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1篇“ 磺胺二甲嘧啶“的相关文章
- 基于CRISPR/Cas12a偶联金核球形核酸的磺胺二甲嘧啶电化学检测方法
- 2025年
- 磺胺二甲嘧啶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于预防或治疗细菌性疾病。然而,不合理用药会导致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量超标,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展磺胺二甲嘧啶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基于CRISPR/Cas12a偶联金核球形核酸构建了一种新型磺胺二甲嘧啶电化学检测方法,以实现对磺胺二甲嘧啶的快速、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以目标物磺胺二甲嘧啶的适体序列为CRISPR/Cas12a的激活链,磺胺二甲嘧啶与其适体序列的特异性结合会抑制CRISPR/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从而使得预修饰于金电极表面的底物探针得以保留,进而引入金核球形核酸以触发杂交链式反应,最终产生显著的电化学信号放大。为了获得最佳检测性能,对靶标磺胺二甲嘧啶与适体的孵育时间、CRISPR/Cas12a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发夹探针的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分别为30 min、120 nmol/L、30 min、1µmol/L、100 min。所构建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对磺胺二甲嘧啶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06~600 ng/mL,检测限低至6 pg/mL,同时对目标抗生素与其他干扰抗生素表现出较好的区分能力。此外,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对实际食品样本中磺胺二甲嘧啶的检测,测得回收率在98.07%~106.90%之间,展现出潜在的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价值。
- 黄悦王乾张岩祁贤菊王耀松
-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磺胺二甲嘧啶电化学检测
- 基于适配体封盖介孔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猪肉中磺胺二甲嘧啶
- 2025年
- 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Z)作为磺胺类兽药的重要代表,因其广谱、杀菌力强等特点,广泛用于动物源性食品,已成为我国市场监管的重点之一。因此,该研究采用SMZ特异性适配体为目标识别探针,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为信号增强探针,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MSN)为电化学信号增强探针载体,构建基于适配体封盖介孔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猪肉中SMZ。加入SMZ后,适配体特异性识别SMZ,引起适配体构象变化实现介孔材料中MB的快速释放,MB促进电子传递,造成电流强度增加,根据电流强度与目标物含量的相关关系对SMZ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增量电流与SMZ浓度的对数在5 pg/mL~10 ng/mL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24 pg/mL,在实际猪肉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8.3%~100.2%。该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快速、灵敏、便捷等优点,为市场监管过程中现场快速检测筛查技术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基础。
- 郭婷黄馨瑞周莹张宇昊张宇昊马良
- 关键词:磺胺二甲嘧啶适配体电化学无标记
- 基于PCN-225荧光分析法快速检测猪肉和牛奶中盐酸多西环素、甲硝唑和磺胺二甲嘧啶含量
- 2025年
- 为探索一种简便、快捷、灵敏检测猪肉和牛奶中的盐酸多西环素(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DOX)、甲硝唑(metronidazole,MTZ)和磺胺二甲嘧啶(sulfadimidine,SM_(2))的方法,本研究合成锆基卟啉金属有机框架PCN-225荧光探针,利用其构建荧光传感器,测定DOX、MTZ和SM_(2)这3种抗生素的浓度。首先,对PCN-225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优化,并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PCN-225的传感机理进行分析;其次,对PCN-225检测3种抗生素(DOX、MTZ和SM_(2))的传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方法对DOX、MTZ和SM_(2)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检出限分别为4.70、5.30 nmol/L和4.84 nmol/L。最后,使用本研究建立的传感方法对市售猪肉和牛奶DOX、MTZ和SM_(2)进行检测,回收率在94.7%~1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1.1%。由此可见,本方法在以简单、高效、灵敏和快速的方式检测DOX、MTZ和SM_(2)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
- 介明沙朱阿美朱冰蓝晟恺和家新岳晓月赵电波
- 关键词:盐酸多西环素甲硝唑磺胺二甲嘧啶荧光检测
- 一种磺胺二甲嘧啶缩合反应釜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缩合反应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磺胺二甲嘧啶缩合反应釜,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入料口倒入原料,启动第三电机使第三转轴带动转杆进行转动,...
- 钱炜雯赵六弟王雪荣
- 复苏促进因子Rpf增效处理磺胺二甲嘧啶废水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微生物是降解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的主要驱动者,但在抗生素胁迫下易处于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而无法筛选得到;利用藤黄微球菌产生的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Rpf)改善VBNC降解菌群的生长繁殖特性,提高废水的抗生素去除效果。方法:以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Z)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Rpf蛋白的复苏作用驯化SMZ废水处理系统内活性污泥中潜在的功能降解菌群。结果:当SMZ质量浓度为0.5 mg/L时,投加Rpf蛋白后,SMZ的去除率提高了9.38%;当SMZ质量浓度增加到20 mg/L时,SMZ的去除率提高了17.10%;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Rpf蛋白的投加主要促进了与SMZ降解相关的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unclassified_f_Comamonadaceae、OLB8、Shinella和Rhodococcus等在系统内的富集,进而提高了SMZ去除效果。结论:首次利用Rpf强化微生物降解SMZ废水,为Rpf应用于其他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提供了理论基础。
- 王壮崔静王子通郑蕾芦梦瑶周佳屈建航黄峰
- 关键词:磺胺二甲嘧啶生物降解微生物群落抗生素废水
- 磺胺二甲嘧啶在许氏平鲉体内的富集与代谢
- 2024年
- 为研究抗生素在海水鱼中的迁移转化情况,以评价抗生素的生态风险,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检测分析方法,开展了磺胺二甲嘧啶(SMZ)在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体质量为16.80 g±5.46 g)鱼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及代谢路径研究。结果表明:SMZ在环境水体暴露至第3天时鱼体内的富集浓度达到了整个暴露期的最高水平;在整个药物暴露过程中,鱼体内SMZ的最大富集浓度与药物浓度的高、低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差异;在最佳富集期内,SMZ在鱼体内富集趋势由高至低依次为鳃>肌肉>肝脏;代谢分析显示,SMZ在许氏平鲉体内的代谢产物有N^(4)-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和2-氨基-4,6-二甲基嘧啶两种,主要的代谢路径为SMZ乙酰化加成,以及与2-氨基-4,6-二甲基嘧啶相连的N-S键断裂。研究表明,海水中的磺胺类抗生素能够迁移至鱼体内主要组织器官,乙酰化加成和N—S键断裂是SMZ在许氏平鲉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
- 孙艺鸣刘思宇勇艳华刘杨赵洪霞陈思育曲宝成
- 关键词:许氏平鲉磺胺二甲嘧啶生物富集代谢
- 苯乙炔铜协同PMS光催化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机理研究
- 2024年
- 基于过一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在废水处理中引起广泛关注.本工作成功合成苯乙炔铜(PhC_(2)Cu)光催化剂并构建新型的PhC_(2)Cu/PMS体系,并进行可见光下降解磺胺二甲嘧啶(SMT)的机理研究.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光电化学测试表明PhC_(2)Cu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特性.PhC_(2)Cu光催化活化PMS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种,并且PMS捕获电子能提高PhC_(2)Cu界面电荷传输效率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进而来提高PhC_(2)Cu/PMS体系的光催化性能.值得注意的是,PhC_(2)Cu/PMS体系在低功率蓝色LED灯下使SMT的降解率在30 min内高达97.65%,其反应速率分别是PhC_(2)Cu添加PMS(无光照)情况下的7.70倍和PhC_(2)Cu光照下(无添加PMS)的5.62倍.通过一系列环境影响因素(pH、离子、实际水体等)实验表明PhC_(2)Cu/PMS体系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潜力.循环实验表明,PhC_(2)Cu/PMS具有可靠的光催化稳定性和可循环使用性.此外,还揭示了PhC_(2)Cu活化PMS光催化降解SMT过程的电子转移途径.得益于PhC_(2)Cu极负的导带(CB)电位,该体系产生的丰富的光生电子有利于活化PMS及促进光催化过程中活性物种的生成.实验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和单线态氧(^(1)O_(2))是SMT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这项工作有助于为基于苯乙炔铜的新型光催化剂协同PMS增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 林子力张舸刘国光张筱昱王奕舜刘德柱牛梦洋肖震钧陈平吕文英
- 关键词:磺胺二甲嘧啶光催化降解机理
- 2CoFe@NCNT催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研究
- 2024年
- 以提高Fe基/多孔碳催化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稳定性和拓宽pH操作范围为目标,采用“一步共混+高温煅烧”的方法将CoFe纳米颗粒封装在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中制备了2CoFe@NCNT-36,并用于催化PS处理磺胺二甲嘧啶(SMZ)废水。结果表明:2CoFe@NCNT-36相比于单一活性金属而言,在最佳处理条件下(30℃,催化剂加量为0.2 g/L,pH 3~9,PS加量为1.0 g/L和SMZ初始浓度ρ_(0)为20 mg/L),表现出良好的SMZ降解活性,30 min内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2CoFe@NCNT-36优异的催化活性归因于Co-Fe双金属与NCNT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组分之间的电子传递生成了更多的Co^(0),促进了降解过程中电子的传递。
- 王议刘晓聪江彩义杨郭李權邢波
- 关键词:氮掺杂双金属催化降解磺胺二甲嘧啶
- 基于Cu(Ⅱ)/PMS类Fenton体系降解磺胺二甲嘧啶效能及机理研究
- 抗生素和重金属离子作为添加剂,常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被广泛使用。而由于过量使用,二者经常会随着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或动物粪便一同进入自然环境中,形成复合污染。铜作为一种典型的在与抗生素共存的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不仅与抗生素...
- 董怡武
- 关键词:废水处理磺胺二甲嘧啶
- 磺胺二甲嘧啶废水处理系统中Exiguobacterium sp.H-1的分离及其环境适应特性
- 2024年
- 磺胺二甲嘧啶(SMZ)是一种难降解的广谱抗生素,其广泛存在已对水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微生物是环境中抗生素降解转化的主要驱动者,但高效降解SMZ的微生物资源匮乏。以SMZ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为原料,采用纯培养技术从中分离筛选出一株SMZ降解菌H-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H-1归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初始SMZ浓度、接种量、pH和温度对菌株H-1降解SMZ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pH和温度对该菌株降解SMZ的影响较大。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Exiguobacterium sp.H-1降解SMZ的最佳条件,得出pH为7.21,温度为28.86℃,接种量为4.40%时,其对5 mg/L SMZ降解率为10.54%。本研究发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H-1具有降解SMZ的能力,其降解SMZ的独特之处是能够将SMZ脱去SO_(2),生成嘧啶环和苯胺环,经过耦合生成N-(4,6-二甲基嘧啶-2基)-1,4-二苯胺,然后进行脱氨反应,生成2-苯-4,6-二甲基嘧啶,随后去甲基化生成产物6(2-苯基-1,2-二氢嘧啶,m/z为159.97)。此外,菌株H-1在0~10%NaCl的广泛范围内也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能够为SMZ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提供耐盐能力强的微生物菌株资源。
- 陈田王壮芦梦瑶陈研周佳屈建航潘婧诗罗宇
- 关键词:磺胺二甲嘧啶生物降解环境适应性生物修复
相关作者
- 袁宗辉

- 作品数:588被引量:1,09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试剂盒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方法 喹赛多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 杨秀娟

- 作品数:142被引量:5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配合饲料 棉籽粕 武定鸡 抗氧化功能 腿肌
- 沈建忠

- 作品数:807被引量:2,337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半抗原 载体蛋白 人工抗原 免疫动物 单克隆抗体
- 张曦

- 作品数:437被引量:2,05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配合饲料 饲料添加剂 橡胶籽 饲料 乌金猪
- 张素霞

- 作品数:286被引量:62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载体蛋白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免疫动物 特异性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