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349篇“ 磁共振成像(MRI)“的相关文章
用于磁共振成像MRI)接收线圈的具有感应路径的导电回路
一种磁共振(MR)接收线圈(18)包括:导电回路(20),其在至少3特斯拉的设计基础上的B<SUB>0</SUB>场的拉莫尔频率下谐振;以及导电迹线(22),其被配置为响应于DC电流流过所述导电迹线而使所述导电回路从所...
翟志勇P·R·哈维C·波桑齐尼D·特拉比克S·B·金
MRI引导经颅聚焦超声(tFUS)治疗系统集成的可穿戴薄膜磁共振成像(MRI)接收线圈
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MRI)接收器线圈设备和制造的方法。MRI接收器线圈设备包括配置成穹顶形状的薄膜基底层和围绕薄膜基底层的外表面的圆周定位的线圈阵列。薄膜覆盖层定位在薄膜基底层的外表面上方,使得线圈阵列定位在薄膜覆盖...
H·张S-C·黄C·姚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效果及准确率评价
202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效果及准确率。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184例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MR组与CT组,每组92例。CT组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MR组应用3.0TMRI系统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检查完成时间与临床确诊时间、两组误诊及漏诊率、两组分型诊断准确率以及两组诊断效能。结果:CT组完成时间(6.52±2.21)优于MR组(12.38±5.24)(P<0.05);但MR组临床确诊时间优于CT组(P<0.05);MR组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CT组(P<0.05);CT组和MR组在对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Ⅰ期、Ⅱ期和Ⅲ期进行诊断时,准确率差异不显著(P>0.05);MR组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灵敏度及排除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能力优于CT组(P<0.05)。结论:CT在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中,除了完成时间优于MRI以外,在确诊时间、误诊及漏诊率以及诊断效能等均不及MRI组,MRI在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杨海荣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准确率
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前列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接收的41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另选取同期接收的前列腺恶性病变患者41例为恶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诊断效果。结果 病理结果和MRI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恶性组的病灶表现参数、血管通透性参数和良性组对比(P<0.05)。结论 MRI诊断前列腺疾病效果理想,且能辅助临床鉴别疾病性质,有推广的价值。
李玉柱郭丽刘娜娜
关键词:MRI前列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卒中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5年
探讨和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卒中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疑似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别以磁共振成像(MRI)和CT实施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确诊41例阳性患者,MRI检查确诊40例患者,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T确诊24例阳性患者;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病理检查,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的诊断效能指标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 MRI在脑卒中急性期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疾病确诊以及临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尚志磊
关键词:MRI脑卒中急性期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及其植入程度方面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的32例疑似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在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各类情况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准确性。具体而言,对于胎盘植入的诊断,MRI的阳性预测值为95.78%,阴性预测值为62.67%,特异度为96.01%,敏感度为62.34%,总准确率为92.51%。对于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的诊断,MRI同样展现了出色的性能,各项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植入性胎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高达97.89%和80.09%,穿透性胎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8%和90.89%。此外,MRI还清晰地展示了胎盘植入的直接征象(如子宫结合带、肌层、浆膜层及膀胱浆膜层的改变)和间接征象(如T2WI序列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胎盘局部向外膨出、胎盘内血管影增多增粗及下部子宫膨大),这些征象的呈现率也均较高。结论 MRI在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及其植入程度方面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技术能够清晰呈现胎盘植入的多种直接和间接征象,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单雪玲黄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不同磁共振成像(MRI)组合序列及扫描方位对肩袖损伤诊断分级影响
2025年
研讨肩袖损伤患者对其采取磁共振成像不同组合序列及扫描方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了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肩袖损伤患者,共计有45例,实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不同扫描方位、不同组合序列检查结果情况实施对照。结果 (1)肩袖损伤患者磁共振成像冈上肌肌腱(66.67%、51.52%、90.91%、96.97%)横断位检查结果较低、斜矢状位、斜冠状位、双斜冠状位检查结果高于患者冈下肌肌腱(94.44%、22.22%、55.56%、77.78%),P<0.05,有差异。(2)肩袖损伤患者磁共振成像PDFS序列(100.00%、94.44%)检查结果P值>0.05,无差异。肩袖损伤患者冈上肌肌腱(81.82%、63.64%)T2WⅠ、T2WⅡ序列检查结果高于患者冈下肌肌腱(55.56%、33.33%),P<0.05,有差异。结论 斜矢状位、斜冠状位、双斜冠状位磁共振成像扫描在肩袖损伤中效果确切。
杨桂琴
关键词: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基于宫颈癌诊治中,开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观察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本院收诊的疑似30例宫颈癌患者,均施行MRI技术(包含MRIT1\T2序列、DWI)检查,将临床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奉为黄金标准,旨在分析其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MRI、DWI、MRI+DWI检验的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23例、25例、27例,对应阳性率为76.67%、83.330%、90.00%;经计算显示MRI+DWI检验阳性率均高于单独的MRI、DWI的阳性率,较之存在差异化(P<0.05);而MRI、DWI二者比较,阳性率无较大差别(P>0.05)。MRI与DWI的诊断效能各个指标上比较无意义(P>0.05),MRI+DWI检验的各个诊断效能指标均与MR、与DWI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得出MRI与DWI的符合率比较无差别(P>0.05),其MRI、DWI的符合率均低于MRI+DWI检验的符合率(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施以MRI检查可得到较高诊断效能,助于术前分期,符合率较高,必要时可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联合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王燕
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成像技术
乳腺肿瘤诊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效果及准确度研究
2024年
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乳腺肿瘤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30例乳房肿块患者,为进行疾病诊断前后开展CT和MRI影像检查,评价组间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不同类型乳腺肿瘤疾病诊断结果。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对比CT与MRI的检测结果,其中MRI诊断准确性(93.33%)、灵敏性(95.83%)、特异度(83.33%)远高于CT诊断(56.67%、66.67%、16.67%),MRI在DCI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相较其他类型乳腺肿瘤更加明显,且P<0.05。结论 MRI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准确性、灵敏度与特异性指标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通过MRI技术能够获取多层面、清晰的影像学图像,有助于医师做出准确的诊断,降低疾病误诊率与漏诊率,及时开展早期肿瘤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贾伟亮
关键词:乳腺肿瘤CT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诊断中要对多种诊断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并且要对不同诊断方法实施的效能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方法对患者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以我院收诊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特殊位置检查结果对比,患者发病的位置分别为灰白质交界区损伤、中后颈窝损伤、胼胝体损伤、延髓、脑桥损伤,对不同位置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患者脑损伤的位置数据,两组数据有差异,(χ2=42.122、31.699、22.131、11.064,P=0.001、0.001、0.001、0.001,P<0.05)。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与CT诊断结果对比,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阳性例数79例,阴性例数为5例。CT诊断阳性例数67例,阴性例数为3例。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与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有差异,(χ2=14.251、40.312、16.578、5.254、31.021,P=0.001、0.001、0.001、0.025、0.001,P<0.05)。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与CT诊断的满意度95.56(43/45)和86.67(39/45),有差异,(χ2=9.285,P=0.002<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取核磁共振成像(MRI)与CT方法在临床上运用可以确定患者脑损伤的位置,还可以确定诊断方法的效果,其中核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上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对于不同部位的损伤确定也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王芳
关键词:CT

相关作者

杨光
作品数:122被引量:25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 压缩感知 磁共振图像 磁共振成像(MRI)
李建奇
作品数:112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回波 梯度回波 磁共振成像(MRI)
张雪林
作品数:766被引量:3,153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谢海滨
作品数:42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核磁共振 磁共振图像 磁共振成像(MRI)
王为民
作品数:83被引量:733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核磁共振 岩心分析 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