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6篇“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相关文章
- 复合菌群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特征
- 2025年
- 为高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利用复合石油降解菌群对石油烃的降解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J0、H、HN、HK和HKN各组的降解率分别为9.82%、33.22%、47.93%,41.36%和61.06%,这说明土著微生物对石油烃也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对土壤各个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中石油烃的含量与总氮、总磷、可溶性盐度和有机质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石油烃含量与土壤脱氢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加入3种菌构建的复合石油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最优,降解率可达61.03%;利用复合石油降解菌群修复后的土壤中残余石油烃的含量均小于200 mg·kg^(-1);相比于利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对石油降解,复合菌群对石油的降解率提高了约51.76%;土壤中添加外源复合菌群提高了物种丰度,物种分布更均匀,对石油烃的降解更彻底,可为进一步利用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 赵志瑞李书缘左天源胡紫如李硕阳刘慧呼庆李方红贺宇环
-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复合菌群石油降解生物修复降解率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将聚吡咯‑EPS复合溶液加入麦秆生物炭中,持续搅拌,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升温,保温后,得到改性NCB;S2、...
- 孔露露 徐铁兵 田西昭 贺跃 张甜甜 温学友 刘旭辉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全球石油产业的发展,同时,石油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以绿色、经济、稳定、高效为目标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基于石油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危害,本文对现有石油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及其修复机理进行了概括;汇总了不同修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展望了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挑战。以期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技术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 李俊胡健马文敏王鹏郑厚义卢然
-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总石油烃
- 植物-微生物联合处理促进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 2024年
- 针对志丹油田附近受石油污染的土壤,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处理,促进志丹油田附近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根据植物种子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耐受能力、植物形态生理指标以及植物对土壤石油烃的降解能力,筛选获得黑麦草(63.28%)和紫花苜蓿(59.31%)两株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良好修复能力的植物。从植物根际土壤筛选获得一种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高效修复能力的微生物菌剂ZD。利用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与复合微生物菌剂ZD联合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发现当微生物菌剂ZD接种量为1.25%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获得较好的效果(78.28%)。该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获得植物以及微生物菌剂,然后将其合理处理后,再次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以“取之于此,用之于此”的理念,成功实现石油污染土壤高效修复。
- 沈燕宾李俊莉张颖路建萍
- 关键词:石油烃黑麦草紫花苜蓿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保藏的皮特不动杆菌(<I>Acinetobacter pittii</I>)PA6接种至LB培养基,好氧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再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好氧条件下培养至OD...
- 陈明翔孙丹凤高会杰王山榕王刚徐佰青王永剑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及表面活性剂强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石油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大危害,物理、生物和化学修复技术是处理石油污染土壤常用的方法,但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却限制了修复效果;表面活性剂对吸附于土壤中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解吸和迁移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物理、生物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综述了表面活性剂与电动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修复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应用表面活性剂的限制因素和环境风险。
- 祝传力
- 关键词:土壤石油污染表面活性剂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玻璃粉、二氧化钛粉、铜粉、铁粉混合均匀后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烧结处理,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烧结产物破碎、筛分,即得前驱体。(2)将所述前驱体置...
- 王红刚 宋昱晓 宋岱东 周扬 王雅坤 周柏霖
- 一种复合型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组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钾4%‑7%、镁0.6%‑1%、钙0.4%‑0.8%、钴0.4%‑0.8%、锌0.4%‑0.8%、硼0.4%...
- 杨琴周立辉徐文龙徐自强姚坚周娟朱恒杨丹丹张海玲刘沛华
- 氧化通风法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实验验证
- 2024年
- 针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分别设置氧化实验和氧化通风实验,对使用对二甲苯模拟石油污染的实验土样进行污染物去除。分别选取臭氧浓度、含水率和污染物浓度作为氧化实验的影响因素,选取污染物浓度、通风流量、通风温度、通风时间和含水率作为氧化通风实验的影响因素。氧化实验的结果中,臭氧浓度对对二甲苯去除率影响最大,去除效果最好的实验数据为臭氧浓度100ppm、含水率5%、对二甲苯浓度2 000 mg/kg,去除率达到了78.47%。氧化通风实验的结果显示,通风温度对对二甲苯去除率影响最大,去除效果最好的实验数据为污染物浓度800 mg/kg、通风流量20 L/min、通风温度200℃、通风时间60 min、含水率5%,去除率达到了98.15%。由结果可知,氧化通风法对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效果显著。
- 潘红刘星星
- 关键词:土壤修复石油污染正交实验
- 一种用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投加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投加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架,底座顶部外壁一侧焊接有保护箱,保护箱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油缸,两个油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外壁...
- 徐劼王天宇陈星闵彬彬陈琦刘佩翰
相关作者
- 王加宁

- 作品数:181被引量:6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降解 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 电动修复 生物活性
- 迟建国

- 作品数:53被引量:2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石油污染 石油 生物修复
- 胥九兵

- 作品数:11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
- 研究主题: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微生物菌剂 生物修复 土壤修复
- 王卅

- 作品数:80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有机污染土壤 石油污染土壤 电动修复 热脱附 油污土壤
- 邱维忠

- 作品数:51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
- 研究主题: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生物修复 石油 石油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