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篇“ 神经外科病房“的相关文章
- 中医药文化建设在提高神经外科病房管理水平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医药文化建设提高神经外科病房管理水平的作用。方法:医院神经外科自2021年1月起按照中医药文化建设理念对现行管理方案进行了调整,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至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在病区安全、病室清洁、责任护士负责、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病房管理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口腔感染发生为率0.65%,便秘发生率为3.2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9%,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在护理技术、住院安全、身心舒适、沟通交流、尊重患者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药文化建设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有效提高了病房管理水平,降低了患者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更为认可,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李林云
-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建设神经外科病房管理
- PDCA循环法在神经外科病房气道湿化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神经外科普通病房气道湿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PDCA循环法使用以前(2018年11月~2019年3月)我科对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的管理情况,汇总分析气道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确定PDCA法改善重点,拟定计划,于2019年4~8月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 PDCA实施后,护士气道湿化态度及知识得分[(81.8±7.3)分]较实施前[(62.5±6.5)分]明显提高(P<0.05),痰液评估记录落实率(96.07%)较实施前(28.27%)明显提高(P<0.05),痰液粘稠度控制合格率(74.17%)较实施前(46.29%)明显提高(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神经外科普通病房对气道湿化管理的效果。
- 唐艳詹昱新欧阳燕汪欢乐革芬
- 关键词:神经外科PDCA循环法
- 神经外科病房床头引流袋悬挂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病房床头引流袋悬挂架,其包括:悬挂组件,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悬挂板和分设于其两侧的挂钩一和挂钩二;所述悬挂板的正反两侧均印制有刻度值且两侧刻度值镜像设置;固定组件,其设于所述悬挂板的底端,夹设于床...
- 万晓强向艳平刘佳佳龙乾发
- 一种神经外科病房用患者术后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病房用患者术后引流装置,其包括一种神经外科病房用患者术后引流装置,包括软球,所述软球一侧设有软球塞,所述软球另一侧连接有一号管,所述一号管另一端连接有存液管,所述存...
- 黄亮姜颖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小儿神经外科病房的应急防护策略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全国范围内及境外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由于人群普遍易感,加之儿童机体免疫力低下,被感染的概率较高。避免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儿神经外科患儿、陪护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病房内通过设置防护安全员,加强新冠肺炎知识及制度的学习,加强职业防护,同时做好病房的管理,完善物资储备,加强陪护探视人员的管控及出院后终末处置工作,为患儿、陪护人员及医务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 杨婷婷张莉
- 关键词:护理儿童
- 一级响应常态化防控下神经外科病房护理管理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总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神经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根据COVID-19的特点和防制原则,结合临床护理管理实践经验,在常态化防控下从开放病区前的准备、病人及家属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病室设施及物资管理、床位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六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我科在常态化防控下,调整护理管理策略后,相比疫情防控阶段,入院人数同比增长65.9%,出院人数同比增长69.3%,期间未发生COVID-19相关院内感染,手卫生执行率增长5%。结论在严格的常态化防控下,采取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加快病人周转,同时有效减少住院病人感染发生率,从而减少疫情反复及爆发的可能,加快解决非COVID-19病人的就医问题。
- 黄娜乐革芬欧阳燕汪欢
-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管理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病房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 2021年
- 针对神经外科病房安全管理之中预见性护理方法的实践运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实施给予良好的辅助。方法:挑选从2015年到2016年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的病人92人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病人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针对对照组所有的病人采用普通的护理方式,而针对观察组内所有的病人在普通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将预见性护理方法加以运用。最后针对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情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将研究组合对照组护理效果加以综合对比分析,在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诸多方面,研究组相比较于对照组更加的优秀。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模式引用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工作之中,不但可以有效的缩减医疗成本,并且对于保证病人病情治疗效果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 蒋珍珍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
- 某教学医院2015—2018年神经外科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8年间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共分离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1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63株(73.6%)、革兰阳性菌560株(26.4%);标本类型以痰液(62.6%)、尿液(12.8%)、脑脊液(8.9%)和血液(8.6%)为主;分离居前5位的细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0.3%)、肺炎克雷伯菌(16.4%)、铜绿假单胞菌(14.5%)、大肠埃希菌(8.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在3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2015—2016年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均<30%,2017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明显升高(亚胺培南41.3%、美罗培南41.9%),2018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亚胺培南3.4%、美罗培南3.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仍较低(<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由57.9%降至15.8%,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是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居首位的细菌,二者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均>80%,在脑脊液中还分离到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科氏葡萄球菌。结论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也呈上升的趋势,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及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严立孙继德王詝
- 关键词: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耐药率细菌耐药监测
- 授权管理对神经外科病房一级质控护理质量临床护士业务素质与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神经外科在临床中是一个风险程度比较高的一个科室,为了更进一步地保证患者护理安全、病区护理安全,降低发生缺陷及差错,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护理,我科室在2019年1月开始对部分病房实施了标准化一级质控护理管理。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及主要职能就是怎样合理构建医护人员的结构框架,寻找更加适合临床护理管理的管理方式[1]。
- 郑敏王晓庆
-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神经外科病房患者护理
- 一种神经外科病房护理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病房护理固定架,包括面板、从动轮、主动轮和限位板,所述面板的顶端面固定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内壁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板的底端面安装有固定带,所述限位板的顶端...
- 彭红梅王颖汪亭冉啸鸣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李晓莉

- 作品数:6被引量:63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津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病房 神经外科 护理服务 无缝隙护理 创伤性颅脑损伤
- 蒋丽萍

-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新津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神经外科病房 神经外科 护理体会 无缝隙护理
- 应春妹

- 作品数:188被引量:1,413H指数:1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研究主题: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性监测
- 巴华君

- 作品数:49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颅内支架 蛛网膜下腔出血 长期随访 NEUROFORM支架
- 肖红枝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实施健康教育 神经外科病房 病房护理 健康教育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