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64篇“ 硬膜外镇痛“的相关文章
硬膜外镇痛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后尿潴留(PU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605例自然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UR分为PUR组(143例)和非PUR组(1462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PUR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605例产妇PUR发生率为8.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二产程延长(OR=1.877,95%CI 1.096~3.209)、产钳助产(OR=4.095,95%CI 1.752~9.570)、会阴侧切(OR=2.740,95%CI 1.377~5.452)、会阴≥Ⅱ度裂伤(OR=3.108,95%CI 1.505~6.419)、硬膜外镇痛时长(OR=1.465,95%CI 1.055~2.036)、使用缩宫素(OR=2.038,95%CI 1.120~3.705)、巨大儿(OR=2.152,95%CI 1.154~4.012)、间歇导尿次数(OR=0.459,95%CI 0.256~0.819)是无痛分娩产妇发生PU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PUR的发生与第二产程延长、产钳助产、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硬膜外麻醉时长、使用缩宫素、分娩巨大儿是PUR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以减少PUR的发生。
李琪徐林军单春燕王艳徐倩娟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阴道分娩影响因素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及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疼痛及结局的影响
2025年
探究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及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疼痛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年份由2022-2023,月份由07-03,选取例数共计200例,分组设置:单双数法,组别:小剂量组(MX组)、大剂量组(BG组),每组例数:100,罗哌卡因剂量:MX组-3mg,BG组-4mg,观察时间指标、药物使用量、疼痛、产程、新生儿情况、不良结局。结果 ①镇痛起效时间(t=13.249),BG组镇痛维持时间(t=7.438),BG组>MX组,P均<0.05;自控镇痛药物使用量(t=12.284):BG组镇痛药物使用量:BG组镇痛开始时,P>0.05,宫口全开时、分娩时,均是BG组0.05;⑤Apgar评分:出生后1min,(9.32±0.57)分、(9.35±0.63)分,(t=0.353),5min(9.41±0.44)分、(9.35±0.46)分(t=0.943),10min(9.61±0.25)分、(9.65±0.36)分(t=0.913),均P>0.05;⑥不良结局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镇痛处理中采用4mg罗哌卡因及自控硬膜外镇痛有利于快速发挥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王云杰锡照丽邹涛
关键词: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
待产-分娩-产后护理整合技术护理干预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2025年
探究针对硬膜外镇痛分娩产妇应用待产-分娩-产后护理整合技术护理干预的最终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纳入的无痛分娩产妇(n=84例)分组,具体包括:对照组(n=42例,常规护理)、实验组(n=42例,待产-分娩-产后护理整合技术护理干预),评估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不良妊娠结局(产后出血、低血压、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剖宫产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待产-分娩-产后护理整合技术护理干预,在临床上非常重要,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此同时,上述护理还可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对其满意度的保障性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行。
陆琴芳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分娩阴道分娩率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铜川市人民医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行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反应[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后30 min、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分娩后,观察组Cor、NE水平[(183.21±17.21)、(321.53±37.21)ng/mL]均低于对照组[(208.84±20.56)、(346.25±39.76)ng/mL],P均<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能缓解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缩短各产程时间,且对新生儿无影响,不良反应较少。
史涛张锦莉李飞
关键词:自然分娩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罗哌卡因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硬膜外镇痛对高血压产妇血压水平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复合硬膜外镇痛对高血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的血压水平和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产程时间。结果 镇痛后5 min、镇痛后10 min、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564.68±22.25)min、(93.40±2.65)min、(9.12±0.2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632.16±31.14)min、(96.51±2.44)min、(12.44±1.6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16,4.317,9.773;P均<0.05)。结论 高血压产妇可采用联合腰硬麻醉和复合硬膜外镇痛,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还能有效镇痛,缩短产程。
郜书杰张新鹏左威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高血压产妇血压水平镇痛效果
揭开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神秘面纱-硬膜外镇痛
由于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意识观念的转变,许多产妇已主动放弃自然分娩而要求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我国剖宫产率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居高位。在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24h内最剧烈,2~3 d后明显减轻,疼痛除造成...
胡文敏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剖宫产术后镇痛局麻药
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2024年
探讨足月单胎初产妇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本院分娩的151例足月单胎初产妇资料。据镇痛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未采用分娩镇痛,观察组:81例,采用硬膜外镇痛,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产程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延长(p<0.05);观察组产时发热显著升高(p<0.001)、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产后2h出血量、缩宫素催产、阴道助产、羊水III度混浊、产后尿潴留、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膜外镇痛在实际应用中,产程延长和产时发热、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低与分娩镇痛有关。没有观察到对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或产后出血的不良影响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分娩镇痛对产妇有效,新生儿一般较为安全。
莫艳梁婉桃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产程延长
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就诊的90例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吗啡组)使用1%罗哌卡因250 mg+0.15 mg/kg盐酸吗啡注射液;B组(0.5 mg/kg艾司氯胺酮组)使用1%罗哌卡因250 mg+0.5 mg/kg艾司氯胺酮;C组(1 mg/kg艾司氯胺酮组)使用1%罗哌卡因250 mg+1 mg/kg艾司氯胺酮,每组30例。观察产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情况,药物追加情况,爱丁堡抑郁量表评分(EPD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产妇术后6、12、24、48 h时间点,B组VAS评分大于A组及C组(P均<0.05),在关镇痛泵24 h时间点,A组VAS评分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首次下床VAS评分小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术后第5天EPD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手术结束至出院期间出血情况、恶露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黄疸等情况均达标。于产后2周和42天电话随访产妇子宫复旧情况、恶露情况及产妇心理状态均达标;新生儿黄疸情况及体重变化均达标。结论1 mg/kg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能够显著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且较0.15 mg/kg盐酸吗啡镇痛效果更加持久、安全。
常欣孙大志金雪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镇痛产后抑郁
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李春健
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硬膜外镇痛结合激励式护理干预作用
2024年
旨在探讨硬膜外镇痛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间,选取我院70例初产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接受硬膜外镇痛与激励式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5例,接受硬膜外镇痛与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分娩产程更短(P<0.05),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更低(P<0.05),心理状态更佳(P<0.05),且镇痛效果更优(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结合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初产妇分娩产程,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疼痛,优化分娩结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金玉陈玲
关键词:初产妇阴道分娩硬膜外镇痛

相关作者

佘守章
作品数:428被引量:3,644H指数:31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左旋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镇痛 硬膜外 罗哌卡因
孙来保
作品数:156被引量:1,27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镇痛 髓核 镇痛 硬膜外 麻醉
徐旭仲
作品数:283被引量:1,483H指数:1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布比卡因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脂肪乳剂 臂丛
徐铭军
作品数:266被引量:2,433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剖宫产 麻醉 血流动力学
沈晓凤
作品数:150被引量:1,567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分娩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 硬膜外 布托啡诺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