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04篇“ 社会交往“的相关文章
亲子互动活动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研究
2025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亲子互动活动作为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效果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亲子互动活动的特点、作用及其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探讨亲子互动活动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建议。研究发现,亲子互动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沟通交流,最终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权彩霞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情感表达沟通交流
运用团体游戏改善孤独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
2025年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学生的核心障碍之一。团体游戏在孤独症学生的康复训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团体游戏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精心设计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团体游戏活动,对一名重度孤独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干预,有效提高了该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杨爱佳刘晓溪
关键词:孤独症社会交往能力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户外游戏中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5年
当前的幼儿教育,应从注重学前知识教育的培养逐步转向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幼儿学习、创造、社交、沟通等能力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可基于自然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户外游戏中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此提升幼儿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面对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都处在黄金养成阶段的幼儿,要充分利用学前教育这一渠道发掘其潜力,使其社会交往能力获得高质效的提升。
郭琼艳
关键词:户外游戏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模式对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
2025年
使用2023年贵州省农民工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差异化的社会交往模式对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有效缓解数据不平衡问题。研究发现:(1)相比于与老乡“同质性”社会交往模式,与流入地城市居民“异质性”社会交往模式显著促进了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2)“同乡集聚”强关系社会交往模式比“独来独往”更能促进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与当地居民“异质性”弱关系社会交往模式也对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3)“异质性”的社会交往模式对于教育程度较高、更年轻一代的90后以及流入经济较发达地区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促进效应更强。应充分重视青年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行动取向,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应对青年农民工的就业风险和高质量发展问题。
凌巍令狐雨薇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社会交往就业质量
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共通宣传——以“浙江宣传”为例
2025年
传播环境的变化正在引发中国宣传的变革。研究以数字共通为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浙江宣传”为个案对数字时代的宣传实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共通宣传正在形成。共通宣传基于宣传者人格化和受众主体化,通过情感唤起和认知距离等方式形成精细控制的共鸣机制,并导向交往主体的视域共通,最终试图达成主体间的理解和包容,实现社会之治,展现了宣传重建社会交往秩序和意义的可能性。
梁轩吴飞
关键词:共鸣社会交往
户外自主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作用
2025年
在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社会交往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不仅影响着儿童与同伴、教师、家长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还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水平。作为一种自由、开放、富有探索性的活动形式,户外自主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交往舞台,对于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冯文萱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交能力
乡村景观空间的公共活动营造与社会交往功能开发要点
2025年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城乡居民的共同家园。长期以来,受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影响,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推进乡村景观空间的优化营造,充分发挥其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功能,对于促进乡村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朱梦梦
关键词:乡村景观公共空间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视角下的人机互动研究——以Replika为例
2025年
人工智能行业的蓬勃发展赋予了人们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理解人机如何进行准社会交往对于理解个体的深层次心理及 人机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交机器人被广泛应用的事实基础,本文以准社会交往为理论视角,选择谷歌、APP Store中同 类型软件下载量位于前三的Replika APP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刘清
关键词:准社会交往人机关系
生活性街道绿色空间对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绿色空间对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和推动城市适老化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文献较少关注老年人高频使用的生活性街道绿色空间,尤其对生活性街道绿色空间特征对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选取福州市中心城区6条典型生活性街道为对象,从客观和感知角度对其绿色空间特征进行量化,并结合问卷调查、SEM结构方程模型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生活性街道绿色空间特征对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影响.结果显示:(1)生活性街道的客观绿色空间特征在影响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周时长中发挥主要作用,尤其是相对空间垂直绿量(β=0.54,p<0.01)、植物与建筑空间协调度(β=0.36,p<0.01)、可活动空间面积(β=0.46,p<0.01)等指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2)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周时长与街道植物类型(β=0.94,p<0.01)、街道植物色彩(β=0.93,p<0.01)、街道绿色空间小气候(β=0.92,p<0.01)等感知绿色空间特征也呈现显著相关性;(3)在客观绿色空间特征影响老年人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感知绿色空间特征发挥了16.1%的中介作用.
胡琼文游宁龙霍伟伟杨彬鸿董妍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交往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基于社会交往的中介效应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OLS回归模型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及心理健康进行估计,构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基准回归模型,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作用机制分析。结果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显著增益(β=0.470、-2.657,P<0.01);社会交往在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自评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均存在中介效应。结论互联网使用会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影响,建议制定和完善有关互联网适老化和无障碍化的改造规划,精准制定互联网推广策略,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唐艳彬李玲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老年人健康社会交往

相关作者

傅丽娟
作品数:24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交往 疗效研究
黄惠玲
作品数:18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交往 疗效研究 精神分裂症
李凤苹
作品数:19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交往 疗效研究 多动障碍
孙榕英
作品数:17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交往 疗效研究 多动障碍
章小彩
作品数:24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交往 精神分裂症 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