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篇“ 禅宗哲学“的相关文章
禅宗哲学
刘贵杰著
关键词:禅宗佛教哲学
基于禅宗哲学探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的美学营造——以和美术馆为例
2024年
本文着重探讨禅宗哲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营造,以安藤忠雄(Tadao Ando)设计的和美术馆建筑为例。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一批盲目追求炫目形式与功能主义的建筑出现了,现如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日渐丰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逐渐增长,作为人类栖息地的建筑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精神性改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和美术馆的实地考察与文献调查,发掘出安藤忠雄建筑精神背后蕴含的禅宗哲学,基于禅宗哲学对和美术馆进行美学分析与归纳。
叶俊然王佳李女仙
关键词:禅宗哲学禅宗美学安藤忠雄
让声音显示自身——约翰·凯奇的禅宗哲学观探析被引量:1
2023年
作为美国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共三个乐章,却没有一个音符。约翰·凯奇是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的先驱,作为先锋派古典音乐的代表,他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加料钢琴”,更早的作曲家如考埃尔、萨蒂,虽然也曾有过类似实验,但约翰·凯奇才是这一乐器的正式创造人。文章重点关注约翰·凯奇为何要创造“加料钢琴”这种乐器,或者为何会创作《4′33″》这类作品。首先,文章对禅宗哲学观的指涉与体验的核心要素展开探讨;其次,讨论“让声音显示自身”的本质、方法及其与禅宗哲学的关系;再次,从约翰·凯奇所创作作品的演奏形式入手,分析与传统完全背离的分散式演奏形式的意义、价值及其在禅宗观念影响下的表现方式;最后,文章以“让声音显示自身”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分析约翰·凯奇就作曲家、演奏者、听众所提出的无涉性观念的本质,从而为后现代视域下约翰·凯奇音乐观念的生成与接受提供可供参考的价值导向。
金晶
关键词:约翰·凯奇声音作曲禅宗哲学
论黄庭坚书法的禅宗哲学——以《花气熏人帖》为例
2022年
黄庭坚是宋代一位重要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中经常体现出禅宗哲学的思想。随着禅宗的发展和书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人们对书法与禅宗哲学的关系也有越来越多的思考。目前,学界对文人书法和禅宗哲学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关于黄庭坚书法与禅宗关系的研究并不多。黄庭坚作为修禅悟道的文人,其作品与禅宗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的。作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一生书法作品无数,他的书法小品《花气熏人帖》可算一件杰出的书法作品,目前关于这幅小品仅有对其书法艺术的审美研究,还并未有对其与禅宗哲学关系的研究。该文以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花气熏人帖》为例,探讨黄庭坚的书法与禅宗思想之间的相融互渗关系,并阐释禅宗哲学在黄庭坚书法的发展与升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曹小敏
关键词:黄庭坚书法禅宗哲学
浅论禅宗哲学思想——由客观唯心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
2021年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中外文化交流实践,被诸多学者称为是“中国文化与印欧文明完美结合的展现”。禅宗作为中国化最为彻底的宗教学派,其自身的萌芽期与鼎盛期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经历了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哲学思想由本体论向心性论的转化,同时禅宗在后期发展到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无神论倾向的发展。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答案,大约是在公元一世纪的上半叶。迄今为止,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大约两千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也在不断地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即进行佛教中国化的完善与发展。唐宋之后,这种中国化的佛教与传统的思想文化进一步融合与相互影响,从而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出现了“由博而约”“由繁而简”的趋势,“真常唯心”取代了三藏十二部经,心的宗教代替了对西方佛陀的崇拜,禅宗作为中国佛教最典型的代表在社会思想领域中占据主要地位。本文就萌芽期的禅宗哲学思想与鼎盛期的禅宗哲学思想的变化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述。
方慧
关键词:禅宗哲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禅宗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比较——关于禅宗哲学世界化的反思
2020年
禅宗对法破两边(物与我),存中道,它与黑格尔辩证法貌同而实异:禅宗对法是绝对本体持存、显现本真的元机大用,是主体通达绝对自由的不法之法;黑格尔辩证法是主体辩证法,它所揭示的是主体扬弃有限矛盾,自己肯定自己的辩证过程,但它将主体的存在抽象为单一的逻辑理念,最终回转到思维的有限存在上。禅宗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互补互融,将形成新的真正的世界哲学
魏久尧
关键词:黑格尔辩证法生命本体
禅宗哲学中的音乐本体论——禅宗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之一被引量:5
2018年
音乐本体论是禅宗音乐美学的核心,它主要包括音乐生成论和音乐本质论两个部分。禅宗哲学的生成论建立在"缘起"概念之上,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之相合,音乐的生成便是器、手、意等各种要素在特定时空相遇合的产物。这种非实在的生成论直接导致禅宗"五蕴皆空"的"空"观,但其用意并不在"空"本身,而是以"空"化"有"、以"死"化"生",以前缘之了尽来迎新缘之发生。这一思想影响到音乐,就形成以"定心息虑""心无尘翳"为前提的艺术创造论。禅宗哲学和音乐美学的真正本体是"心",音由心生,心随境变,故而声无定式,音无常法。心既是音乐的本原,也是音乐意义的建构者。
刘承华
关键词:缘起
论中国南派禅宗哲学对佩列文创作的影响——以《夏伯阳与虚空》为例
2018年
《夏伯阳与虚空》是一部渗透中国禅宗哲学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本文从南派禅宗思想与小说内容的交相呼应入手,分析中国禅宗哲学对小说中世界观、人物形象、叙事手法三方面的影响。
秦睿梓
关键词:佩列文
维特根斯坦哲学禅宗哲学之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维特根斯坦哲学禅宗哲学均强调知行合一,故维氏作风可谓其哲学的生命化。有趣的是,维氏作风与禅师风范在某种程度上很相似;其前期哲学中的"可不说"和"显示",也分别与禅宗哲学的"不立文字"和"棒喝"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后期哲学的两大支柱——"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则与禅宗哲学的"平常心是道"遥相呼应。由于两者在中西哲学史上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对两者比较有利于中西哲学之间的对话,加深相互了解。不过,站在禅宗立场看,维氏并未如禅师那样降伏乃至于断除烦恼,与禅师气象相差甚远。当然,维氏悟到语言有限、形而上学无限的慧思,足以使他成为伟大的哲人。
龚兵
关键词:不可说不立文字棒喝平常心是道
禅宗哲学之时间现象与中国早期录像艺术的发生
依托中国独立艺术家温普林所记录的中国前卫艺术发展历程,重返中国早期录像艺术的发生于中国当代艺术之现代性的反思性语境。通过比较中西方哲学中的时间现象,立足于中国禅宗之"见性"思想,阐发超越语言现象的可直观的、非永恒的及非历...
耿阳Timothy Murray彭凌玲
关键词:时间性录像艺术前卫艺术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耿阳
作品数:51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视域 APP 虚拟博物馆 叙事 感知
黄凌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禅宗 祖师 普世伦理 道德修养观 道德修养
周华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不立文字 明清时期 理想境界 禅宗哲学 禅宗思想
张旭泉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奔跑 兄弟 营销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
许总
作品数:88被引量:268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理学 论理学 宋代 宋诗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