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篇“ 社会学转向“的相关文章
生活世界概念的社会学转向——基于胡塞尔、舒茨和哈贝马斯的分析
2024年
“生活世界”最初是胡塞尔晚期现象中的重要概念,舒茨对其进行了社会学改造,哈贝马斯将其理解为“生活世界—系统”两层面结构社会的其中一个层面,从而完成了这一概念的社会学转向。这一转向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内容上看,生活世界虽然最初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哲概念出现在胡塞尔晚期的超越论现象之中,但有关它的阐释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内容;舒茨为了使韦伯的意义理论在哲上得到奠基,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进行了社会学的改造,生活世界为构成社会元素的行动提供意义,而行动也同样赋予生活世界以意义;哈贝马斯则从语用的立场对生活世界进行了再改造,使之成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概念。从形式来看,胡塞尔所理解的生活世界概念既包含了主观世界也涵盖了客观世界,是对近代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否定;舒茨进一步从社会学的立场强调了客观世界或社会世界的意义基础和文化内涵,他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解蕴含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哈贝马斯则从言语行为与世界的关系入手,把生活世界理解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揭示了作为交往行动背景的生活世界所具有的批判力量,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夏宏
关键词:胡塞尔舒茨哈贝马斯社会学
教育的知识社会学转向研究
2024年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由生主体主动建构而成,却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客观性,从而导致知识的随意性以及强势的知识导向。社会实在论基于对社会建构主义内在弊病的批判以及对知识的二重性的超越,提出了社会实在论的知识观,从而实现了教育中的知识社会学转向。教育的知识社会学转向,一方面将知识的客观性带回来,另一方面也将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带回到知识论上。这种转变,在理论研究上具备两重意义,一是厘清了“知识”本身的概念问题,二是矫正了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方向;在实践研究上具备两重价值,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与总结,二是对未来的课程与教有所启发。
潘佳婧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知识观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被引量:6
2023年
当代艺术创作越来越强调对社会的介入,其采用社会学方法探究社会学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学转向。在此过程中,艺术家成为社会塑造者,变得越来越像社会学家;他们的作品形态转变成以项目和计划为主;他们依据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创作。尽管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明显,但艺术家的独特地位却无法被社会学家所取代,因为他们致力于探索观念与形式之间的契合。这给我们带来启示:艺术家可以广泛汲取社会学的观念资源,将此与自身对形式的精深把握相结合进行创作。
卢文超
关键词:当代艺术社会学转向
陶瓷文化话语译介的创新研究——基于翻译的社会学转向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的国际辐射面还不大,原因之一是话语译介及话语接受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陶瓷文化要重掌国际话语主导权,就应不断提高陶瓷话语译介水平与接受度。而这需要在当前翻译的社会学转向下,拓宽译境,创新译法,重点考量译文读者的社会属性,充分发挥译者作为社会人的创造性。唯其如此,才有望改变我国陶瓷文化在西方主导的翻译实践中被“他塑”的境地,以重铸陶瓷文化辉煌,重塑国家文化形象。
欧飞兵
关键词:陶瓷文化话语翻译
中国观念艺术的社会学转向探究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上,观念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观念艺术和社会学的联系交互是指观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基于对周遭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而以作品的形式回应这种影响的现象。中国观念艺术起源于上个世...
怀晓萌
关键词:观念艺术艺术社会学文化情境
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与反思——兼议公共管理社会学被引量:1
2022年
科属性上看,农村公共管理研究作为公共管理科内部的一个分支和领域,是以致用为要、以实践为本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甄别、捍卫和创造公共价值。然而在当前这个无不以“实证”研究为尚的术形势中,农村公共管理研究普遍或多或少发生了社会学转向,甚至被无意或有意地社会学化了,由此也造成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社会学转向的分析与反思,发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取向上对以描述性知识和解释性知识的厚爱,很大程度上遗忘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应以生产实践性知识为志;二是研究方法上对实证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研究路径的偏信,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责任感和开拓性;三是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学资源的过度依赖,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敏锐性和专业性。尽管要更好开展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参与,但社会学不能因此而成为制约、支配乃至定义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力量。与此同时,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科属性的异化势必会威胁和伤害到科自身的独特性和必要性。遗憾的是,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界尚未对自身的社会学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科属性异化的问题加以关注并形成反思。这意味着,走出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社会学化、树立公共管理科自觉,是有效开展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前提。
樊凡陈毅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学科属性学科自觉
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的问题与抉择
2021年
《江海刊》2021年1期,17000字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学在经历了两个“引进一模仿”的成长阶段之后,已进入第三阶段即参与转向阶段。尽管我们仍然以模仿性研究为主,但已开始与西方社会学一道参与对新经济社会学的反思及其转向的探索。完全分离观的终结:结构功能主义的挑战完全分离观认为,经济活动固然与其他社会活动存在密切联系,但将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分离开来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汪和建
关键词:经济社会学模仿性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转向西方社会学
再思“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的问题与抉择被引量:8
2021年
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决定着经济社会学对各自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的界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匹配性。第一种认知模式即完全分离观经过社会经济的反动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经济社会学的挑战已基本终结。第二种认知模式即两种反向的完全嵌入观会使社会经济与新经济社会学皆陷入方法论帝国主义及其悖论之中。第三种认知模式即有限嵌入观则可引导经济社会学及相关科对其研究领域及与之匹配的研究方法做出界定,从而支持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
汪和建
关键词:经济社会学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研究的社会学转向:概念、成果与分析框架被引量:3
2020年
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长期以来被视为历史与文的范畴。随着近年来社会学的历史与文化转向,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视野与议题。本文首先对过去被视为"不证自明"的,中西方"知识分子"的概念进行考察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择要梳理近年来有关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继而作为一种跨领域对话的尝试与分析概念的创新,从历史制度、日常实作和文化意义的研究取径出发,提出一种彼此相互关联的,新的整合性理论与分析框架。
张可
关键词:历史社会学知识分子情感习性
合作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中国意蕴与研究范畴被引量:1
2020年
合作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大迷思之一,破解这一迷思急需社会学的参与。合作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要求重视合作的社会属性,开展社会合作研究,在促进社会学元理论和中层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之治”进行客观诠释。社会合作议题具有独特的中国意蕴,这是因为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特质的重要内容,形成社会合作局面更是当代中国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发展状态。因此必须厘清社会合作的概念内涵、元问题和基本理论问题等研究范畴,为深入开展社会合作研究奠定理论基石。
王道勇
关键词:社会合作社会学

相关作者

石少虎
作品数:25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学转向 辅导员 高校 科学哲学 艰苦奋斗
汪和建
作品数:41被引量:30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社会学 自我主义 社会学 中国人 新传统主义
张汨
作品数:56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访谈录 手稿 翻译史 金庸武侠小说
袁正清
作品数:45被引量:38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建构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政治 新现实主义 一带一路
卢文超
作品数:67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 艺术社会学 社会学 艺术界 本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