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5篇“ 硝态氮淋失“的相关文章
浅析酸雨对菜园土的影响
2023年
通过土柱模拟酸雨溶试验,研究了施用等复合肥量条件下,不同酸度模拟酸雨以及降雨量对菜园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处理下滤液浓度均随溶次数的增加呈不断下降趋势,滤液浓度最大值为292.9 mg/L(pH=2.0,第1次滤液),最小值为93.7 mg/L(pH=6.5,第8次滤液)。随着洗次数的增加,滤液浓度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洗处理总量均较大,在403.0~649.0 mg之间,其大小顺序为pH 2.0>pH 3.0>pH 4.0>pH 5.0>pH 6.5,随酸雨pH值降低,量增大,强酸性降水加剧菜园土中。不同洗处理对菜园土壤累计量的动变化特征没有大的影响,累计量均随着溶次数增加不断增大,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对菜园土壤的累计量影响很大。
麦志宏
关键词:模拟酸雨菜园土硝态氮淋失
一种阻控潮土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控潮土的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沼液施用与种子播种同时进行,所述种子和沼液间距为8~12cm。本发明通过调控下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转化活性、激活土著微生物对...
孙瑞波马超叶新新罗冰冰
基于HYDRUS-1D模型的灌区农田土壤水分渗漏和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为定量分析农田土壤水分渗漏和特征,基于3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水试验,采用HYDRUS-1D模型对泾惠渠灌区农田土壤水运移转化过程进行动模拟。结果表明:HYDRUS-1D模型可以准确模拟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和的运移过程,根系层下(200 cm)土壤水分渗漏量主要受灌水量影响,冬小麦全生育期根系层下土壤水分渗漏量大于夏玉米全生育期,两者渗漏量分别为15.34~25.38 cm和6.98~9.82 cm。夏玉米和冬小麦全生育期根系层下土壤水分渗漏强度分别为0.06~0.08 cm·d^(-1)和0.06~0.10 cm·d^(-1),冬小麦越冬期灌溉处理的全生育期根系层下土壤水分渗漏量受越冬期灌水量影响明显。夏玉米和冬小麦生育期内根系层下通量范围分别为0.003~0.016 mg·cm^(-3)·d^(-1)和0.001~0.032 mg·cm^(-3)·d^(-1)。与灌水量、降雨量及土壤剖面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对降雨和灌溉的响应具有滞后性,约在灌水后12 d时根系层下土壤通量达到峰值。根系层下土壤通量在夏玉米生育期末和冬小麦生育期初处在较高值。综合而言,生产中应合理规划夏玉米及冬小麦灌水和施肥制度,适当调整冬小麦越冬期灌水量,推荐越冬期灌水量低于90 mm。
杨楠杨楠马静蔡焕杰马静蔡焕杰李亮张蓬妍王晓云
关键词:硝态氮淋失HYDRUS-1D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灌区
施用膨润土增强淤积泥沙持水能力及阻控试验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施用膨润土对淤积泥沙持水能力及的影响,以黄河淤背区淤积泥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一维积水入渗装置,在淤积泥沙表层设置掺入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25%、30%的膨润土保水层与不掺膨润土的淤积泥沙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入渗性能、持水能力及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膨润土可有效改善淤积泥沙入渗性能,累积入渗量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与不掺膨润土的淤积泥沙相比,掺入膨润土保水层的淤积泥沙累积入渗量提高21.5%~84.2%,入渗速率降低34.0%~65.6%;淤积泥沙持水能力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强,在累积入渗量为900 mL时,湿润锋运移距离减小2.1~7.7 cm,保水层含水率提高15.3%~69.8%,30 d淤积泥沙累积蒸发量减少2.9%~11.4%;膨润土可有效降低淤积泥沙中量,有效改善了淤积泥沙中素的利用效果。
焦锡昆黄波王红雷张旭张依茹
关键词:膨润土入渗性能持水能力淋失
不同管理措施和降水强度对土壤的影响
2023年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导致农田(NO_(3)^(-))向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流问题进一步加剧。收集相关数据,综合分析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土壤质地和降雨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施肥的马铃薯田NO_(3)^(-)率最高,为59.3±8.4 kg/(hm~2·a),而未施肥多年生种植系统的NO_(3)^(-)率最低,为6.1±0.9 kg/(hm~2·a)。与连续种植玉米相比,玉米-大豆轮作可减少黏土中25%的NO_(3)^(-),并且可以减少高降雨量对NO_(3)^(-)的影响。与其他土壤类型相比,砂质土壤的NO_(3)^(-)溶对施量和年降水量的增加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和响应。与传统耕作(CT)相比,免耕(NT)显著降低了砂质和粉质壤土的NO_(3)^(-)。气候变化将导致农田土壤NO_(3)^(-)加剧、利用效率降低,特别是在粗糙质地的土壤上。
李菲李晓阳李凤鸣李晓光
关键词:气候变化肥料耕作
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为研究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的影响及机理,2018-2020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番茄-甜瓜、豆角-甜瓜、番茄-豆角3种轮作模式下设施土壤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驱动差异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番茄-甜瓜轮作,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显著降低,其中,番茄-豆角轮作2 a总量比番茄-甜瓜显著下降39.74%,豆角-甜瓜轮作量比番茄-甜瓜降低6.32%。3种轮作模式中,番茄-豆角环境效益最佳,为推荐种植模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设施土壤量受0~100 cm土壤储水量、累积量和温度影响最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0~100 cm有机碳储量和全累积量显著正相关,与0~60 cm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与传统番茄-甜瓜轮作相比,推荐种植模式(番茄-豆角)主要通过显著降低0~100 cm土壤储水量、和全累积量并提高土壤pH值,从而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缓解敏感季节有机矿化等作用引起的背景从而改变循环过程等途径降低
刘蕾王凌肖广敏茹淑华孙世友郜静李玭赵欧亚张国印
关键词:氮淋失
旱地阻控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是旱地素损最主要的形式,由于对地下水污染危害大、治理难,的阻控措施受到广泛地关注。介绍了农田素污染的现状和的机理过程与特点,综述了灌溉施肥制度优化、肥种类优选、改良土壤特性、配施化抑制剂以及耕作与农艺措施5个方面主要阻控措施。并对措施最佳适用条件、多措施组合方案以及大尺度推广应用等角度进行了展望,提出应综合系统的对旱地阻控措施进行研究,要进一步确定各阻控方案最佳使用条件,给出各阻控措施组合协作的可能,为更好地将旱田阻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汪兆辉张友良冯绍元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硝态氮淋失旱地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产量和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为获取玉米高产和减少的合理有机无机配施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和脱-分解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DNDC)模拟,研究了有机替代不同比例无机对玉米产量和的影响。玉米田间试验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进行,设置了6个处理,包括不施(CK)、单施无机(U1)以及用有机替代25%、50%、75%和100%无机(U3O1、U1O1、U1O3、O1)。利用2018-2020年的U1处理对模型进行了校准,用其他处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作物产量(标准均方根误差小于5%)和量(标准均方根误差小于15%)。此外,利用该模型模拟评估不同管理措施对玉米产量和量发现,在U1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无机施用量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同时也会显著增加量;增加有机施用量、灌水量、无机分施次数会增加玉米产量和量。在等施量240 kg/hm^(2)条件下,随着有机施入比例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量呈逐渐降低的势。综合来看,有机无机配施比例为3∶2时,作物产量达到最高值(12578 kg/hm^(2)),量(15.7 kg/hm^(2))也在可接受水平,可确定为该地区较优有机无机配施模式。
周慧史海滨张文聪王维刚苏永德闫妍
关键词:玉米硝态氮淋失DNDC模型
季节性干湿气候对茶园坡面土壤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气候变化背景下,季节性干湿对土壤NO_(3)^(-)-N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太湖流域典型茶园为研究对象,基于1960—2019年降雨数据,提取每个季节十年一遇干旱、十年一遇湿润和最接近平均降雨量的气象数据,组合成31种降雨情景,并采用DNDC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NO_(3)^(-)-N通量,探讨季节性干湿气候对土壤NO_(3)^(-)-N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季节越多,NO_(3)^(-)-N的通量越大,反之则越小;NO_(3)^(-)-N容易发生在降雨集中的季节、施肥之后的雨期或干旱之后的雨期。春季和秋季干旱会导致NO_(3)^(-)-N通量大幅减小,减幅分别为83.9%和63.4%;秋季或冬季干旱时,如果后续季节遇到降雨,NO_(3)^(-)-N通量均有明显增加。春季湿润导致NO_(3)^(-)-N通量大幅增加,增幅为50.5%左右;而秋季湿润对NO_(3)^(-)-N通量无明显影响。季节性干旱情景下,NO_(3)^(-)-N存在滞后效应,对后续季节NO_(3)^(-)-N的影响显著,到来年夏季结束;季节性湿润情景下,NO_(3)^(-)-N存在提前效应,但对后续季节NO_(3)^(-)-N影响较小,到来年秋季结束。本研究有助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面源素损的风险评估和精准农业管理。
柳菲赖晓明朱青廖凯华
关键词:季节性干旱DNDC模型
免耕秸秆还田对耕地生系统退化及土壤影响研究
由于长期的开垦和集约化耕作以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去除,导致原本肥沃的黑土有机质含量连年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分泌的胞外酶活性显著降低,耕地土壤生系统退化严重,间接导致土壤固能力下降,土壤量高。故本研究以保护性...
张常仁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硝态氮

相关作者

谢晓军
作品数:11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宁夏引黄灌区 淋失 硝态氮淋失 猪粪 麦田土壤
胡春胜
作品数:294被引量:3,062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冬小麦 太行山前平原 小麦 华北平原
孙世友
作品数:173被引量:1,043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重金属 硝态氮 镉 蔬菜
郜静
作品数:19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设施土壤 轮作模式 豆科 面源污染 硝态氮淋失
赖晓明
作品数:18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水分 太湖流域 丘陵区 茶园 硝态氮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