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04篇“ 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章
新兴研究主题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与前瞻
2025年
[目的/意义]在数据量剧增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借助数智技术实现新兴研究主题更精准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梳理相关文献,为新兴研究主题识别方法研究,提供具有更高精准度和多个不同视角下的方法参照及前瞻思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为文献来源,首先辨析新兴研究主题及其相关概念,梳理新兴研究主题识别研究所涉多源数据,之后重点综述新兴研究主题的识别方法,关注当前科技情报分析领域应用度较低但极具前景的方法和理论视角,从而对识别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最后,提出新兴研究主题识别未来可行性方向。[结果/结论]新兴研究主题一直是科技情报的前沿热点课题,对其特征的解析日益清晰,识别方法迭代快速。但当前研究中仍存在数据类型单一,先进识别方法与工具欠缺等问题。未来需要拓展理论视角,加持数智技术,覆盖新兴研究主题更多维度,并形成结合专家智慧的新兴研究主题识别方法研究,提高新兴研究主题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许海云龚兵营杨俊浩胡晓阳王超陈亮
关键词:新兴技术
中国远洋渔业社会科学研究主题挖掘与演化分析
2025年
为深入了解中国远洋渔业近40年社会科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和演化趋势,揭示热点主题、存在问题和改进空间,以中国知网中关于远洋渔业研究的343篇文献为样本,运用动态主题模型提炼8个研究主题,其中合作风险评估、国际法规影响、发展战略规划和渔业经济建设等4个为热点主题,不同发展阶段热点主题存在差异。主题演化路径的桑基图表明,发展战略规划主题具有显著总揽特征,技术装备升级与渔业经济建设相互关联,合作风险评估与规范政策管理和产业竞争能力存在演化关系,专业人才培养主题单独作为一条研究路径持续受到关注。重实证而轻理论、欠缺多学科整合与多方法集成是研究存在的2个关键问题。按照理路、视角、形态和内容,提出缓解资源压力到迈向改革开放、被动适应规则到主动提出倡议、经济产业形态到社会文化形态、资源养护嵌入式到绿色低碳主导式的研究改进建议。
崔凤刘荆州陈桂莹钱易鑫
关键词:远洋渔业主题挖掘热点主题
基于LDA模型的红山文化研究主题及演化分析
2025年
[目的/意义]红山文化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分析红山文化的研究主题及演化趋势,为相关学者对红山文化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LDA主题模型对国内红山文化的学术论文摘要进行主题挖掘,总结红山文化的研究主题,分析每个研究主题的演化趋势。[结果/结论]国内红山文化的研究大致可分为5个研究主题:红山玉文化、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牛河梁遗址考古研究、新石器时期考古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通过分析主题演化趋势得出:目前,学者们对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较为关注。最后,结合5个研究主题及演化趋势为红山文化遗址的发展提出建议。
薛伟莲肖琳
关键词:红山文化主题挖掘
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研究主题、热点与启示
2025年
文章基于LDA模型、社会网络分析与文献计量方法,从文献外部特征、内部文本特征角度,对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研究主题与热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领域共涉及研究主题9项,依据主题强度-新颖度二维战略坐标,共识别核心热点研究主题2项:图书馆信息安全、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调查与评价;新兴热点研究主题4项:智慧图书馆、智能问答服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文章最后针对我国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领域提出四点研究启示。
高道斌李志杰
关键词:图书馆研究主题
基于citespace的川渝传统聚落的研究主题演变及发展趋势综述
2025年
通过系统梳理近20年川渝地区传统聚落研究的既有成果,运用文献计量学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提取各时期的核心主题词,构建了川渝地区传统聚落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精准概括各阶段的研究主题特征,并依据时间脉络和发文主题划分研究阶段,将其归纳为初步探索期、蓬勃发展期和稳定拓展期。尽管大量、高质量的研究出现的时间与全国范围的同类研究相比相对较晚,但其研究的发展速度却异常迅速,通过借助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整合多学科理论体系,在既有的研究基石之上进行了创新性拓展、补充与深化,从而构建出契合地域特性的传统聚落理论研究框架,实现了从传统理论研究到系统定量研究的快速转型。最后从研究视角的多元创新、跨学科研究理论的构建、研究方法的优化应用3个方面对川渝地区的传统聚落研究提出前瞻性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参考。
王裔婷
关键词:传统聚落研究主题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变分析
2025年
[目的/意义]为弥补CiteSpace在时序分析方面的不足,从主题演变的角度探究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研究主题的演变态势,为我国开展非遗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WoS检索2004—2023年非遗研究领域的1805篇文献,以时序分析、聚类分析和共词分析为研究方法,利用SciMAT计量软件构建关键词演化图、聚类坐标图和主题演变路径图,呈现非遗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化趋势。[结果/结论]国际非遗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近10年研究热度快速增高;研究主题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身份和模型;主题呈现4个方向8条演化路径,最终汇聚为4条主路径;此外,“武术”和“数字人文”主题在未来研究中具有可挖掘的潜质。建议我国在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应重视非遗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认同感、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以人民群众为参与主体。
贺子鉴韩颖王子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演变文献计量学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题全球演变分析
2025年
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研究主题,分析当前研究热点,并探讨在全球研究现状下未来发展的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VOSviewer和Bibliometrix等软件工具,统计并分析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非遗研究趋势、各国的发文情况、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以及相关期刊和文章的发表情况。通过这些分析,深入探讨了非遗研究主题的全球演变。非遗研究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研究热度持续攀升,尤其是在中国,相关研究表现出极高的活跃度。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展现了密切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局限于国内,还涵盖了广泛的国际合作。非遗研究覆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虽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也涉及了其他学科。在新时期,创新非遗的表现和传承方式,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可能成为非遗研究的重要主题
徐汝乐唐英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演变CITESPACE
国内外术语研究主题分析
2025年
文章为探讨国内外术语研究的差异性,基于知网(854篇)和Terminology期刊(216篇)论文数据,利用CiteSpace工具从关键词角度对比分析了近20年国内外术语研究主题研究发现国内更加注重术语翻译研究,国外则更关注术语抽取相关的研究。基于以上的差异性,又利用语料库分析工具Antconc对论文摘要中“术语翻译”和“术语自动抽取”进行了检索和搭配词分析,进一步对中外术语研究的差异性进行了深入、细微的探究。该项研究丰富了术语研究主题相关探讨和国内外术语研究的对比分析。
章锦雯林晨熙陈好陈一诺那日松
关键词:术语抽取
基于BERTopic模型的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主题挖掘及演化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意义探究近十年(2014-2023年)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2014-2023年医学人工智能相关文献题录152398条,使用BERTopic模型挖掘文献的研究主题,并依据文献信息逻辑增长规律,划分医学人工智能发展阶段,进而分析研究主题的演化特征。结果/结论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包含生物信息分析、外科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分析等22个主要研究方向。深度学习技术突破、医疗需求增长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持续扩展和深化。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牛振东和晓峰刘晓琦段永恒胡德华吴旭生
关键词:主题挖掘
我国健康治理研究主题演进与发展趋势
2025年
目的/意义梳理我国健康治理领域的主题演进与研究现状,预测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主题,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健康治理研究相关文献,可视化呈现发表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从持续、重点和预测3个维度,描绘未来健康治理的研究蓝图。结果/结论健康治理主体经历了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关注中心由治疗疾病转向人民健康,治理模式从医疗本位转向患者本位。
莫玉芳李菲赵云
关键词:CITESPACE

相关作者

田金徽
作品数:835被引量:6,972H指数:3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可视化分析 循证医学 研究主题
曹树金
作品数:212被引量:2,644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图书馆 网络舆情 实证研究 情报学 知识图谱
魏瑞斌
作品数:113被引量:1,152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 共词分析 图书情报学 网络
高亚
作品数:96被引量:411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医学生 研究主题 计量学分析 主题分析
朱祖林
作品数:74被引量:744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 开放教育 远程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