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79篇“ 硬膜外麻醉“的相关文章
- 无痛分娩新体验:硬膜外麻醉让生产更轻松
- 2025年
- 生孩子是人生中最特别的时刻,但对于不少准妈妈来说,这份幸福却伴随着一个让人紧张的念头:疼!很多人说,分娩的疼痛是一生中最难以忍受的痛。于是,有些准妈妈会担心、害怕,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幸运的是,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无痛分娩”已经成为许多产妇的选择,尤其是通过硬膜外麻醉技术,无痛分娩不仅让准妈妈们可以轻松迎接宝宝的到来,也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安全、舒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硬膜外麻醉,以及它是如何帮助妈妈们体验更轻松地分娩的。
- 邓小英
- 关键词: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准妈妈焦虑情绪
- 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评估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接收的88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法的不同,将这些产妇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显著缩短,产后失血量也明显减少,同时新生儿的Apgar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能够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失血量,并有助于预防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苟珍兰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初产妇分娩护理措施
-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 2025年
- 探索在临床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方法 2021年-2023间开展本次研究,80例腹部手术患者将参与研究,量化均分为2个组别,40例手术仅使用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另40例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效果及患者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诱导后、术毕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均低于单一麻醉;在术后恢复各项用时上,观察组较短,观察组术后镇痛时间更长;麻醉常见不良事件观察组发生少;联合麻醉整体麻醉效果更优。结论 在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联合两种麻醉能更好地提高麻醉效果,并有效稳定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郭腾
-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 探究产妇在基于连续硬膜外麻醉技术下分娩疼痛程度
- 2025年
- 探究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80例医院产科中足月分娩产妇作为实验观察样本,要求预产期介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随机数表法干预下分组,被计入到对照组的40例对象不进行任何麻醉药物干预进行自然分娩,而被计入到观察组中的另外40例对象则介入连续硬膜外麻醉干预。结果 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度比较中,观察组对象所承受的疼痛感更低(P<0.05)。对比两组对象其知觉消失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用药量等指标时,观察组对象知觉消失更快、麻醉持续时间更长,用药剂量更少(P<0.05)。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妇出血不良分娩结局比较中,观察组内统计结果表现更低(P<0.05)。结论 在无痛分娩中选择对产妇进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干预能够较大程度上减轻产妇疼痛感,延长麻醉时间,减少用药剂量,并且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风险,有利于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 焦翠玲
-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
- 硬膜外麻醉对产科分娩镇痛效果及分娩指标的影响
- 2025年
- 分析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当中运用,对不同产生疼痛程度、新生儿健康以及分娩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接受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对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VAS评分、不同时间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例数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硬膜外麻醉可以显著减轻不同产程的疼痛感,与对照组产妇比较,VAS评分显著较低P<0.05,在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产妇显著较少,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可以显著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水平,对于提升新生儿的健康水平,预防不良分娩结局具有现实意义。
- 肖振声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新生儿健康
-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 2025年
- 观察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50例(2023年1月至12月),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25例)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对照组(25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效果好,麻醉后血压及心率水平低,麻醉后血气指标水平高,术后MMSE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两组凝血功能对比,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韦卓宇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老年髋部骨折麻醉效果
- 格林模式在硬膜外麻醉镇痛阴道分娩初产妇排尿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格林模式在硬膜外麻醉镇痛阴道分娩初产妇排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尿潴留护理模式(n=50),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格林模式(n=50)。对比两组排尿情况、产后出血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更短,首次排尿量较对照组更多,排尿不畅感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12 h、24 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6.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格林模式应用于硬膜外麻醉镇痛阴道分娩初产妇排尿中,可改善产妇排尿情况和不良情绪,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丁瑜平胡秋文来晓莉郑春燕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镇痛阴道分娩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疗效观察分析
- 2025年
- 分析脊椎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结合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疗效,旨在为该手术类型提供更有效的麻醉策略。方法 在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选取了70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评估脊椎麻醉结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际效果,通过双盲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甲组)接受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另一组(乙组)则接受脊椎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联合应用,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中的成效。结果 研究发现,乙组患者在采用脊椎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结合的方式后,麻醉效果优良率较甲组有显著提升,乙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以及平均出血量方面均优于甲组,并且在麻醉过程中,乙组患者未感受到疼痛,术后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甲组,对麻醉的总体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意义。结论 应用脊椎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结合的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安全性有所提高,因此,该麻醉方式值得在剖宫产手术中广泛使用。
- 金振伟高雪婷马艳霞
-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
- 导乐球配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导乐球配合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邢台市第九医院巨鹿县医院进行分娩的1 5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1组产妇给予单纯硬膜外镇痛麻醉方式,对照2组产妇给予单纯导乐球干预方式,观察组产妇采取导乐球配合硬膜外麻醉镇痛方式。对三种镇痛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评估指标为镇痛效果、麻醉药用量、产程进展、母婴结局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麻醉药物用量小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导乐球配合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明显,联合导乐球能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在产妇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 段伟娜李静张新红李金良张瑞梅
- 关键词:分娩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
- 剖宫产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发生术后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剖宫产患者硬膜外麻醉下产后入恢复室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模型预测。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后入恢复室苏醒过程中是否发生寒战分为非寒战组(115例)与寒战组(85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周、基础体温、术前疼痛评分、状态焦虑问卷(S-AI)、特质焦虑问卷(T-AI)、剖宫产因素、紧急入院、保温措施,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平均动脉压(MAP)、麻醉阻滞平面、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剖宫产患者硬膜外麻醉寒战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P<0.05的危险因素采用Nomogram列线图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校准曲线评估Nomogram列线图的准确性。结果 两组患者孕周、基础体温、剖宫产因素、两组手术时间、MAP及手术室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BMI、术前疼痛评分、S-AI、T-AI、紧急入院、保温措施、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麻醉阻滞平面及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S-AI、保温措施、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寒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omogram列线图的AUC面积为0.858(95%CI:0.787~0.930),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入恢复室苏醒过程中寒战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基本吻合,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BMI、S-AI、保温措施、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入恢复室苏醒过程中发生寒战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经内部及外部验证效能良好,有助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的�
- 李灵
-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寒战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钱燕宁

- 作品数:386被引量:2,373H指数:2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围术期 麻醉 术后镇痛 氯诺昔康 应激反应
- 薛张纲

- 作品数:224被引量:4,154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异丙酚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异氟醚
- 徐建国

- 作品数:431被引量:5,214H指数:3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吗啡 氯胺酮 麻醉 舒芬太尼
- 薛荣亮

- 作品数:262被引量:1,586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麻醉 全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丙泊酚
- 秦必光

- 作品数:26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麻醉 硬膜外麻醉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胆囊切除术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