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篇“ 矿质氮“的相关文章
福建海岸防护林土壤矿质氮库及矿化动态
2025年
为探明海岸沙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矿化特征及土壤无机的时空变化格局,揭示其矿化控制机理,为海岸带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福建海岸沙地5种防护林为对象,分别为次生林、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林和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林,采用原位连续培养法比较不同防护林0~10 cm土层的土壤矿质氮库及净矿化速率,探讨不同防护林土壤矿质氮库及净矿化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次生林总矿质氮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林,人工林中厚荚相思林的铵态和总矿质氮含量最高,硝态是次生林无机的主要组分,占67.25%,人工林中土壤硝态含量占比为11.83%~27.53%.(2)海岸带森林土壤的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次生林的年均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均显著高于人工林,厚荚相思林的净矿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人工林.(3)5种林分生长季平均土壤净矿化速率均显著高于非生长季,次生林、厚荚相思和木麻黄林生长季的平均硝化速率显著高于非生长季.(4)土壤矿质氮含量和转化速率与土壤pH、全、有效磷、可溶性有机碳、凋落物含量、细根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凋落物碳比和细根碳比呈显著负相关.次生林和湿地松林的土壤净矿化速率受温度和水分共同控制,尾巨桉林主要受土壤水分控制,厚荚相思和木麻黄林主要受温度控制.林分类型、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调控了土壤净矿化和硝化速率,采用次生林中乡土树种和厚荚相思改造提升海岸带森林有助于提高土壤矿质氮含量和转化速率.
高伟叶功富岳新建刘海陈智勇
关键词:海岸沙地防护林
秸秆还田与肥运筹对土壤矿质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了阐明秸秆还田与肥运筹对土壤矿质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研发东北冷凉区农田土壤素供应能力提高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秸秆还田(不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堆腐旋耕还田)与肥运筹(180、210、240 kg/hm^(2);肥基施、肥后移)作用下土壤硝态、铵态及春玉米产量的变化行为。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肥显著影响土壤矿质氮组分含量及春玉米产量,其变化行为受秸秆还田方式、施模式和生育时期的多重制约。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配施肥能够提高0~20 cm土层硝态含量,这与铵态的变化行为正好相反。随着施量增加,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铵态含量和春玉米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随着土层加深,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和铵态含量总体呈现降低或先增加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与配施低量肥(180 kg/hm^(2))相比,秸秆还田配施高量肥(210、240 kg/hm^(2))处理土壤硝态累积峰峰值明显增大,且随着生育时期推进累积峰向下层迁移。与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相比,秸秆堆腐旋耕还田对土壤硝态的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5月10日至6月9日),且更容易引起铵态的下移累积。肥用量是土壤硝态累积的主要驱动因子,肥用量和秸秆还田方式是土壤铵态累积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考虑土壤矿质氮、春玉米产量、损失风险等因子,在东北农业产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210 kg/hm^(2)的秸秆还田技术具有优化素管理、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力。
赵君张巧仙郝旺林杜京旗
关键词:秸秆还田施氮方式春玉米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矿质氮残留的影响
2024年
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但其对春小麦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有机肥(M)、单施肥(N)、磷肥配施(NP)、磷肥与有机肥配施(NPM)共5个处理,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矿质氮残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肥与有机肥配施(NPM)处理下的小麦产量、秸秆干重和收获指数比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13.45%~47.68%、25.71%~43.68%、4.04%~8.78%。NPM处理的肥利用效率比M处理显著提高了159.52%。NPM处理与N、M处理相比,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11.83%、11.09%,但并无显著性差异。NPM处理的籽粒和秸秆中的养分含量与CK、M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3.12%~42.76%,与N、NP处理相比,反而有所下降,可能增施有机肥对籽粒和秸秆中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PM处理的籽粒和秸秆中磷的养分含量与NP、N、M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3.88%~24.84%、8.38%~22.50%、2.17%~17.35%。NPM处理的籽粒和秸秆中钾的养分含量与N、M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5.54%~30.97%、4.64%~25.19%。NPM处理的籽粒和秸秆养分吸收量与CK、M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66.73%~74.48%、33.10%~71.31%,与N处理相比,有所下降。NPM处理的籽粒和秸秆磷钾养分吸收量最高,与NP、N、M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0.84%~21.25%、1.51%~12.26%、30.50%~50.55%。60~100 cm土层中,NPM处理土壤NO_(3)^(-)-N含量低于其他处理,降低了0.63%~7.75%。表明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降低深层土壤60~100 cm土层的硝态含量,降低土壤硝态的累积。在0~20、40~100 cm土层,NPM处理的土壤硝态残留量比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4.56%~16.96%。表明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显著降低深层土壤40~1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的残留从而增加矿质的固定,减少素损失。因此,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是提高春小麦产量、秸秆量,小麦籽粒和秸秆�
张月宋明丹塔林葛娃李月梅
关键词:有机无机配施春小麦养分吸收土壤硝态氮土壤矿质氮
开花期渍水对不同施量条件下小麦产量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开花期渍水对不同施量条件下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江汉平原小麦抗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适宜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小麦品种襄麦55和扬麦23为材料,设置3个施水平[N0(不施)、N1(纯135 kg/hm^(2))、N2(纯180 kg/hm^(2))],用盆栽方法于开花期进行7 d渍水试验,分析小麦旗叶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变化。【结果】开花期渍水显著降低小麦旗叶SPAD值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旗叶SPAD值降低8.61%~39.78%,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降低4.49%~12.24%,降低幅度随施量增加而减少。渍水条件下,随着施量的提高小麦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贡献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5.39%~58.37%、6.04%~21.88%、8.94%~29.32%。在渍水期间(花后0~7 d)土壤硝态含量显著降低41.81%~63.50%;铵态含量显著升高21.89%~62.15%。花后7~21 d表现为硝态含量升高,铵态含量下降。21~28 d硝态含量下降,铵态含量上升。渍水处理下,增加施量,硝态及铵态含量均在增加。开花期渍水导致小麦减产,千粒重降低是减产的主要因素。与不施相比,渍水条件下N1、N2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229.75%~235.32%、290.28%~358.12%。【结论】渍水显著降低了小麦旗叶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土壤硝态含量,增加土壤铵态含量。施量在0~180 kg/hm^(2)条件下,增加施量可以缓解渍害对小麦的伤害,减少产量的损失。
李慕嵘李霞李赟尹立俊王小燕
关键词:SPAD值土壤氮素
腐植酸尿素对土壤矿质氮含量及生菜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探究腐植酸尿素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半结球生菜为指示作物,设CK(不施肥)、T1(常规尿素)、T2(腐植酸尿素)、T3(商品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硝态含量及变化,以及生菜硝酸盐、草酸、亚硝酸盐、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腐植酸尿素对生菜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结果一致,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平均根际土壤矿质氮(铵态+硝态)含量(w)为137.77 mg·kg^(-1),高于其他处理,且以硝态为主。随着种植茬数增加,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硝态富集率由正转负。腐植酸尿素处理的生菜可食部分鲜质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土壤铵态含量与可食部分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硝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腐植酸尿素有利于高品质蔬菜生产,但其对土壤铵态、硝态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钱成宇郭景丽任荣奎徐灵颖续勇波
关键词:生菜腐植酸尿素根际土壤
填闲作物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对不同年限设施土壤矿质氮含量及储量的影响
侯傲松
土壤矿质氮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土壤矿质氮是土壤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素的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是反映土壤肥力的一大指标,主要包括硝态和铵态。土壤矿质氮的累积与土壤微生物、施肥、温度、水分、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土壤矿质氮的流失可能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地表水体富营养化,释放的氧化亚会引发温室效应,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从土壤矿质氮的组成与来源、影响素矿化的因素、矿质氮的提取与测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土壤矿质氮的研究提供依据。
苏涵王维张巧凤侯会耿晓月董韦徐振
关键词:土壤硝态氮土壤铵态氮氮素矿化环境效应
对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叶性状和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为探究不同间作比例和施量对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叶性状的影响,设置了4个种植模式(燕麦单播、箭筈豌豆∶燕麦1∶2间作、箭筈豌豆∶燕麦2∶1间作和箭筈豌豆单播,分别表示为A、VA12、VA21和V)和3个肥水平(0、50和10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50和N100),测定了作物叶片性状和土壤矿质氮,并分析了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施量的增加,燕麦叶面积、比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叶干物质含量逐渐降低;箭筈豌豆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在VA21下N50时分别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为263.53 cm^(2)/g和0.20 g/g;(2)间作下燕麦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面积大于单播;箭筈豌豆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仅在不施下间作大于单播;(3)除V外,N100下土壤硝态含量最高,分别为96.13(A)、100.13(VA12)和113.47 kg/ha(VA21),不同种植模式间硝态含量无明显规律,而铵态含量在A时最高;(4)燕麦叶面积、比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土壤硝态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其它指标显著负相关。箭筈豌豆叶面积与比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土壤硝态含量显著正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土壤硝态含量显著负相关。综上,间作和施引起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进而导致叶片形态结构的改变。VA21下N50时作物表现出较好的资源利用潜力,将更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达到产量最大化。
张筠钰吴晓娟吴宛萍周涛杨惠敏
关键词:叶性状矿质氮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不同腐熟度有机肥的响应及对土壤矿质氮的调控作用被引量:8
2023年
为探究化肥配施不同腐熟度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N)的影响及土壤MBN调控土壤矿质氮的作用,将堆肥过程与土壤培养试验相结合,设置常规化肥对照(CK)、化肥+腐熟度为50%(种子发芽指数为50%,下同)的有机肥(CO1)、化肥+腐熟度为80%的有机肥(CO2)、化肥+腐熟度为100%的有机肥(CO3)共4个处理,测定土壤MBN、矿质氮(NH_(4)^(+)-N、NO_(3)^(-)-N)、净硝化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脲酶和蛋白酶,并揭示土壤MBN对矿质氮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到培养结束时,与CK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CO1、CO2、CO3)的土壤MBN、NH_(4)^(+)-N含量显著提高50.1%~62.4%、109.9%~147.1%,土壤NO_(3)^(-)-N、净硝化速率显著降低23.3%~46.8%、26.2%~51.5%,土壤MBC、DOC含量、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3.8%~69.6%、7.4%~20.8%、11.2%~69.0%、9.4%~25.1%,且CO2、CO3的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CO1。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较高腐熟度有机肥(腐熟度≥80%)对MBC、MBN、NH_(4)^(+)-N含量、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具有正向调控作用,对土壤净硝化速率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化肥配施较高腐熟度有机肥可以明显增加土壤MBN,提升脲酶、蛋白酶活性,增加NH_(4)^(+)-N含量,降低土壤净硝化速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采用腐熟度为80%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减少有机肥生产成本及时间,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邓亚琴徐智张勇王宇蕴
关键词:矿质氮
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矿质氮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明陕西关中平原猕猴桃适生区的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矿质氮空间分布的情况,以期为猕猴桃园生态调控提供参考。在周至县和杨凌区选取2个猕猴桃园(以下简称周至园和杨凌园),以9年生猕猴桃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对不同径向距离(株间75 cm、行间30 cm、行间100 cm)的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对土壤含水量、矿质氮的含量及硝态累积量进行测定,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周至园和杨凌园在0~200 cm剖面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特征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周至园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3.69%,40~10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仅为11.45%,杨凌园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9.94%。周至园的硝态和铵态含量比杨凌园分别高出24.8%和51.5%,2个猕猴桃园都存在硝态深层累积的现象,80~200 cm土层的硝态累积量分别为508.06、437.94 kg/hm^(2),分别占总剖面的69.4%和67.0%。相同灌溉水平下,周至园土壤含水量处于较低水平,杨凌园土壤湿润度适宜。80~200 cm土层是关中地区硝态主要累积区域,容易发生硝态深层淋溶,造成地下水体污染。针对不同猕猴桃园水肥分布特征应制定不同的管理和改良措施,改善根系生长微环境,提高猕猴桃树体水肥利用率,才能达到猕猴桃园高效和高产的目标。
邹衡骆汉谢永生谢永生盛玉章李镇
关键词: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硝态氮

相关作者

李生秀
作品数:533被引量:10,046H指数:59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硝态氮 旱地 土壤 旱地土壤
李世清
作品数:276被引量:5,368H指数:4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冬小麦 施氮 黄土高原 地膜覆盖 氮肥
胡锋
作品数:416被引量:5,082H指数:3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蚯蚓 土壤 红壤 蚓粪 吲哚乙酸
郝明德
作品数:388被引量:5,682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长期施肥 黄土高原沟壑区 旱地 黄土高原旱地
李辉信
作品数:412被引量:4,794H指数:3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蚯蚓 土壤 线虫 蚓粪 吲哚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