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73篇“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相关文章
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肌肉刺激疗效分析
2025年
探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筛选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名,划分为穴位按摩组与刺激组,各30例。分别实施穴位推拿与神经肌肉刺激疗法,对比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Fugl-Meyer上肢功能评估(FMA)及肱二头肌表面肌(RMS)值变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MAS分级均有明显提升(P<0.05),刺激组0级比例明显上升,结果 显示,数据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值小于0.05);FMA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均明显上升,刺激组疗效优于按摩组(41.27±6.99 vs 41.60±7.38),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肱二头肌RMS值明显下降(P<0.05),刺激组与按摩组相比,降幅更为明显(P<0.05)。结论 神经肌肉刺激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肌肉痉挛及上肢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缓解肌肉紧张,具有显著实用价值。
钱春燕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神经肌肉电刺激肢体功能康复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分析神经肌肉刺激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疗效。方法 从医院挑选出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研究组加以神经肌肉刺激,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疼痛、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神经肌肉刺激作为一种有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患者进行治疗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腰椎功能。
王海芳拉措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功能生活质量
强化神经肌肉刺激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强化神经肌肉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吞咽困难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1次神经肌肉刺激,试验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2次神经肌肉刺激,所有患者均治疗30 d,分别评估治疗前后受试者饮水试验及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7,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试验组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5,P<0.01)。结论:强化神经肌肉刺激疗法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困难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高雪梅毛俊杰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鼻肠管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2025年
深入分析研究了鼻肠管技术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技术综合治疗模式对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2022年05月到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9名患者使用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和鼻胃管护理技术,实验组29名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鼻肠管护理技术加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 介入后,试验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超过对照组,介入后,试验组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介入后,试验组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肽Y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介入前、后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介入后,试验组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肌肉刺激是一种通过向受损的神经组织施加脉冲的方法,旨在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过程以及功能的重塑,这对于恢复患者的吞咽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活和加强神经肌肉的活动,进而改善吞咽功能。当神经肌肉刺激技术与鼻肠管技术相结合时,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所面临的吞咽功能障碍问题上,展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和独特的优势。这种联合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效率,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康复体验和生活品质。
曹丽谢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
提高人流术中神经肌肉刺激疗法对子宫康复的作用研究
2025年
研究与分析提高人流术中神经肌肉刺激疗法对子宫康复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人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参与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0例效果,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7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子宫复旧情况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如便秘、尿潴留、肠胀气等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人流术中应用神经肌肉刺激疗法能有效提升子宫康复情况,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施丽青
关键词:人流术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针与神经肌肉刺激分别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针、神经肌肉刺激分别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评价针或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优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的腹直肌分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将其按1∶1比例分为针组(试验组)和神经肌肉刺激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接受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3次/周,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通过下腰痛评定表(JOA score)、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腹直肌间距(IRD)和总体疗效评价(包括下腰痛改善率、盆底功能改善率和腹直肌分离疗效指数)等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两组IRD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JOA score、PFDI-20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JOA score、PFDI-20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的JOA score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下腰痛改善率和盆底功能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腹直肌分离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与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疗效相当,但针对腹直肌分离的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崔启生刘萍陈翠银何惠芳陈伟杰潘翠环
关键词:电针神经肌肉电刺激
一种可适应不同负载的高压神经肌肉刺激设备输出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不同负载的高压神经肌肉刺激设备输出控制路,包括系统源模块、开关机控制模块、微处理器、升压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刺激输出控制模块;系统源模块通过开关机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关机控制...
宋虎锋黎金杨涛
低频神经肌肉刺激联合WAFF运动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联合女性主动功能性健身设备(WAFF)运动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产后DRA患者150例,纳入时间为2023年1—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WAFF运动治疗,研究组采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联合WAFF运动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腹围、腹直肌间距,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腹白线弹性评分、腰背部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67%(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腹围(脐围、脐上围、脐下围)及腹直肌间距均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静息状态、屈曲状态、呼吸末状态下的剑突与脐中点、脐水平位腹白线弹性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VAS评分更低,WHOQOL-BREF评分更高(P<0.05)。结论产后DRA采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联合WAFF运动治疗可有效缩短腹直肌间距,提高腹白线弹性,恢复腹直肌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王允芳刘亚琴刘晓东
关键词: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
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神经肌肉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NMES治疗,观察组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痉挛指数(CSI)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评估(FMA-LE)、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分级(MA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NMES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较好。
索林杰甘俊鹤冯超越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镇肝熄风汤神经肌肉电刺激
肌内效贴结合神经肌肉刺激对中风后足内翻的应用效果
2025年
探讨临床针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采用肌内效贴结合神经肌肉刺激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2年3月-2024年3月时间段内在我院病历管理系统中随机筛选出8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分别进行数字标号,奇数号均纳入对照组,共41例,采用神经肌肉刺激进行治疗,偶数号则纳入研究组,共41例,采用神经肌肉刺激+肌内效贴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下肢运动功能、患肢痉挛情况、足内翻症状及等方面均有着更好的效果,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科学结合肌内效贴与神经肌肉刺激治疗方式对于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缓解足内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余国源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中风足内翻

相关作者

燕铁斌
作品数:376被引量:5,330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治疗 康复 脑卒中患者
兰小曼
作品数:19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肌肉电刺激 产后 人工流产术后 人工流产术 雷火灸
兰鹰
作品数:65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肌肉电刺激 图书馆 人工流产术后 人工流产术 产后
王强
作品数:333被引量:1,881H指数:2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偏瘫患者 偏瘫 脑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
明东
作品数:955被引量:1,132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脑电 脑-机接口 脑电信号 脑机接口 功能性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