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7篇“ 神经梅毒“的相关文章
神经梅毒被引量:1
2015年
0074有症状神经梅毒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魏春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伦文辉,万钢//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4).-545~547回顾性分析33例确诊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治疗前血清RPR滴度、治疗前脑脊液RPR滴度、脑脊液白细胞数、颅内压力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期规范治疗可以减少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梅毒脑脊液白细胞皮肤性病科梅毒患者参附注射液
神经梅毒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通过对神经梅毒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介绍,以期对神经梅毒能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减少其发病率。
杨玉岩张海萍朱威连石
关键词:梅毒神经系统
神经梅毒被引量:29
2008年
各期梅毒均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显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106/L、蛋白定量>500mg/L,可诊断为神经梅毒。水剂青霉素是目前治疗神经梅毒的最好选择。脑脊液中细胞计数是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并发HIV感染者脑脊液异常时间可能延长。
周平玉
关键词:梅毒
神经梅毒被引量:7
2003年
周晖高谦佟菊贞卢念祖
关键词:神经梅毒脑脊液
神经梅毒诊断研究进展
2025年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组复杂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常缺乏特异性,给早期诊断带来挑战。国内外神经梅毒诊断指南均提示神经梅毒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但又各有侧重。近年来,在传统神经梅毒诊断方法基础上,核酸扩增实验、泛素C端水解酶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等新型诊断标志物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价值逐渐显现。此外,算法模型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为神经梅毒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本文详细列举了近年我国、美国、欧洲神经梅毒诊断指南的异同,并对新型诊断标志物、检验技术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陈祚玺龙福泉
关键词: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
基于脑脊液检测的神经梅毒预测模型初步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分析常规检验项目和脑脊液检查指标在非神经梅毒(神经系统未受累梅毒患者)和神经梅毒患者间的表达差异,筛选关键预测因子,构建神经梅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4年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模型队列和验证队列,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神经梅毒和非神经梅毒患者归入模型队列,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住院的神经梅毒和非神经梅毒患者归入验证队列。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脑脊液生化以及梅毒抗体检测)等。采用GraphPad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软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模型队列患者关键指标预测效能,构建神经梅毒预测模型。根据验证队列相关指标验证神经梅毒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模型队列纳入非神经梅毒患者99例,男49例,女50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47岁;神经梅毒患者69例,男58例,女11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51岁。神经梅毒组脑脊液腺苷脱氢酶中位数1 U/L、微量蛋白中位数(711 mg/L)、白细胞计数中位数(0.009×109/L)和潘氏实验阳性比例[35/69(50.7%)]均显著高于非神经梅毒组[分别为0、309 mg/L、0.002×109/L、2/99(2.0%),均P<0.001]。基于ROC曲线分析,脑脊液微量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0.85],而腺苷脱氢酶和潘氏实验则表现中等效能(0.7神经梅毒预测模型,联合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0.980,敏感度为98.5%,特异度为89.9%,预测公式为logit(p)=-9.926+0.015×微量蛋白+362.33×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截断值≥-0.867。验证队列纳入72例非神经梅毒患者和51例神经梅毒患者,两组患者脑脊液微量蛋白、白细胞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赵妮娜徐文绮尹跃平李晶晶吴敏智李晋
关键词:神经梅毒梅毒微量蛋白
可溶性因子在无症状神经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可溶性因子在无症状神经梅毒检测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IL‑12p70、IL‑10和IL‑8等可溶性因子在制备用于检测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用于评估患者患有无症状神经梅毒的风险的评估系...
许东梅曾辉王蓓蓓姜钰
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因素。方法对90例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入院时ADL,将患者分为无需依赖组、轻度依赖组和中重度依赖组,通过比较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ADL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临床指标对出院时ADL恢复不良(BI评分≤60分)患者的预测效能。结果90例NS患者,年龄(54.17±12.45)岁,男性70例(77.78%)。临床表现中精神行为异常(44.44%)最为常见,其次为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25.56%)、构音障碍(16.67%)。根据BI评分分组,无需依赖组41例(45.6%),轻度依赖组31例(34.4%),中重度依赖组18例(20.0%)。3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逐渐增高[2.80(1.97,4.73)vs.3.80(2.28,4.89)vs.5.37(3.76,7.20)],中重度依赖组分别高于无需依赖组及轻度依赖组(P<0.05);脑脊液蛋白浓度逐渐增多[427(341,644)mg/L vs.553(425,830)mg/L vs.933(641,1706.5)mg/L],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LR(β=-0.242,P=0.018)和脑脊液蛋白浓度(β=-0.461,P<0.001)与入院时的ADL呈负相关。脑脊液蛋白浓度预测出院时ADL恢复不良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06(95%CI:0.708~0.883,P<0.001),最佳截断值为620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和69.4%。结论N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NLR、脑脊液蛋白浓度增高与ADL降低相关联,早期积极干预炎症反应及脑脊液蛋白异常可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思路。
谢彩蝶徐寿成张宁王蔚何珊珊郑亚彬
关键词:神经梅毒精神行为异常日常生活能力脑脊液炎症
新喋呤在无症状神经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新喋呤在无症状神经梅毒检测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新喋呤在制备用于检测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用于评估患者患有无症状神经梅毒的风险的评估系统,所述评估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和评估模块并基于新喋...
姜钰许东梅曾辉王蓓蓓
CLM-6蛋白在制备神经梅毒神经损伤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LM‑6蛋白(CMRF35‑l ike molecule 6)作为神经梅毒患者早期诊断、筛查和分型检测的血清标志物或脑脊液标志物。本发明将脑脊液或血清中CLM‑6蛋白的浓度作为神经梅...
许东梅黄宇明秦开宇寇程马小扬张文静

相关作者

施辛
作品数:248被引量:768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梅毒 梅毒 梅毒患者 皮肤斑贴试验 梅毒性
伦文辉
作品数:149被引量:60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神经梅毒 HIV 梅毒检测 梅毒
魏世辉
作品数:1,039被引量:1,56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视神经炎 视神经脊髓炎 神经眼科 视神经病变 眼部表现
孔雅娴
作品数:47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梅毒 蛋白 神经损伤 分型检测 脑脊液
杜娟
作品数:156被引量:1,01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神经梅毒 家庭照顾者 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