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6篇“ 矽卡岩型“的相关文章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查方法及系统,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包括:获取矿床所在区域的矿床数据,对已开采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模进行训练,以预测未开采...
杨光树郑晓军贾福聚燕永锋陈爱兵徐晓飞赵慧高立生
云南红牛-红山矽卡岩铜矿床花岗斑岩钾长石巨晶成因及其指示意义
2025年
为探讨云南红牛-红山矽卡岩铜矿床花岗斑岩中钾长石巨晶的结晶过程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钾长石巨晶及其伴生磷灰石进行了岩相学、电子探针、激光原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结果显示钾长石富Sr(平均915 μg/g)、Rb(平均334 μg/g)和Ba(平均4709 μg/g),具明显正Eu异常(δ_(Eu)=7.06~101),Al、Si和Ba分布均匀,K和Rb沿裂隙富集。钾长石核部结晶温度为613~680℃,发育沿生长环带定向排列的斜长石和石英包裹体;边部结晶温度为720~750℃,发育非定向的单斜辉石、黑云母和磷灰石包裹体。钾长石中磷灰石包裹体与基质中的磷灰石均结晶于高温熔体(1004~1017℃)且具有相似的元素组成。综合研究认为云南红牛-红山铜矿床花岗斑岩中钾长石巨晶核部形成于地壳浅部的长英质晶粥储库中,经历了基性岩浆侵入导致的晶粥活化过程,使其在高温条件下结晶形成富Sr和富暗色矿物包裹体的边部。基性熔体的注入为岩浆储库提供了挥发分和大量金属元素,促使成矿流体的饱和出溶,形成矽卡岩矿体。
陈羽馨彭惠娟毛星星王天瑞
关键词:矽卡岩型铜矿
西藏唐格矽卡岩铜铅锌矿床成矿时代:来自石榴子石U⁃Pb年龄的约束
2025年
石榴子石原位U-Pb定年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低U矿物同位素定年方法,目前已在矽卡岩矿床中广泛应用.首次报道了西藏唐格矽卡岩铜铅锌矿床石榴子石LA-ICP-MS 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组成,结合矿床石英斑岩锆石U-Pb年龄结果,对唐格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过程进行了探讨.唐格石榴子石U-Pb年龄为65.5±3.9 Ma,石英斑岩锆石U-Pb年龄为68.1±0.9 Ma,限定了其成岩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古新世.唐格石榴子石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REE/HREE比值为0.01~12.68,进一步可划分为两期石榴子石(GrtⅠ和GrtII),Eu异常由不明显(Eu/Eu为0.87~0.94)向明显Eu正异常(Eu/Eu为1.49~8.29)再向微弱Eu正异常(Eu/Eu为0.67~1.83)变化,U平均含量先降低(GrtⅠ-1:1.14×10^(−6),GrtⅠ-2:0.65×10^(−6))后升高(GrtⅡ:2.34×10^(−6))都表明氧逸度先升高后降低.第一期石榴子石核部(GrtⅠ-1)的Hf、Ta平均含量(8.84×10^(-6)和0.52×10^(−6))均大于边部(GrtⅠ-2:1.60×10^(−6)和0.23×10^(−6))和第二期石榴子石(GrtⅡ:1.47×10^(−6)和0.37×10^(−6))平均含量,指示成矿过程由封闭状态转为开放、震荡的环境.冈底斯成矿带同碰撞时期矽卡岩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从西向东呈现由老变新的趋势,揭示了其火山活动具有穿时性,反映了印度−亚洲大陆不均匀碰撞的特征.唐格矿床为在南冈底斯带上新发现的同碰撞期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将会为朱诺矿集区及周边乃至整个南冈底斯带找矿提供新方向.
黄倩吴松刘晓峰申亚辉阿旺旦增次琼陈烈魏守才
关键词:石榴子石U-PB定年矽卡岩矿床冈底斯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达若洛陇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2025年
达若洛陇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北缘高保约地区, 是该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为查明其矿床类、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等地质特征, 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岩心编录, 开展了岩/矿相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达若洛陇矿床以铜矿化为主, 伴生金、银矿化, 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及与围岩接触带的外矽卡岩, 为典的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同位素测年显示, 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53.2±0.9Ma, 成矿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47.1±1.2Ma, 辉钼矿Re-Os年龄为153.8±1.6Ma, 表明矿化形成于中生代, 是班-怒带首次发现的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含矿花岗闪长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 形成于班-怒洋洋壳北向俯冲过程的活动大陆边缘, 具有洋壳熔融埃达克质岩特征。综上, 本文认为班-怒带具有寻找晚侏罗世斑岩-矽卡岩铜(金)矿床的潜力。
李海峰宋扬方向李发桥熊妍高轲朱磊
关键词:成岩成矿时代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热红外光谱特征和磁化率在矽卡岩矿床找矿勘查中的应用——以鄂东南铜绿山铜金铁矿床为例
2025年
湖北铜绿山Cu-Au-Fe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大矽卡岩Cu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透镜状及似层状产于早白垩世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本次研究通过热红外光谱(TIR)分析,在铜绿山矿区内识别出矽卡岩矿物、退化蚀变矿物、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和碳酸盐类矿物等49种矿物。结合岩相学观察和已有的短波红外光谱(SWIR)蚀变填图,从热液矿化中心到远端将铜绿山矿区的围岩蚀变分带依次划分为:矽卡岩-热液矿化中心带(蚀变带Ⅲ)、近矽卡岩化带(蚀变带Ⅱ)、远端成矿岩体(蚀变带Ⅰ)和远端大理岩带(蚀变带Ⅳ),且在靠近矽卡岩-热液矿化中心附近,铁镁绿泥石、铁绿泥石、皂石、高岭石、矽卡岩和退化蚀变矿物显著增多。此外,对大量钻孔岩心样品进行磁化率分析,结果显示,矿区样品的磁化率变化范围较大(0~2000×10^(-3)),且在靠近热液矿化中心区域磁化率显著增高,这主要是由于铁磁性矿物和矽卡岩矿物含量显著增高。综上,提出铁镁绿泥石、铁绿泥石、矽卡岩和退化蚀变矿物的显著增多、石榴子石Pos11400>11400nm以及磁化率显著增大可以作为铜绿山矽卡岩Cu-Au-Fe矿床新的找矿勘查标识。
吕翼辉张世涛高剑峰陈华勇夏明哲陈华勇夏明哲
关键词:磁化率矽卡岩型矿床
基于成矿作用分析的矽卡岩铁矿床的水源判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成矿作用分析的矽卡岩铁矿床的水源判别方法,涉及矽卡岩铁矿床水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矽卡岩铁矿床的含水层、隔水层及对应的岩性带进行确定;(2)确定各岩带的岩性组合;分别对各含水层水样进行...
左文喆贺海飞庞旭静王岩
综合找矿方法在深厚覆盖区的应用:以鲁西大张矽卡岩富磁铁矿为例
2025年
深部找矿是我国未来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然而深厚覆盖区找矿难度大,如何在深厚覆盖区勘查、精确定位矿体是找矿工作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难题。以鲁西大张地区矽卡岩富磁铁矿为例,总结了一套深厚覆盖区铁矿的综合找矿方法。首先通过区域面积性重磁测量成果及二次开发利用,推断断裂构造,圈定局部异常,完成勘查选区;其次在勘查选区内开展高精度重磁扫面,缩小目标体的平面分布范围,圈定找矿靶区;最后对找矿靶区施测大比例尺重磁电综合物探联测剖面,解剖定性局部异常,定位目标体的有利赋存空间。通过钻探深部验证,圈定的靶区中的5个钻孔中,有4个钻孔见矿,1个钻孔见矿化。“系统收集资料-区域物探资料二次开发利用-高精度面积性重磁测量-综合物探剖面测量-重点区异常钻探深部验证”的勘查流程和“地-磁-重-电-钻-测”的综合找矿方法简易且效果较好,最终探得富磁铁矿体,全铁平均品位55.59%,其中,磁性铁品位达52.25%。本文研究为类似深厚覆盖区矽卡岩铁矿深部找矿提供参考。
熊玉强
关键词:矽卡岩型重磁异常
滇西保山地块沙河厂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
2025年
沙河厂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地块中部,是近年来在北部核桃坪矿集区和南部芦子园矿集区之间发现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矽卡岩矿床。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沙河厂矿床开展了矽卡岩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和显微测温,以及硫同位素研究,揭示沙河厂铜多金属矿床的硫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隐伏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且有少量地层硫的混入。成矿流体也起源于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有大气降水持续混入。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混入导致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可能是沙河厂矿床金属沉淀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沙河厂矿床矿成矿期次、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等方面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保山地块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白福祥刘佳佳李昱晓杨航余达贾祯陈福川
关键词:硫同位素成矿机制
浅谈矽卡岩矿床成因及特征
2024年
矽卡岩矿床作为珍贵的铁矿石来源,在地球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历程极为复杂,通常位于地质年代久远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且紧密关联区域性变质作用及构造运动,同时展现出深刻的成分分异和结构蚀变现象。由于矿体多呈现层状、透镜状或不规则分布形态,且其形成和分布受制于周围区域构造环境,导致矿石中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变动,因此,有必要探讨和了解矽卡岩矿床的成因机制与矿化规律,加深对地球内部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机制的认识,同时指导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优化找矿策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效率。
张志文葛腾陈铭
关键词:矽卡岩型矿床变质作用
高精度重磁方法寻找隐伏矽卡岩铁矿被引量:2
2024年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鲁中莱芜地区是矽卡岩富铁矿重要产区,矿床主要产于矿山岩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中。本文利用最新重磁测量成果,对矿山岩体外围西部石家泉—刘家庙一带重磁异常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合区内已知铁矿重磁场特征,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在成矿有利地段布设了大比例尺重磁剖面,以已知钻孔为约束条件,利用2.5D重磁联合反演技术,对重磁异常进行了定性及定量解释。解释结果为后续钻孔位置布设及深度预测提供了依据,该钻孔揭露了15.8 m厚的富铁矿,找矿效果显著,为今后本区进一步寻找矽卡岩铁矿提供了重要指示依据。
董健李肖鹏李肖鹏党智财赵晓博曾庆斌胡雪平曾庆斌
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矽卡岩型铁矿

相关作者

郝兴中
作品数:82被引量:270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研究主题:铁矿 矽卡岩型铁矿 矽卡岩型 成矿规律 沂沭断裂带
谢桂青
作品数:196被引量:4,711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成矿作用 中生代 地球化学 成矿 鄂东南
唐菊兴
作品数:610被引量:3,247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铜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铜金矿床 冈底斯 斑岩
钟康惠
作品数:187被引量:902H指数:1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质特征 铅锌矿床 矽卡岩型 成矿模式 铅锌矿
郑文宝
作品数:133被引量:93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铜多金属矿床 铜多金属矿 冈底斯 矽卡岩 冈底斯成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