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0篇“ 知识形态“的相关文章
民族学翻译知识形态阐释
2025年
本文以翻译知识的三重形态话语理论为基础,考察1903—1949年间在翻译作用下形成的民族学结构性、重构性和议题性翻译知识,阐释其三重形态,并缕析其发展脉络及价值。研究发现,翻译带来了民族学结构性和重构性翻译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了民族学议题性翻译知识,对当时中国社会及知识阶层追溯民族起源、重塑民族信心、探寻民族振兴之路产生了积极且重要的影响。考察历史上的翻译知识形态,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翻译与知识的关联与互动,彰显翻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王晶
意会与言传:民间音乐教育中“口传心授”的知识形态与层级特征
2025年
凡以语言、声音、肢体、表情等直观可感的方式传达的内容均为显性的“口传”知识,与事实、示范、评价、乐谱、口诀、比喻等要素有关;凡无法通过语言、声音、肢体、表情等直观方式传达的内容均为隐性的“心授”知识,多与韵味、程式、情感、教育、品行等内容相关。隐性知识依附于显性知识,“心授”的内容蕴含在“口授”之中,二者一体同步、不可分离,蕴含着深刻的“教”与“不教”的教育学原理。“口传心授”可以从宏观上分成“谱传”与“口传”两大类,每类之下分声乐、器乐、综合三类不同体裁,每类体裁之下包含若干具体乐种。所处层级越高“,口传心授”的差异越大,反之越趋同。
杨银波
关键词:口传心授教育视角知识形态教学法
未来传播学的知识形态
2024年
知识社会学传统重新引入传播学研究,可以发掘出传播学的知识形态:介于“熟悉的知识”和“关于的知识”之间的“连续统一体”。面对当前的学科危机,未来传播学知识形态的建构,一是要重新回归跨学科对话这一传统,在获得新的发展资源的同时也要影响其他学科;二是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集纳世界不同文明的传播思想并发展、交融出新的传播知识
韩德勋
关键词:传播学知识形态知识社会学
《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中的知识形态与译者身份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主要探讨译者陈望道的多重身份对三种不同翻译知识形态构建的重要影响: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忠于原文的结构性翻译知识,明确《共产党宣言》中女性共同体的原旨要义;作为修辞学学者,他顺应原文语言特色,采用积极修辞让译文更具中国语境化,促进重构性翻译知识的生产;作为普通读者,他运用大众语、白话文以服务更为广泛的受众,大大提升了译文的传播效度,让《共产党宣言》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议题性翻译知识。这一翻译行动中三种翻译知识形态的生产和传播,不仅彰显了译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且强调了翻译知识对人类文明发展与传承的深远意义。
房春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知识形态译者身份
马克思对19世纪知识形态的批判对中国自主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启示
2024年
马克思对19世纪哲学社会科学流行的知识形态的批判,为我国自主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启示,即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破除知识论哲学的传统,以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出发的实践哲学为基础;需要以“共产主义”为理想防止落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需要理解《资本论》这一马克思示范的哲学社会科学范本。
郝静静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科学观知识论
智媒时代的多维知识形态与学术出版进路——基于知识服务的视角被引量:7
2023年
智能化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智能的外化延伸。智能化趋势下形成了社会联结方式、人际结构形态、信息时空场域等社会化资源重组。而经由“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媒介技术驱动,知识的技术表征形态及传播范式演进被推动,交织着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形成“人—知识—机”高度耦合的知识生态场域。在此背景下,学术媒介在知识生态场域中如何重构出版便成了一个新命题。智媒体学术出版是在由知识生产圈、知识发表圈、知识获取圈组合构成的泛知识属性的开放的知识生态场域下,围绕知识服务形成的“空间—平台—知识链”的一体化知识服务模式,以智能技术打通多元主体以及跨域协作,为知识生产这一根本目的服务。学术出版应把握人与智能技术的协同共生关系,始终围绕知识服务的主旨,实现知识场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推动知识生态不断向无边界化突破,为全人类的智慧发展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保障而服务。
陈媛
关键词:学术出版知识服务
教学转换理论下高中数学新编教材中数学建模的知识形态分析
2023年
数学建模知识能够解决各个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但数学建模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知识形态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知识形态的关注重点各不相同,对高中数学建模知识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增强高中数学新编教材数学建模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基于教学转换理论,分别分析数学建模知识的学术形态、教育形态,并从思维方式、陈述形式、呈现形态、表现形式四个角度说明两种知识形态的区别。再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说明数学建模知识形态转化的教学意义,最后结合高中数学建模知识教学实际,探讨实现数学建模知识形态转化的教学策略,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韩朋林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编教材数学建模知识形态
中国式“文化研究”知识形态的反思性研究
“文化研究”的中国化理论应用,除了历史语境的契合点引发问题意识之外,研究主体的话语策略尤为显现。“文化研究派”作为与“文学理论派”在研究方法与研究旨趣上存在差异的学术团体,在新时期以来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文化研究”...
简任鑫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化诗学中国式现代化大众文化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话剧经营管理文献知识形态研究
2023年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日益发展成熟,话剧艺术焕发出了中国光彩。随着话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完善,话剧开始融入民众生活。随着成熟的话剧组织、专业的演出场地和成型的话剧演出市场的出现,话剧逐渐发展为一种经营业态,对于其经营管理的讨论也相伴而生。一大批话剧创作者,如谷剑尘、徐公美、阎哲吾、田汉、焦菊隐、余上沅等转向关于话剧经营管理问题的思考,这些观点、经验勾勒出了话剧管理最早的知识样貌。
郭倩倪
关键词:话剧艺术焦菊隐演出场地文献知识民众生活
教学转换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新编教材中数学建模的知识形态被引量:14
2022年
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界也对其日益重视。随着高中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出版,数学建模教学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实践。然而,数学建模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表现形态与关注重点等却不尽一致。本研究在教学转换理论的视角下,选取三个关于数学建模的知识样本,比较分析数学建模的学术知识、待授知识、教学知识在概念界定、过程描述、教学目标与教学侧重四个维度上的差异。由此,本研究厘清了数学建模概念进入教学环境的演变路径与关键特征,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编数学教材进行数学建模教学,也为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黄健徐斌艳王思凯
关键词:数学建模学术知识教学知识

相关作者

李西建
作品数:54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理论 知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论 文艺学 美学
徐岱
作品数:171被引量:567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诗学 小说 文学批评 金庸小说
权雅宁
作品数:46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文论 知识形态 文化自觉 身体叙事 范式
李志松
作品数:11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新手 职业教育 在职 德莱弗斯模型 教育
卢衍鹏
作品数:91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研究 文艺学 叙事策略 文化身份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