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54篇“ 碳排放权“的相关文章
- 碳排放权交易审计探析
- 2025年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在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变革。为此,国家通过部署“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等各项重要举措,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其中,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结合审计实践,探讨如何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审计,以期为做好此项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王晓宁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能源体系审计实践温室气体排放
- 碳排放权质押的私法规则体系研究
- 2025年
- 构建完整的碳排放权质押私法规则体系,有助于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交易秩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碳排放权是可转让财产,属于用益物权,具有适质性。碳排放权质押的客体是碳排放权,主要以碳排放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为表现形式。碳排放权质押应签订书面质押合同,并经“双登记”后设立。出质人享有有限的处分权,处分碳排放权需经过质权人同意,由质权人解冻碳排放权。质权人在碳排放权价值减损时享有保全权,对于跨期担保的碳排放权,质权人应配合出质人履行清缴义务。质权人既可以通过流质条款实现债权,也可以对入质碳排放权折价、公开竞价和协商议价,还可以借助司法途径和政府回购的方式实现。碳排放权质权因主债权消灭、质权实现、碳排放权消灭和质权人放弃质权而消灭。
- 汪君付祥雪
- 关键词:碳排放权
-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企业审计费用
- 2025年
-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切实发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是当前亟须解答的问题。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从企业审计费用视角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微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审计费用。中介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风险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进而降低企业审计费用。扩展性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降低企业审计费用的效应在所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取初始配额付费方式、非履约主体较活跃以及年碳均价较高时更显著;同时,此效应在审计师行业专长较强以及所在地区的政府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的企业中也更为显著。本文为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 陶春华张资政孙凯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审计费用信息不对称环境绩效
- 2025年2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
- 2025年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金额自建立起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各个试点呈现了不同的市场样貌,未来在“十四五”期间,市场将会继续壮大和完善,为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助力。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已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造纸等八大行业未来将被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2025年1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
- 2025年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金额自建立起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各个试点呈现了不同的市场样貌,未来在“十四五”期间,市场将会继续壮大和完善,为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助力。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已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造纸等八大行业未来将被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交易金额减排目标温室气体减排
- 2024年12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
- 2025年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金额自建立起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各个试点呈现了不同的市场样貌,未来在“十四五”期间,市场将会继续壮大和完善,为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助力。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已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造纸等八大行业未来将被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交易金额减排目标温室气体减排
- 2025年3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
- 2025年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金额自建立起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各个试点呈现了不同的市场样貌,未来在“十四五”期间,市场将会继续壮大和完善,为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助力。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风险管理及启示
- 2025年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碳排放权交易迅速成为国际范围内广泛采用的市场化减排工具,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也发展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成熟度最高的碳市场。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逐步生效实施,我国外向型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学习和借鉴欧盟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路径和管控措施,有利于“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更好地为碳市场提供价格发现、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
- 陈莉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 创造还是破坏: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就业变动
- 2025年
- 本文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能够同时提高中国企业就业创造率和就业破坏率,并且在两者耦合作用下促进企业就业净增长。机制检验表明,规模效应和低碳技术创新效应是碳排放权交易影响企业就业变动的重要渠道,但要素间替代或互补效应并未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国有企业和高流动性碳市场企业就业净增长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激发了基于生产率差异的企业就业动态调整,导致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破坏,同时促进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与就业净增长。研究结论为理解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就业变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实现环境改善和就业增长的“双赢”具有启示意义。
- 霍启欣方慧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就业创造低碳技术创新
-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发展分析与展望
- 2025年
- 2024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快速发展:政策上取得重大突破,市场运行法律依据明确;年交易活跃度稳步提升,交易价格突破100元/吨;区域碳市场间差距变大,碳价走势逐渐分化;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重启后制度框架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碳信用市场不断完善,碳金融不断创新等。展望2030年前的中国碳市场:多重因素支撑碳价上涨;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促进行业共存与高效减排;配额免费分配与有偿分配共存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需求温和上行,绿氨等新行业或将被纳入;碳金融产品持续深化创新,碳期货交易提上日程;数字金融引领绿色转型,提升计量、核算等能力。建议宏观层面继续完善中国碳市场制度体系,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加强碳核算和信息披露,优化碳价形成机制,推进有偿分配和拍卖机制的建立;企业层面要提升碳管理能力,利用碳金融工具进行融资和风险管理,加强碳核算和报告,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
- 周新媛徐东张庆辰宋镇李向瑾
-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
相关作者
- 刘明明

- 作品数:91被引量:4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发展权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权交易 碳
- 赵道致

- 作品数:298被引量:2,135H指数:27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 研究主题:供应链 减排 低碳供应链 云制造 供应链管理
- 贾爱玲

- 作品数:59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碳排放权交易 环境责任保险 政府监管 环境侵权 经济手段
- 吕靖烨

- 作品数:117被引量:439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碳 煤炭企业 消费环境 实证分析 碳排放权
- 朱玲

-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碳排放权 分配公平 公平问题 交易体系 碳排放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