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6篇“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相关文章
- 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025年
-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对本土化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凸显,社会工作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人才培养为核心,系统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逻辑链条与内在思路,聚焦“引育并重—实践驱动—服务融合”三维模式,剖析了资源不足、路径不明、激励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等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多方联动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建立健全实践培养体系、构建长效留才机制、强化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参考。
- 刘澎张敏
-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
- 井冈山时期群众工作对新时代社会工作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 2025年
-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带领党和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动员和服务群众的实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时代社会工作,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取得了显著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两者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实践路径和精神内核上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内在的联系。通过吸纳井冈山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新时代社会工作本土化建构过程中可以获得以下启示: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理念;其次,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工作导向,深入群众生活,响应群众需求;最后,坚持为民办实事原则,倾听群众心声,务实为民,将新时代的启示与社会工作和本土文化、环境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福祉提升。
- 郑慧玲李鑫洁
- 关键词:井冈山时期群众工作社会工作本土化
- “互联网+”视域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路径探究
- 2024年
- 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互联网+”视域出发,探究社会工作本土 化发展的必要性、“互联网+”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意义以及“互联网+”视域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路径。文章指 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变迁、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提升专业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互 联网+”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宽了服务领域、创新了服务方式、提升了服务效率。在“互联网+”视 域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优化专业教育、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加强行业自律,以推动社 会工作专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 郭妤
-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
- 大数据时代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路径探究
- 2024年
- 文章首先分析大数据时代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从结合本土文化背景和需求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分析大数据时代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路径。
- 戴密达
-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助人思想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 2024年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所蕴含的“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道路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同时,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助人理念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契合,对传统文化中的助人理念加以借鉴融合,有利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本文站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角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助人思想进行研究。
- 孔凡飞杨淇雯
-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工作本土化
- 从引入到融入: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 2024年
- 研究关注灵性社会工作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灵性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关注个体内在精神世界和灵性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在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文献综述,文章明确了灵性社会工作的内涵及其与传统社会工作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了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旨在揭示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其在本土文化土壤中的生根发芽,从而满足居民精神需求、促进社区和谐、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 袁梦杨洋
- 关键词:灵性本土化
- 养老服务体系下中国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探索
- 2024年
- 20世纪末以来,我国老龄化现象愈发加重,养老服务体系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发展老年社会工作,实现中国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养老服务体系下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现状、成效和不足,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
- 潘洁
-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
- 从“嵌入”到“内生”:社会工作本土化调适中的专业治权转型
- 2024年
- 对中国社会工作组织体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显示,社区组织体系对专业治权的拒斥、社区职业系统对专业治权的剥离和社区公共需求的异质性对专业治权的稀释,致使社区社会工作陷入表面嵌入、实则悬浮,形式有效、实质无效的“目标置换”危机。而基于地方知识语境、以专业服务合法性供给为使命、由专业共同体内部所共享的社会工作专业治权的策略转型是未来中国社会工作迈向本土化的必由之路。对此,可从组织共同体、政策共同体和服务共同体“3C”战略导向破局。此处的三大“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内生于现有党政系统的、“半专业-半行政”的“政专复合体”。
- 王学梦裴彤
- 关键词:内生
-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双重关系伦理困境研究——基于社区老人“喘息”服务个案的反思
- 2024年
-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避免不了与中国文化的对话,本文通过反思为社区老人提供“喘息”服务的个案,总结产生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双重关系下“情理”的困境与身份困境,从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角度分析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厘清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依次为最小伤害原则和真诚原则,并提出其一,通过事先签订服务协议,约束专业关系;其二,提高专业敏感性,适度把握人际交往;其三,拓宽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及时寻求督导帮助的改进策略。
- 刘柯贝韩芳
-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
- 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及其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S市L镇社工站为例
- 文舜伟
相关作者
- 何雪松

- 作品数:169被引量:1,957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社会学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本土化
- 王思斌

- 作品数:406被引量:6,160H指数:4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 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 社会治理
- 黄耀明

- 作品数:61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乡村 老年人 本土化 台湾社会
- 李精华

- 作品数:87被引量:15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本土化 中国共产党 社会工作机构 社会工作价值观
- 李文祥

- 作品数:72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集体主义 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 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