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8篇“ 磷素利用率“的相关文章
胁迫对雪茄烟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及利用率的影响
2025年
为明确胁迫对雪茄烟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及利用率的影响,为雪茄烟的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水培试验法,以云雪38、云雪39为供试材料,设置全(1倍P)、缺(无P,-P)和高(2倍P,+P)3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烟株形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利用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苗移栽后30~40 d,云雪38高处理下可引发叶尖焦枯,缺处理下叶片生长较为迟缓,紫化、黄化等症状逐步加剧;云雪39高处理下叶面斑驳黄化,缺处理下叶片紫化局限于老叶,新叶生长缓慢但未黄化。移栽后40 d,两品种丰缺处理的农艺性状各指标值均低于全处理;各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基本表现为高处理最高,云雪38和云雪39高处理植株干重分别较全处理提高6.56%和16.22%,但高处理并未提高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反而较全处理分别降低39.14%、32.90%和30.75%、4.91%。综上表明,雪茄烟生长表现和利用率供应状况影响显著,缺条件下植株生长迟缓、株型矮小,生物量和含量下降,而高处理提高了烟叶干物质量及含量,但并未提高利用率
施锘孔光辉张光海赵高坤吴玉萍李薇李永平李青姚恒白羽祥
关键词:雪茄烟干物质积累磷素利用率
一种提高利用率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利用率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混肥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有机肥30‑35份、无机肥20‑25份、改性保水缓释材料5‑10份、中微量元肥料0.5‑1份和粘结剂8‑10份;本发明技术...
袁泽文 薛飞 薛英东
不同施处理对紫花苜蓿品质及利用率的影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有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中草三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设置6个肥(P2O5)处理:0、25...
赵之毓
关键词:紫花苜蓿磷肥磷素利用率
一种提高砂碱性土壤利用率的炭基生物调理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砂碱性蔬菜土壤利用率的炭基生物调理剂及其应用,该炭基生物调理剂由炭醋材料和炭载黑曲霉菌剂组成,炭醋材料由强吸附生物炭吸附强酸木醋液制备获得,炭载黑曲霉菌剂由大孔径生物炭吸附黑曲霉孢子粉制备获得;炭...
王光飞颜士敏马艳罗佳郭德杰陆超
秸秆还田配施肥对旱地小麦土壤养分和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以洛旱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不还田(S_(0))、秸秆还田(S_(1))2种处理,副区为P_(0)~P_(4)处理(施量分别为0、75.0、112.5、150.0、187.5 kg/hm^(2)),测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理化指标和利用效率,分析探讨了秸秆还田配施肥对麦田土壤养分和小麦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全、全钾、碱解氮、速效和速效钾含量各处理总体表现为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拔节期最高,成熟期最低;(2)同一施水平下,S_(1)处理总体高于S_(0)处理,S_(1)处理的土壤全氮、全、全钾、碱解氮、速效和速效钾含量较S_(0)处理分别提高了1.99%、8.08%、1.74%、4.74%、7.38%、5.73%;(3)同一施水平下,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肥农学利用率肥表现回收率、肥偏生产力及肥吸收效率,较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12.09%、82.68%、6.11%和16.72%;(4)同一秸秆还田处理下,肥农学利用率肥表现回收率均随着施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施量为112.5 kg/hm^(2)时(P_(2))达到最大值;肥偏生产力和吸收效率均随着施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且秸秆还田和施互作对肥农学利用率肥表现回收率和肥吸收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乔唱唱张冬霞沈思涵马嵩科张静张俊豪柴雪茹王贺正
关键词:旱地小麦秸秆还田施磷量土壤养分
套作大豆根际解菌的筛选及其对土壤利用率的影响
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酸根离子易被土壤中的钙、铝、铁、锰等元固定和沉淀,转化为溶解度较低的含化合物,造成肥在土壤中的当季利用率较低。由于近年来肥的大量施用,农田土壤中残留的通过土壤侵蚀、地表径流和...
王文静
关键词:套作大豆根际土壤解磷菌磷素利用率
滴施不同水溶性肥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利用率的影响
玉米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因在干旱区玉米种植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得到极好的效果与经济效益。而是玉米生长的的重要元之一,肥合理利用对玉米产量形成以及高效利用十分重要,随着玉米水肥一...
刘道
关键词:滴灌技术水溶性磷肥玉米产量生长发育磷肥利用率
田间陈化生物质炭提高稻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利用率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生物质炭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结构而被用作土壤改良剂。然而关于田间陈化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通过定位试验,分析田间不同陈化年限的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田间定位试验设在江苏南京,供试土壤为粘质水稻土。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不施肥对照(CK)、施用肥(P)及肥配施新鲜生物质炭(PB_(0y),2017年施入)、2年陈化生物质炭(PB_(2y),2015年施入)和5年陈化生物质炭(PB_(5y),2012年施入)。在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团聚体分级,测定大团聚体(250~2000μm)、微团聚体(53~250μm)、粉粒(2~53μm)、粘粒(<2μm)含量以有效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同时测定水稻产量和利用效率。【结果】与P处理相比,PB_(2y)和PB_(5y)处理显著提高250~2000μm大团聚体的比例(69.2%~107.8%),降低2~53μm粉粒(13.1%~14.7%)和<2μm粘粒(6.9%~41.9%)的比例,而PB_(0y)与P处理相比各粒级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B_(0y)、PB_(2y)和PB_(5y)处理土壤有机碳(SOC)提高了18.5%~58.5%,全含量提高了5.7%~17.1%,但2~53μm粒级SOC含量无显著差异。与P处理相比,PB_(0y)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PB_(2y)和PB_(5y)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13.7%和16.3%)和利用率(35.4%和45.5%)。由结构方程模型可知,陈化生物质炭(PB_(2y)和PB_(5y))通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SOC、全含量、碳比等)和土壤结构(250~2000μm大团聚体比例增加),保证了水稻产量和储量。【结论】与新鲜生物质炭相比,陈化生物质炭可有效增加250~2000μm大团聚体比例以及土壤有效和全的保护,从而促进植物对的吸收利用,达到增加产量和利用效率的目的。5年陈化生物质炭的改良效果好于2年陈化生物质炭。
宋燕凤张前前吴震段鹏鹏熊正琴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磷素利用效率
中、碱性土壤条件下黄腐酸与肥配施对番茄生育和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碱性土壤降低植物对的吸收和利用,黄腐酸能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利用黄腐酸克服碱性土壤对的固定效应,提高利用率,为肥减施增效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罗拉’为供试品种,在土壤pH为6.5和8.0两种条件下,设置4个施(P2O5)水平(0、0.1325、0.265和0.53 g·kg^-1,分别标记为0%P、25%P、50%P和100%P);在此基础上,设不添加和添加0.08 g·kg^-1黄腐酸两种组合(分别标记为-FA和+FA),共计16个处理。研究黄腐酸与肥施用在中、碱性土壤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利用的影响。【结果】碱性土壤抑制番茄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各组织含量和植株吸收量,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肥减施造成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植物各组织含量、植株吸收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对利用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研究的任一种土壤条件和水平下,施用黄腐酸均可提高番茄对的吸收量,增加各组织含量,促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在中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与否对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且降低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可显著提升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此外,施用黄腐酸可使中性土壤减处理(50%P)下番茄的生长与产量达到全处理(100%P)水平,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这种现象在碱性土壤栽培条件下更为显著。且100%P处理下添加黄腐酸能显著提高碱性土栽培番茄的生长、产量,使其达到中性土0%P处理水平。【结论】黄腐酸有利于提高番茄的利用率,促进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达到肥减施增效目的;且黄腐酸配合肥施用能有效缓解碱性土壤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
张丽丽史庆华巩彪
关键词:番茄黄腐酸磷利用率
不同原料生物碳对滴灌棉花产量及土壤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以棉花秸秆、玉米穗轴、鸡粪为原料制备生物碳,探究不同原料生物碳对棉花产量和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4个生物碳处理:对照、棉花秸秆生物碳处理、玉米穗轴生物碳处理和鸡粪生物碳处理,分别用CK,BC1,BC2,BC3表示。每个生物碳处理施量设置2个水平:0,175 kg·hm-2用P0和P1表示。【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生物碳的施用均能提高土壤全含量。P0水平下,BC1、BC2、BC3分别较CK增加3%、6%、9%; P1水平下,分别较CK增加8%、9%、12%。不同施水平下,BC1、BC3处理土壤有效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BC2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不施条件下,各生物碳处理土壤水溶性含量显著高于CK;施条件下,BC2、BC3处理土壤水溶性含量显著高于CK。各处理均能增加棉花干物质重和产量。在不施条件下,BC1、BC2、BC3棉花产量较CK分别增加4%、8%、11%。施条件下,产量较CK分别增加17%、16%、20%。生物碳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肥表观利用率,分别较CK增加28%、167%和202%。【结论】不同原料生物碳的施用均能显著增加棉花产量提高利用率,其中以鸡粪生物碳的影响最大。
王晶侯振安
关键词:生物碳土壤磷素磷素吸收磷肥利用率

相关作者

李有田
作品数:53被引量:870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石灰性潮土 石灰性土壤 不同磷源 小麦 诊治
刘世亮
作品数:303被引量:3,147H指数:2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烤烟 配施 潮土 磷
谢德体
作品数:691被引量:9,267H指数:4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紫色土 紫色水稻土 土地利用 土壤
介晓磊
作品数:342被引量:2,851H指数:2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硒 苜蓿 配施 钴
李志坚
作品数:3被引量:1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磷肥 表观利用率 磷素利用率 冬小麦产量 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