙古黄芪种子外部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对所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发芽盒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皿培养基法检验4个常用种衣剂组合对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批次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负荷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甘肃省陇西县最多、山西省五寨县最少;蒙古黄芪种子内部主要携带青霉属、链格孢菌属等真菌。不同产地种子适用的种衣剂配方不同。满益佳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甘肃省陇西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山西省五寨县种子的抑菌效果较差;利农种衣剂+锐胜种衣剂、顶苗新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山西省应县、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其他产地种子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不同产地黄芪种子适用种衣剂配方不同,研究结果为开发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专用种衣剂提供了参考。
- 宋洁包芳郑司浩王浩樊良帅曾燕王继永
- 关键词:蒙古黄芪带菌检测种衣剂抑菌效果
- 山豆根种子带菌检测和杀菌处理的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以山豆根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产地的种子携带真菌的种类及其带菌率,观察杀菌处理对真菌抑制作用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山豆根种子育苗前处理提供参考。采用洗涤离体、PDA培养的平皿法,对种子外部和内部携带真菌进行检测,考察其携带真菌的孢子负荷量、种类、分离频率;选用5种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观察其对真菌抑制作用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外部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p.)、镰孢霉属(Fusariumspp.)和亚隔壳孢属(Didymellaspp.)。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为刺盘孢属、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间作壳属(Diaporthespp.)真菌。不同产地的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而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种类差异不明显。(2)多菌灵、多抗霉素、大黄素甲醚·绿色木霉、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对山豆根种子携带的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以大黄素甲醚·绿色木霉较好。常用的多菌灵抑制的真菌主要是刺盘孢属和青霉菌属真菌;而大黄素甲醚·绿色木霉对山豆根种子携带的刺盘孢属、镰孢霉属、亚隔孢壳属、链格菌属、青霉菌属真菌的杀菌效果均达到82.4%以上。(3)各杀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大黄素甲醚·绿色木霉处理和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发芽势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 冯世鑫蒋妮陈乾平
- 关键词:山豆根种子真菌杀菌处理
- 不同干热处理对西瓜种子带菌量的研究
- 2021年
- 本实验以西瓜品种“懒汉地瓜王”种子为材料,研究65℃,70℃,75℃不同温度干热处理24 h后对西瓜种子带菌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干热处理对表面带菌的种子灭菌率非常明显,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升高西瓜种子的带菌量明显降低。同一温度下,不同浓度梯度之间细菌数量成一定的倍比关系;同一浓度下,不同温度之间细菌数量差异性也十分显著。65℃、70℃、75℃三个温度处理的灭菌率分别是57%、80%、95%,因此综合考虑西瓜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对灭菌率的影响,适宜于西瓜种子干热处理的最佳组合是75℃处理24 h。本实验为干热处理广泛应用在减少西瓜种子带菌量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 李曼
- 关键词:温度干热处理西瓜种子活力
- 瓜类果斑病菌经种传播机制及葫芦科种子带菌检测
- 瓜类生产已经在农村发展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fruitblotch,BFB)影响许多瓜类作物的各个阶段,是瓜类生产上的一种严重病害,对瓜果经济有巨大...
- 罗雪
- 关键词:侵染途径带菌检测
- 文献传递
- 向日葵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种子带菌及不同寄主间交互侵染的研究
- 向日葵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成的极具破坏性的土传性维管束病害,其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
- 张园园
- 关键词:侵染过程种子带菌
- 瓜类果斑菌种子带菌监测及梨火疫病菌Ⅵ型分泌系统致病功能研究
- 瓜类果斑病是种传病害,为了评估中国西瓜和其他瓜种子中瓜类果斑病菌的种传流行率,在2016年至2018年间进行了一项为期3年的种子监测调查,采用PCR检测和Bio-PCR检测方法对来自16个省的1168份种子携带瓜类果斑病...
- 周家菊
- 关键词:瓜类病害梨火疫病菌
- 文献传递
- 三七种子带菌检测与根腐病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防治
- 三七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但受连作障碍的影响,产业发展严重受阻。土壤消毒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害虫等均有杀灭作用,在遏制番茄、黄瓜、草莓等土传病害方面效果...
- 刘晓漫
- 关键词:三七根腐病实时荧光定量PCR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文献传递
- 籽用南瓜细菌性果腐病种子带菌检测与消毒处理被引量:2
- 2019年
- 以市场销售的5份籽用南瓜种子为试材,采用PCR检测技术对南瓜种子细菌性果腐病菌进行检测,用不同浓度的CuSO4、HCl、H2O2、过氧乙酸和漂白粉等药剂处理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的5份南瓜种子均携带细菌性果腐病菌;5种药剂对南瓜种子携带的细菌性果腐病菌均有消毒效果,但HCl、H2O2、过氧乙酸对南瓜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1.0%CuSO4处理30 min和1.5%漂白粉处理30 min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防治效果最好,并且2种药剂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明显。因此,选用1.0%CuSO4或1.5%漂白粉对南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消除种子表皮所携带的果腐病病菌。
- 田金丽王曼曼王云莉屈淑平徐文龙崔崇士
- 关键词:南瓜药剂果腐病
- 向日葵黄萎病种子带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探究向日葵种子是否能够携带黄萎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以随机挑选的7个向日葵品种为研究材料,以种皮DNA为模板,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区内侧的黄萎菌特异引物进行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所获得的PCR条带测序后在Gen Bank中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供试的向日葵品种的种皮中所扩增出的PCR条带均来自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检测结果,另挑选9个不同向日葵品种的种子,对其种皮带菌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向日葵品种的种皮带菌率介于10.0%~25.0%之间,其中田间采集的3638C新鲜种子带菌率最低,仅为10.0%,而实验室留存的赤029X115R种子带菌率最高,为25.0%。为了进一步验证PCR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黄萎病菌株接种向日葵植株根部,在荧光显微镜下对种皮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接种向日葵花盘上收获的种子的种皮上可以观察到GFP荧光信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种子的种皮可以携带黄萎病菌,而巢氏PCR可以作为一种检测向日葵黄萎病种子是否带菌的快速而可行的方法。
- 张贵张园园田永伟赵晓军张光周洪友景岚赵君
- 关键词:向日葵黄萎病菌种子带菌
相关作者
- 严进

- 作品数:17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研究主题:大豆疫病 种子带菌 种子 霜霉病 向日葵霜霉病
- 周肇蕙

- 作品数:14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研究主题:大豆疫病 种子带菌 向日葵霜霉病 种子 疫病
- 赵廷昌

- 作品数:247被引量:1,438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西瓜 细菌性果斑病 番茄 生物学特性 细菌性斑点病
- 白辉

- 作品数:97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谷子 锈病 锈菌 基因 杀虫灯
- 刘西莉

- 作品数:407被引量:1,49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辣椒疫霉 杀菌剂 种衣剂 抗药性 游动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