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0篇“ 碳源利用“的相关文章
- 侧流泥膜复合增强内碳源利用的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侧流泥膜复合增强内碳源利用的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包括SBR反应器,SBR反应器底部通过蠕动泵Ⅲ与旁流厌氧池顶部连接,旁流厌氧池底部通过蠕动泵Ⅱ与SBR反应器顶部连接,所述SBR反应器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蠕动泵Ⅰ...
- 王东琦李洋黄梦博吴若愚林奕衫李家科
- 封育对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对封育的响应规律,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蒿类荒漠草地为对象,采取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封育内外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进行测定,并结合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封育后蒿类荒漠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凋落物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42.53%~250.05%和135.68%~259.84%(P<0.05),0~10 cm、3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4.88%~35.33%、10.48%~46.58%和4.48%~21.88%,其中全氮和全磷含量部分变化显著(P<0.05);2)封育后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6类碳源利用程度均明显增加,且两个土层表现一致(P>0.05);3)封育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除呼图壁样地0~10 cm土层外,其余土层McIntosh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增加14.72%~47.01%和36.29%~74.76%,而Simpson指数降低1.09%~7.53%(P>0.05)。封育提高了蒿类荒漠草地微生物多样性;4)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封育下蒿类荒漠草地0~10 cm土层微生物碳源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壤有机碳和凋落物,而30~50 cm土层则为土壤全磷和地上生物量。综上所述,封育加强了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推动了蒿类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转化(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提高了蒿类荒漠草地微生物多样性,促进了蒿类荒漠退化草地的恢复。
- 阿斯太肯·居力海提孙宗玖于冰洁迪达尔·比苏力旦李美莎敬一胜
- 关键词:封育
- 印染废水处理中钙对好氧池中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的影响
- 2025年
- 钙以氢氧化钙形式作为pH调节剂进入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论文以浙江某印染废水处理厂为例,在其成熟工艺的基础上同比例构建模拟全套反应器。通过Biolog微平板技术选取研究130 mg/L、250 mg/L和500 mg/L不同浓度钙对好氧池中微生物碳源利用情况的影响,发现250mg/L浓度下除了羧酸类碳源利用下降,其余碳源利用程度均提高。
- 牛全睿马骏驰余涛钱亚利马雨婷
- 关键词:印染废水钙
- 真菌副伯克霍尔德菌Gan-35的耐药及碳源利用特性
- 2025年
- 目的:剖析真菌副伯克霍尔德菌(Paraburkholderia fungorum)Gan-35的耐药特性及碳源利用特性。方法:以E. coli 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测试菌株Gan-35的药物敏感性;选定不同的唯一碳源,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分析菌株Gan-35的碳源利用特性。基于基因组功能注释数据,分析耐药基因及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基因,从而剖析菌株Gan-35的耐药及碳源利用特性的潜在机制。结果:在测定的10种抗生素当中,菌株Gan-35仅对杆菌肽有耐药性,对其余9种抗生素均为敏感;Gan-35的基因组含有与杆菌肽耐药相关的基因。除蔗糖外,菌株Gan-35能分别利用D-半乳糖、D-果糖、D-麦芽糖、葡萄糖、乳糖、柠檬酸、D-甘露糖、甘露醇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菌株Gan-35含大量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基因,但不含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基因。结论:菌株Gan-35能利用多种碳源,对多种抗生素敏感,该细菌的遗传背景与其耐药性和碳源利用特性密切相关。
- 洪跃辉范红弟谭琼王江海
- 关键词:碳源药敏试验耐药氨氮
- 疏勒河上游不同退化类型冻土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
- 2025年
- 为比较青藏高原东北缘疏勒河上游不同退化类型冻土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采用Biolog ECO板在4℃与25℃两种培养温度下研究冻土退化对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两种温度下,所有类型冻土微生物对大多数碳源均能利用,体现了该区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微生物总体利用碳源能力随着冻土退化程度加深而显著下降(P<0.05),表明不同类型冻土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2)表征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对每种类型冻土而言,功能多样性指数随培养温度升高而降低,暗示该地区存在更多的嗜冷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强,主要源于对氨基酸、羧酸、酯类利用能力提高。(3)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在25℃,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与土壤总氮、植被多样性指数及物种丰富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在4℃仅与土壤粗砂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低温胁迫可能成为关键限制因子。冻土退化对疏勒河上游不同退化类型冻土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影响显著。
- 张宝贵刘晓娇高文兰王莹英赵慧茹
- 关键词:冻土退化土壤微生物环境因子
-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释放碳源利用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释放碳源利用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单元、复合氧化单元和高效絮凝沉降单元;高效絮凝沉降单元,包括催化电离槽、电离电源和混合液出口;电离电源一端电连接电源,另一端伸入催化电离槽,催化电离...
- 王喆霍跃文匡金陶徐忠杨韩灼景爱民苏佳亮张翼
-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释放碳源利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释放碳源利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单元、复合氧化单元和高效絮凝沉降单元;高效絮凝沉降单元,包括催化电离槽、电离电源和混合液出口;电离电源一端电连接电源,另一端伸入催化电离槽,...
- 王喆霍跃文匡金陶徐忠杨韩灼景爱民苏佳亮张翼
- 分步式厌氧氨氧化强化养殖废水碳源利用同步脱氮回收磷的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分步式厌氧氨氧化强化养殖废水碳源利用同步脱氮回收磷的装置与方法。厌氧水解产生易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为短程反硝化过程提供电子供体,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同时以羟基磷灰石沉淀形式回收磷;短程硝化系统产生的亚硝态...
- 杜睿许端元操沈彬彭永臻
- 外源脯氨酸对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和酶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外源脯氨酸对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深入了解脯氨酸防病促生的生态机制。【方法】设置施用不同浓度(0、50、100、200和400 mmol·L^(-1))脯氨酸处理,以感黄萎病棉花品种鄂荆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Biolog-ECO平板法评价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特征,测定棉花根际土壤中脲酶、β-葡萄糖苷酶、中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活性;通过冗余分析解析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碳源利用能力的相关性。【结果】除400 mmol·L^(-1)脯氨酸处理的土壤微生物Mc Intosh指数显著上升外,施用脯氨酸处理的土壤优势度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培养6~20d,50~200 mmol·L^(-1)脯氨酸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但差异均不显著;400 mmol·L^(-1)脯氨酸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具有较高的利用能力。50~400 mmol·L^(-1)脯氨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L-苯丙氨酸、D-半乳糖酸内酯、β-甲基-D-葡萄糖苷、糖原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对L-精氨酸、D-半乳糖醛酸、D-木糖、i-赤藓糖醇的利用能力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脯氨酸处理导致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对中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芳基硫酸酯酶活性随脯氨酸浓度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冗余分析表明,脲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对L-精氨酸、D-半乳糖醛酸、γ-羟基丁酸、D-木糖和i-赤藓糖醇的利用能力正相关;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对L-精氨酸、丙酮酸甲酯、D-木糖和i-赤藓糖醇的利用能力正相关;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对L-天冬�
-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崔钠淇郭庆港马平
- 关键词:脯氨酸棉花根际微生物土壤酶碳源利用
- 不同养分添加对黄河源区退化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是退化湿地修复过程中的重要评判指标,但在高寒退化湿地修复过程中,养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仍不明确。为探究不同养分添加对黄河源区退化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对黄河源区退化高寒湿地进行了氮、磷添加和有机掺混肥添加处理,采用常规实验室分析法和Biolog-Eco法,分析了不同养分添加处理对湿地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中度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磷添加和有机掺混肥添加后退化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没有显著提高。不同养分添加处理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种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其中氮添加和有机掺混肥添加可以提高退化湿地土壤微生物脂类和醇类碳源的利用占比,降低酸类碳源的利用占比。不同养分添加下退化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总体碳源利用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微生物对酯类、醇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退化高寒湿地氮添加和有机掺混肥添加都可以通过提升植被地上生物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但有机掺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提升作用受土壤水分含量降低的限制。该结果可为高寒退化湿地修复技术研发和退化高寒湿地修复效果评判提供科学依据。
- 段鹏韦鎔宜王芳萍姚步青赵之重胡碧霞宋词杨萍王婷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相关作者
- 曲同宝

- 作品数:65被引量:26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火炬树 羊草 松嫩草地 碳源利用 BADH
- 曲东

- 作品数:165被引量:1,949H指数:2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土 铁还原 异化铁还原 微生物 群落结构
- 孙广玉

- 作品数:230被引量:1,960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桑树 大豆 烤烟 叶绿素荧光 光合特性
- 孙永利

- 作品数:25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 研究主题:溶解氧 污水处理系统 格栅 平板式 碳源利用
- 张会慧

- 作品数:108被引量:1,119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桑树 叶绿素荧光 光合特性 烤烟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