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05篇“ 神经介入“的相关文章
一种神经介入治疗头颈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头颈部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介入治疗头颈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移动块,所述丝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
刘淼马得添张文丹闫春丽侯兴蕾
一种神经介入手术仿真模拟器
本发明涉及神经介入模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介入手术仿真模拟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模拟血管,所述模拟血管上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的底部与底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模拟血管上连通设置有可堵口的导管插入口,所述...
李奇于海李志保王天泽
一种神经介入手术仿真模拟器
本发明涉及神经介入模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介入手术仿真模拟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模拟血管,所述模拟血管上设置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的底部与底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模拟血管上连通设置有可堵口的导管插入口,所述...
李奇于海李志保王天泽
一种神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本发明包括佩戴器,佩戴器用于佩戴至患者穿刺部位,佩戴器上设有电源、控制器和血氧饱和传感器,血氧饱和传感器用于检测患者肢体末端血氧饱和度;佩戴器设有压迫板,压迫...
高会清何文龙李元贾飞飞孙玉坤王帅高娟冯彦玲丁要楠马竞
一种一站式神经介入治疗光交联稳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站式神经介入治疗光交联稳定装置,包括球囊,所述球囊的近端连通第一导管,所述球囊的侧壁设有未固化的第一涂层,当所述第一涂层所处环境的光照条件或射线条件达到预设范围时,发生固化;所述第一涂层与球囊之间设有隔离...
戴冬伟保志军李键段宇黄国辉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2025年
近20年来,随着新设备、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不断融入,神经介入放射学发展迅速,在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脊)膜动静脉瘘、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等脑血管疾病中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适应证逐渐扩大,成为部分疾病一线甚至首选治疗方式。本文就神经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做一述评,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段传志李铁林
关键词:神经介入放射学
磁性导丝在神经介入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近年来,脑卒中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神经介入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渐渐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首选方案。神经介入手术需要通过导丝、导管等器材,用于引导放置弹簧圈、支架等介入材料,达到介入治疗的目的。但传统导丝通过复杂血管时主要依靠介入医生的经验,导丝需预先塑形,存在耗时长、失败率高、并发症多等缺点。磁性导丝由于其头端具有磁性,可在磁场的作用下进行大角度偏转,极大弥补了传统导丝的不足,更加精准地引导介入材料到达指定部位。本文对磁性导丝的原理及其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增加介入医师对磁性导丝的认识。
郭子维韩庭睿边洋王君
关键词:神经介入
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其接受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联合组(50例,接受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与对照组(4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流分级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随访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7.50%(35/40)(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0、1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3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01±1.63)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01±0.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98±1.44)、(2.56±0.81)分(P<0.05)。联合组治疗后48 h颅内出血率4.00%(2/50)、随访3个月死亡率4.00%(2/50)与对照组的2.50%(1/40)、5.00%(2/4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分级和神经缺损情况,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未出现明显变化。
叶育霜
关键词:神经介入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神经缺损颅内出血血流分级
综合性护理模式在脑血管造影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模式在脑血管造影及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0月至12月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4年1月至4月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止血时间、术后平卧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手术认知、饮食、肢体活动度、患者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宣教、心理指导、术中监测、术后观察与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卧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模式能明显提升全脑血管造影和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孙莉康亭亭韩晓婷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神经介入治疗并发症
出院准备服务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出院准备服务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神经介入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于出院前予以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于出院前开展出院准备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3个月后,研究组BI评分分别为(56.15±4.13)分、(63.25±5.39)分、(67.13±4.1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79±3.76)分、(60.12±4.13)分、(65.12±3.4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入院发生率为2.50%,压疮发生率为0.00%,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5.00%,跌倒发生率为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10.00%、20.00%、1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出院准备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黄燕张琦池金美吴学永许火连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关作者

刘建民
作品数:966被引量:5,750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刘作勤
作品数:274被引量:583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介入放射学 血管内栓塞治疗 栓塞
黄清海
作品数:549被引量:2,813H指数:2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介入治疗 栓塞
焦力群
作品数:283被引量:2,818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椎动脉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缪中荣
作品数:381被引量:3,588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