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5篇“ 福岛核事故“的相关文章
- 福岛核事故档案平台信息服务调研与分析
- 2025年
- 文章对福岛核事故档案平台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建设状况进行调研。信息服务方面包括平台页面细节设计、信息检索方式、文献资料查询、数据来源、平台内容载体形式等;信息资源方面包括平台的知识分类形式、主题内容等。经调研发现,平台存在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搜索效率较低和用户体验需要改进等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屠健
-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档案信息服务事故档案信息资源
- 福岛核事故源放射性铯海洋扩散研究进展及其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应对的启示
- 2025年
- 理清和预测福岛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海洋扩散过程是科学应对其排海带来的环境辐射安全风险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2011年以来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铯(Cs_(F):^(134)Cs,^(137)Cs)的系列研究成果,分析了Cs_(F)随黑潮延伸体和较重的中部模态水(D-CMW)向东北太平洋,以及随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STMW)、较轻的中部模态水(L-CMW)和较重的中部模态水(D-CMW)向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我国海域和日本海扩散的路径、层位变化和时间尺度,系统论述了Cs_(F)在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的扩散模式和机制;探讨了Cs_(F)海洋扩散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应对的启示.鉴于福岛核污染水长期液态排放特点和黑潮延伸体强流屏障效应,除了关注STMW,位于黑潮延伸体北部的CMW对核污染水向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传输的贡献不容忽视,未来应加强CMW跨黑潮延伸体传输的关键方式及其经向空间范围研究.鉴于福岛核污染水中短寿命^(134)Cs在储存和扩散过程中很快衰变殆尽,长寿命^(135)Cs及^(135)Cs/^(137)Cs比值能够替代^(134)Cs成为福岛核污染水源项甄别和定量解析的有力示踪剂,亟需加强福岛核污染水中这些关键放射性核素及其“指纹”比值的高精度分析技术研究,同时重视关键海流和海峡通道的连续监测和海洋核污染源项解析,并注重开展监测与边缘海区域环流动力学、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及时捕捉、评估和应对福岛核污染水入侵.
- 张通侯小琳范煜坤
-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
- 福岛核事故后舆情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 2024年
- 舆情管理是福岛核事故后面临的长期问题,为了深入地了解舆情事件的发生原因、演化规律、公众态度以及应对策略,通过梳理福岛核事故后在我国引起的大量舆情事件,将事件类型划分为辐射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和核污水排海事件。深入研究3种类型中典型舆情事件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并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对各类型事件中公众情感进行分析。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福岛核事故后舆情事件管理应对策略,为福岛核事故后舆情事件的管理应对提供参考。
- 雷少娟刘新华戴文博王桂敏
-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舆情分析生命周期
- 楚科奇海沉积物中铯-137的福岛核事故信号:新时标?
- 2024年
- 福岛核事故向环境释放了大量的^(137)Cs.本研究利用2018年搭乘北极雪龙号采集的楚科奇海沉积物柱样,对^(137)Cs的沉积记录进行了研究.基于^(210)Pb(^(210)Pbex)和^(137)Cs年代学,我们发现柱样2cm处的^(137)Cs峰对应年份为(2011±1)年.经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峰是由福岛核事故排放造成的,这意味事故产生的137Cs到达楚科奇海的时间要比通过洋流输送到达的时间早得多.2cm对应的沉积通量,2011年大气沉积通量和生物沉降通量分别为(4.0±0.4)×10^(-6)、(1.4~2.5)×10^(-5)和(4.0±0.9)×10^(-)6Bq cm^(-2)d^(-1),表明大气沉降和生物输送可能是造成该峰值记录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137)Cs峰值可以作为估算福岛事故影响区域沉积速率的新时间标记.对于评估沿海事故及其后续废水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除了关注物理海洋学传输外,还需要考虑生物携带传输.
- 任旭王锦龙Gi Hoon HONG李林蔚钟强强黄德坤于涛杜金洲
- 关键词:沉积物福岛核事故
- 语料库辅助下法国主流媒体福岛核事故话语中的日本核能形象研究
- 2024年
- 借鉴和吸收语料库话语分析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语料库辅助核能话语研究三维分析系统,以自建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有关福岛核事故报道语料库为基础,通过整体主题分析、各阶段特征词分析和关键词词汇联想及搭配分析,探析媒体话语中日本核能形象的历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自福岛核事故发生至2022年年底,法国主流媒体对日本核能形象的建构经历了绝对消极到部分积极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既根植于日本的社会政治语境,也反映了法国的社会现实和政治动因。
- 陈明浩
-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语料库话语分析
- 四种气象数据在福岛核事故^(137)Cs扩散模拟中的适用性
- 2024年
- 基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采用4种不同来源的气象数据(FNL再分析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GFS分析和预报数据以及MEA现场气象观测数据)驱动组合大气扩散模型(区域尺度气象模型WRF和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FLEXPART),开展放射性污染物^(137)Cs的扩散模拟,并结合双葉町以及楢叶町两个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评估了不同气象数据对扩散结果的影响.模拟显示,应用4种气象数据均使得FLEXPART成功再现了2个监测站大部分峰值(双葉町平均FAC10:0.57;楢叶町平均FAC10:0.58).其中,使用ERA-Interim和MEA的结果复现了更多的观测峰值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统计指标.污染物浓度分布结果显示,4种气象的模拟结果在分布趋势上略有不同,ERA-Interim和MEA的结果烟羽扩散范围较广.因此,建议应用ERA-Interim和MEA以重建福岛核事故局地尺度放射性核素污染水平场.
- 李幻婷杨力宋嘉悦李新鹏方晟
- 关键词:应急响应
- 日本政经改革时期的国家自主性研究 ——基于福岛核事故以来日本核能政治的案例分析
- 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启政治经济改革以来,日本的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是首相和内阁意志的贯彻,多大程度上受到利益集团和公共舆论的影响,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如何?这既是评估改革成果的关键,也是研究当下日本的国家-社会关系必须回...
- 齐士然
-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国家-社会关系
- 福岛核事故后的国内外放射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随着核电工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的放射性污染压力日益严峻,核能的利用虽然给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1986年4月,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机组发生了爆炸,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4号机组在太平洋近海地震引发的海啸中严重受损发生爆炸,两次核事故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也使得人们对放射性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愈加重视。本文介绍了放射生态学的定义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于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所带来影响的研究进展,分别从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在宏观上论述核废水污染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并概括了核废水污染可能带来的健康效应,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 梁宸卿姜晓燕
- 关键词:放射生态学核事故环境安全
- 福岛核事故后2011-2012年舟山渔场生物样品中^(137)Cs的分布及剂量评估被引量:3
- 2023年
- 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至今已有10余年,日本政府于近期决定将事故产生的核废水排入海洋,而海洋鱼类可以吸收和积累人工放射性核素而成为人工放射性物质的携带者与传播者,因此,对海洋鱼类中人工核素包括137Cs的监测就十分重要。为了解福岛核泄漏发生以及日后核废水稀释排入海洋后137Cs在中国东海的污染影响情况,于2011-2012年在东海舟山渔场海域采集了包括鲳属(Pampus)、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haumela)、鮟鱇科(Lophiiformes)、红娘鱼属(Lepidotrigla)、舌鳎属(Cynoglossus)、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毛蚶(Scapharcasubcrenata)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内的海洋生物样品,利用高纯锗伽马能谱仪对137Cs进行分析。发现137Cs的质量活度为<0.11-1.2 Bq·kg^(-1),略低于美国西海岸和北太平洋渔场(6-36 Bq·kg^(-1)),明显低于福岛附近海域(5-1200 Bq·kg^(-1))。137Cs在研究区域生物样品中的生物浓缩系数为(2.7-20)×10^(2) L·kg^(-1),是仅次于福岛排污废水中14C的生物浓缩系数(~104 L·kg^(-1))。居民食用中国东海的海产品带来的辐射剂量为0.039-0.45μSv·a-1,明显小于美国西海岸、北太平洋渔场和福岛附近海域。研究表明,137Cs在鱼类中生物浓缩系数较高,因此,需要加强海洋中不同种群的鱼类中人工核素(包括137Cs)含量的监测,以评估日本排放核废水对海洋环境、生物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该研究是福岛核事故刚发生后对中国近海渔场海洋生物体内137Cs剂量水平的一次调查,为今后调查福岛核事故以及核废水排放的人工放射性物质对中国近海渔场的后续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建议对中国近海和中国传统的太平洋渔场进行连续性调查,特别是处于福岛东北部海域的北太平洋渔场的调查,因黑潮延伸体可以将福岛排污水直接输送至该区域。
- 姚志鹏王锦龙毕倩倩黄德坤于涛杜金洲
-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核素海洋生物
- 福岛核事故伦理问题治理研究
- 核伦理话题贯穿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关乎人类的切身利益与命运,彰显着人性的善恶与利益追求。伴随人类社会科技、经济和文明的不断进步,核电工程在一次次发展机遇中,也会出现新的伦理问题。对于核工程伦理建设应该保持常态化,将核电伦...
- 梁梦雅
- 关键词:科技伦理核电工程安全事故社会责任
相关作者
- 张春明

- 作品数:137被引量:24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研究主题:核电厂 福岛核事故 放射性核素 不确定性 PSA
- 刘长安

- 作品数:131被引量:4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脐血 辐射防护 职业照射 福岛核事故
- 陈尔东

- 作品数:55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放射卫生 福岛核事故 辐射防护 放射性物质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 杜金洲

- 作品数:117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放射性核素 镭同位素 核素 沉积物 福岛核事故
- 李小娟

- 作品数:46被引量:26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放射卫生防护 福岛核事故 放射性物质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