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78篇“ 知识建构“的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知识建构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5年
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于当今时代的学生而言,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自主建构获得知识。本文聚焦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前预习、教材内容梳理、课堂教学引导及线上拓展等环节科学引导学生自主知识建构,做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辅助者、好帮手、好朋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实践,有所获得、有所收获,促进数学素养能力发展。
殷占鑫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能力
知识建构社区交互行为对观点深度影响的研究
2025年
知识建构理论注重学习者主动提出观点,通过各种交互行为让学生提出的观点走向更深的层次。文章对18节知识建构课堂交互行为进行了分析,探究不同交互行为对观点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建构社区中交互行为对观点深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言语行为和学生的言语行为两个方面,其中教师语言行为对观点深度的作用要大于学生语言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知识建构社区走向深入教师的言语行为引导非常重要。
张红艳王韵
关键词:交互行为
概念图在小学数学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策略
2025年
在当今教育领域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建构知识,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教学工具和策略应运而生,概念图便是其中的一种.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概念图在小学数学知识建构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其在小学数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要点以及应用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期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范悦心
关键词:概念图小学数学知识建构
人机协同下知识建构的认知参与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
2025年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人机协同学习逐渐成为未来学习新样态,相关研究成为领域热点。基于解释的知识建构模型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将知识建构视为学习者在持续自我解释与交互解释中逐步构建知识体系的动态过程,这一观点与学习者在人机协同环境中进行互动协作的实践紧密契合。ICAP框架将学习者的学习参与行为划分为被动、主动、建构和交互四种类型,为深入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认知参与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在上述理论的支撑下,构建了人机协同下知识建构的认知参与分析模型,并确定了7个可观察的显性指标。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本科课程实践,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学习者的协同对话数据进行编码,探究了人机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参与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 人机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参与水平主要为建设性及互动式;2) 采用提示语可以显著提升学习中的认知参与水平;3) 系统化的平台培训有助于学习者快速熟悉平台,进而更好地发挥平台在知识建构和认知参与方面的潜力;4) ChatGPT的生成性对话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参与程度,增加学习投入。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展望。With the deepening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uman-comput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new mode of future learning, and related research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the field. The interpre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view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s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learners gradually build their knowledge system through continuous self-interpretation and interactive interpretation. This perspective closely aligns with the practice of learners engaging in interactive collaboration in human-computer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s. The ICAP framework categorizes learners’ engagement behaviors into four types: passive, a
许凯丽
关键词:人机协同知识建构
场景、困境与调适:ChatGPT赋能职校生知识建构审思
2025年
ChatGPT因其在人机交互、语言理解与生成和高度类人化等方面的“出圈”表现,为职校生知识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助推对话式学习,参与知识习得过程;加速知识生成,助力意义建构;变革育人理念,培养高阶思维等方面。同时,也给职校生的培养带来困境,如主体性遮蔽与能动性消弭的个性化培养困境;师生关系弱化与情感缺失的伦理困境;碎片化加剧与信息鸿沟高筑的知识困境;学术公平失衡与机器算法歧视的技术困境等。如何更好利用ChatGPT智能类工具成为当前亟须研究的一项课题,通过创新本体论立场,坚守职校生主体性;夯实知识前提,推动知识联结与重构;重塑教学过程,培育师—生—机三方协同新生态;厚植创新基础,推进高阶思维培养与能力习得;强化规范约束,促进人工智能伦理与思政教育融合五大路径,推动ChatGPT与职校生培养的平衡与互适,使其成为撬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杠杆。
杨顺华韩雪丽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知识建构
协作论证学习中学习者角色涌现及知识建构话语模式研究
2025年
协作论证学习是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从关联、动态视角分析学习者角色及其知识建构话语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协作论证学习角色涌现及其知识建构参与。研究设计专家角色脚本支持学生协作论证讨论,采集学生协作论证讨论的话语数据,通过内容分析、聚类分析、认知网络分析和序列模式挖掘的方法探索学习者角色涌现及知识建构话语模式。研究发现,协作论证学习中共涌现出四类学习者角色,分别是专家—高知识建构者、专家—低知识建构者、实践者—高知识建构者和实践者—低知识建构者,同时四种角色的知识建构话语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高知识建构者表现出复杂、高阶的知识建构话语的互动,积极地为协作论证讨论贡献群体智慧。实践者—低知识建构者在论证讨论中发表观点并赞同同伴观点,但对个人观点的深入阐述或对同伴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价不足,缺乏深层次知识贡献和同伴互动。研究发现为通过教学干预来提升群体认知提供了启示。
刘清堂常瑀倍张羽苗恩慧李小娟
关键词:知识建构话语模式序列模式挖掘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情境下多智能体促进观点涌现的机制研究
2025年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形式,以观点涌现作为核心驱动,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知识建构。然而,观点涌现的质量与深度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受到学习者背景知识、团队协作频率、任务复杂性,以及技术支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多智能体(LLM-MA)在协作过程中凭借其实时引导与反馈机制,展现出优化观点涌现过程的显著潜力。现有关于LLM-MA促进观点涌现的研究多聚焦于静态结果分析,较少关注观点生成的动态过程及其质量提升。因此,本研究以“社会知识建构互动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共享信息、发现冲突、意义协商、知识构建、应用反思”五阶段协作流程,并结合过程挖掘分析与内容分析,系统探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在学习者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对观点涌现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不仅能够优化观点涌现的过程结构与效率,还能显著提升观点的深度与清晰度,而传统协作方式在观点涌现的广度上更具优势,表现出较强的探索性与创造力。最后,本研究针对教师介入、技术开发及学习者的社会性参与提出具体建议,旨在通过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优化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的观点涌现,推动大语言模型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协作效率与知识建构质量。
朱珂卞茗慧张瑾
关键词:多智能体
突出知识建构 凸显通性通法 指向核心素养——《数列递推关系的研究》课例点评
2025年
《数列递推关系的研究》是一节专题复习课,教学目标明确指向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等素养。通过对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观察,用数学的眼光抽象出图形中的数学问题,得到一个关于数列递推结构的命题,然后经过变式,得到一系列命题,充分显现了归纳衍生的教学策略,学生主体都在参与活动,表现出知识探究建构的显著特征。同时,本节课始终贯穿思维启发诱导,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喻平
关键词:数学课例知识建构通性通法
知识建构视域下药物化学课程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教学设计
2025年
为提升药学专业课程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团队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知识建构理论模式。结合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了解事实、掌握执行方法、知晓运作原理和策略运用等学习进程,设计分层级的课程教学目标。借助同伴互助和知识分层手段,开展建构性学习,引导学生探寻深度学习的路径。结果表明,这些教学创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创新思维意识。
雷英杰张婧杨忠金史艳萍
关键词:药物化学知识建构
从观点结构化组织到人机协同创生:线上知识建构环境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势
2025年
线上知识建构环境通过动态呈现观点关系、支持共同体知识共享、重构知识建构活动模式等方式来推动知识建构共同体观点与知识的深度发展,对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分析了近10年国内外知识建构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出了线上知识建构环境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线上知识建构环境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群体观点结构化与可视化支持,二是多社区空间并行的观点线程发展,三是人机协同支持的深度观点创生。未来研究需要从数据驱动个性化资源自适应推荐、跨平台社交学习网络分布式集成、生成式AI支持观点多模态创作等角度来进一步提升线上知识建构环境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
董延庆陈菲马志强
关键词:知识建构学习环境设计知识进化

相关作者

张义兵
作品数:150被引量:1,096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知识建构 知识 知识论坛 信息技术 实证研究
赵建华
作品数:76被引量:3,218H指数:2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CSCL 知识建构 智能教学系统 多媒体著作工具 网络学习
张红艳
作品数:66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建构 学习绩效 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 远程学习
满其峰
作品数:14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建构 知识论坛 多源流理论 多源流 理论视域
王炜
作品数:118被引量:1,279H指数:21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建构 人工智能 教育 教学模式 CS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