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篇“ 秋眠性“的相关文章
- 基于幼苗生长性状的苜蓿秋眠性预测研究
- 2023年
- 为研究苜蓿幼苗的生长性状对秋眠性的预测,分别在7月和9月播种不同秋眠级数的苜蓿,4周龄时测定其生长指标并与秋眠级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9月播种的苜蓿幼苗的株高、根长、真叶柄长、真叶长、子叶节长、真叶宽和生物量等指标均与秋眠级数显著相关,并且绝大多数指标相关性要高于7月播种的.通过建立苜蓿幼苗生长性状与秋眠级数的回归方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苜蓿品种的秋眠性进行预测.根据9月播期幼苗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紫花苜蓿品种划分为秋眠、半秋眠、不秋眠3个类型,与它们本身的秋眠类型基本一致.在苜蓿育种系统中,应用此方法可以在幼苗阶段将未知品系或材料快速划分为3类秋眠群体,缩短检测和筛选的时间.
- 武祎宋彦涛田雨
- 关键词:苜蓿生长性状秋眠性
- 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分析紫花苜蓿秋眠性差异机理
-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全球广泛栽培的豆科牧草,其具有秋眠特性。目前对紫花苜蓿的秋眠性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理生态过程的研究较多,而对于相关基因表达调控途径和蛋白作用方面研究报导较少。本试验通过对...
- 丁宣祺玥
- 关键词:紫花苜蓿秋眠性下胚轴测序分析
- 苜蓿细胞周期蛋白CYCD5;1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秋眠性机理研究
- 2020年
- 为探索苜蓿细胞周期蛋白CycD5;1基因在秋眠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表达调控规律及其调控苜蓿秋眠性的机理研究,通过检测春、夏、秋季和人工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日照长度下秋眠型苜蓿Maverick叶片中CycD5;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差异,及其变化与株高、叶面积、日照长度、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ycD5;1基因的表达受日照长度极显著正调控(P<0.01),受温度极显著负调控(P<0.01),但温度对其表达的调控占绝对优势;秋眠型苜蓿叶中CycD5;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株高、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表明,从夏季到秋季随着温度的降低,CycD5;1基因高表达很可能促进秋眠型苜蓿的秋眠。
- 杜红旗房卫平娄治国徐照学徐照学
- 关键词:苜蓿秋眠性基因表达
- 苜蓿幼苗生长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秋眠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苜蓿幼苗生长特性与秋眠性的关系,试验选择不同秋眠级数的苜蓿品种在4个播期播种,测定了不同品种苜蓿幼苗的株高和生物量,分析了不同品种苜蓿株高、生物量与秋眠级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品种、播期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均对苜蓿幼苗的株高和生物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温度降低、日照时间减少等秋季环境条件的改变,苜蓿秋眠性开始表达,幼苗生长减慢;4个播期下苜蓿幼苗株高均与秋眠级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除第2播期外其他播期的苜蓿幼苗生物量也与秋眠级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8月28日播种的苜蓿幼苗株高、生物量与秋眠级数的相关系数较大,随着品种秋眠性增加,幼苗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减小。说明在秋季适宜时期播种可以对不同秋眠型的紫花苜蓿群体进行有效区分。
- 武祎宋彦涛田雨周道玮
- 关键词:株高生物量播期秋眠性
- 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和品质的评价及调控秋眠性的初步研究
- 苜蓿的秋眠性是指夏末秋初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和气温的下降其植株出现生长速度下降或停滞的生长特征。根据不同苜蓿品种秋季刈割后植株的再生高度,将其分为秋眠型(1-3级)、半秋眠型(4-6级)和非秋眠型(7-9级)。苜蓿的秋眠性...
- 尤丽园
- 关键词:紫花苜蓿秋眠性葡聚糖酶多克隆抗体
- 文献传递
- 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和品质的评价及MsEGs调控秋眠性的初步研究
- 尤丽园
- 苜蓿秋眠性分级评定
- 本标准规定了多年生四倍体苜蓿秋眠性分级评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紫花苜蓿、杂花苜蓿及黄花苜蓿品种、品系及其种质材料的秋眠级评定。
- 紫花苜蓿秋眠性的SSR标记关联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发掘紫花苜蓿秋眠性关联位点,为揭示紫花苜蓿秋眠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紫花苜蓿关联群体由75份321个四倍体紫花苜蓿基因型构成,其中中国紫花苜蓿品种每份材料选取6—8个基因型;其余材料每份选取3—4个基因型。利用紫花苜蓿基因组均匀分布的85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对321个紫花苜蓿基因型进行扫描。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对紫花苜蓿秋眠性开展调查,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及混合线性模型(MLM)2种方法,开展秋眠性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紫花苜蓿秋眠性表现出极显著的基因型、年际及基因型×年际互作效应。2014年,表型变异幅度为5.1—55.1 cm,平均值为22.4 cm,变异系数为45.5%。2015年,变异幅度在3.5—44.9 cm,平均为15.2 cm,变异系数为43.7%。秋季株高两年均呈现接近正态分布特征。广义遗传力为0.71。MLM模型很好的控制了紫花苜蓿秋眠性的假阳性关联。基于MLM模型,在2014年共找到12个显著关联的SSR位点,表型贡献率为2.42%—6.73%。2015年共找到11个,表型贡献率为2.45%—4.81%。在这些关联位点中,分布于Chr 2的m83_157、Chr 3的m525_230和m525_231、及Chr 4的m429_245,在两种模型及两年内均被重复检测到。【结论】通过两种模型发掘到4个与紫花苜蓿秋眠性显著相关的位点,经过验证后可以用于紫花苜蓿秋眠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刘希强张涵王学敏仪登霞王赞
- 关键词:紫花苜蓿秋眠性SSR标记
- 调控紫花苜蓿秋眠性基因和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牧草,在畜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使用量逐年增加,被誉为“牧草之王”。秋眠性是紫花苜蓿在夏末、秋季所表现出来的植株生长速率下降、茎枝匍匐生长的一种特性,是影响苜蓿产量和适应性的关键因子,也是区...
- 杜红旗
- 关键词:秋眠性RNA-SEQITRAQ原核表达系统
- 文献传递
- 秋季刈割时期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2013~2015年,在宁夏3个区域以6个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从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方面研究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对不同刈割处理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秋季刈割制度下,同一苜蓿品种在宁夏不同生态区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鲜重和干草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三地排序是吴忠>盐池>彭阳;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的生产性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秋眠级为4级和5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引黄灌区种植,秋眠级为3级和4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扬黄灌区种植,秋眠级为2级和3级的苜蓿品种适宜在雨养农业区种植。(2)不同秋季刈割制度下,吴忠适宜在10月20号左右进行最后一次刈割;盐池适宜在9月30号左右刈割;彭阳适宜在9月10号左右刈割。
- 高婷孙启忠王川王锦
- 关键词:苜蓿不同生态区
相关作者
- 王成章

- 作品数:393被引量:2,828H指数:31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苜蓿草粉 秋眠性 光敏色素
- 卢欣石

- 作品数:225被引量:2,589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秋眠性 中国苜蓿 耐盐性
- 万里强

- 作品数:257被引量:2,224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生物量 苜蓿种子 苜蓿种植
- 李向林

- 作品数:354被引量:3,477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放牧 生物量 混播草地
- 冯长松

- 作品数:69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苜蓿 秋眠性 牧草 苜蓿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