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97篇“ 矢状面“的相关文章
一种脱垂盆底悬吊重建手术模拟与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垂盆底悬吊重建手术模拟与评估方法,属于悬吊重建手术模拟、手术效果评估方法和生物力学研究领域。以临床上脱垂女性盆底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与有限元软件开发具有病理形位特征的二维脱垂盆底重...
姚廷强李翔
下女性盆底系统的精细化重构建模与力学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女性盆底系统的精细化重构建模与力学分析方法,属于女性盆底应力性功能障碍分析探究领域。本方法是:首先以女性盆底系统的各器官和韧带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获得盆底器官二维影像图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
姚廷强钱建伟申吉泓
可扩张通道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形态和腰背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可扩张通道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S-TLIF)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患者脊柱-骨盆形态、腰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DL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可扩张通道系统下MISS-TLIF。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数、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背功能障碍程度,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估腰痛程度;拍摄脊柱全长侧位片或腰椎侧位X线片并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椎间隙高度(DH)、手术节段椎间隙后缘高度(PDH)、手术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ADH)等腰骶部位平衡参数。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是否出现融合器位置不佳、切口感染、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RS、ODI、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NRS、ODI显著低于术前,JOA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NRS、ODI显著低于对照组,J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T、LL、PI、SS、DH、ADH、P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PT、LL显著低于术前,DH、ADH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T、LL显著低于对照组,DH、AD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1%(10/51)、5.13%(2/39);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
王玉辉杜贵娟马虎升马涛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颈椎位参数C_(2)-C_(7)轴向距离的研究进展
2025年
C_(2)-C_(7)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是评估颈椎生物力学的核心指标,贯穿了颈椎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全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颈椎位平衡和功能态的评估。目前通常将C_(2)-C_(7) SVA<25 mm视为颈椎位平衡的标准,而C_(2)-C_(7) SVA>40 mm则被认为是颈椎位失衡或畸形的标志。C_(2)-C_(7) SVA的增加会导致颈椎生物力学失衡,并进一步加重颈部肌肉的静态和动态负荷,从而引发肌肉疲劳和疼痛。短期内可诱发颈部轴性症,长期还增加了颈椎间盘退变、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等的患病风险。术后C_(2)-C_(7) SVA增大增加了邻近节段的压力,导致椎间盘和关节的过度负荷,从而引发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在术后疗效的短期评估和长期随访中,C_(2)-C_(7) SVA的增大通常预示着较差的手术预后,而有效控制SVA值则与良好的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因此,保持C_(2)-C_(7) SVA在正常范围内(<25 mm),不仅有助于优化治疗效果,还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秦泽瑞冉宇沙宗硕穆晓红李晋玉陈江
关键词:颈椎放射学颈椎病
关节内复位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
2025年
胫骨平台骨折是累及胫骨近端关节的骨折,其损伤机制复杂、骨折形态不一,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诊断治疗难度大。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解决胫骨平台后侧柱的复位与固定,因为临床上发现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残留的复位不足或复位丢失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胫骨平台后倾角是描述胫骨力线的重要参数。在自然态下,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发生改变累及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选择合适的PTS能有效增加假体存留率,提高屈伸膝效能,有利于膝关节稳定。在创伤骨科领域,纠正畸形同样重要,需遵循“逆损伤机制”原则。定量评价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复位情况,探讨复位对术后远期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目前认识尚浅,有待进一步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
张家凡龙安华韩大成贾梓超张亚奎
一种脊柱失衡矫正器
本发明涉及脊柱矫正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失衡矫正器。一种脊柱失衡矫正器,包括:置于背侧的上连接架和下连接架,上连接架上设有第一连接套,第一连接套用于连接躯干对应胸段位置;下连接架置于上连接架的下方,下...
吴浩王凯刘振磊张雷赵兴华加山航王存金雷业新魏卓一刘子豪王群高江明雷静民李辛慧董月丁也
颈椎参数对颈椎手术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缓慢出现退行性病变及结构功能的异常,进而引发颈椎病及一系列症。颈椎序列的平衡是颈椎保持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键所在,其一系列参数对颈椎病的预防及临床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及指导意义。本文将围绕颈椎序列的平衡及其相关参数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以及这些参数在不同术式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综述。
吴翰凌熊伟
关键词:颈椎手术
脊柱失衡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脊柱失衡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张家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340例。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OVCFs分为实验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和对照组(无椎体压缩性骨折)。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并测量影像学脊柱参数,包括胸腰椎后凸(TLK)、骨盆倾斜(PT)、C_(7)-S_(1)垂直轴(C_(7)-S_(1)SVA)、C_(2-7)垂直轴(C_(2-7)SVA)。并使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对于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变量,采用双样本非参数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和临界值。结果共纳入3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实验组为150例,对照组为190例。最长随访时间为44个月,最短随访时间为12个月,平均为(25.2±10.2)个月。两组患者的TLK、PT、C_(7)-S_(1)SVA、C_(2-7)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密度、用药治疗有规律性及C_(7)-S_(1)SVA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_(7)-S_(1)SVA预测精度最高。结论当C_(7)-S_(1)SVA大于3.81 cm时,OVCFs的发生概率增加,且C_(7)-S_(1)SVA每增加1 cm,OVCFs的发生率增加0.324倍(P<0.01,OR=1.324)。
王斌陈剑楼郭平钱明李千千徐沁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牛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垫片运动与胫骨后倾角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探究牛津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垫片在上的动态变化与其对胫骨后倾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接受牛津单踝关节置换治疗的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113例。通过回顾性数据分析患者的术前术后评估指标,包括牛津膝关节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关节活动度。关注术后垫片的运动况、垫片悬出的频率及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垫片后悬出距离、垫片运动距离与垫片位置、胫骨平台后倾角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患者的牛津膝关节评分和胫骨平台后倾角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垫片运动距离为(27.03±6.03)%,相当于(13.72±4.00) mm。在屈膝135°时,34例患者(30.09%)出现垫片悬出。发生和未发生垫片悬出的患者在135°屈膝时的垫片位置、后悬出距离、垫片运动距离、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倾斜角改变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屈膝135°时后悬出距离与屈膝135°时垫片位置、垫片运动距离均呈正相关(P<0.05),屈膝135°时后悬出距离与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量呈负相关(P<0.05)。垫片运动距离与屈膝0°时垫片位置、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量均呈负相关(P<0.05),垫片运动距离与屈膝135°时垫片位置呈正相关(P<0.05)。结论 牛津式单侧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的功能表现有所改善。观察到约30%的病例中存在垫片后悬现象,且其悬出的幅度与垫片的活动范围有显著关联。虽然垫片悬出未直接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但可能增加垫片移位的风险,因此建议在执行牛津单踝关节置换手术时,不应过分减小胫骨平台的后倾角。
魏俊刚
关键词:矢状面垫片胫骨
不同颈椎活动度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术后的最佳平衡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颈椎活动度下的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截骨术(PSO)后最佳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1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单节段PSO治疗的65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 女6例, 年龄(34.2±9.2)岁。测量术前颈椎活动度(CROM)及术前、术后第10天、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后凸角(GK)、C7平衡(C^(7)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脊柱骶骨角(SSA)、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和颌眉角(CBVA)。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术前CROM将患者分为颈椎活动良好组(CROM>20°, Ⅰ组)和颈椎强直组(CROM≤20°, Ⅱ组), 再结合末次随访时C^(7)SVA将患者进一步分为4组:ⅠA组, CROM>20°, C^(7)SVA<50 mm;ⅠB组, CROM>20°, C^(7)SVA≥50 mm;ⅡA组, CROM≤20°, C^(7)SVA<50 mm;ⅡB组, CROM≤20°, C^(7)SVA≥50 mm。比较不同组间基线资料、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指标的差异, 探讨不同CROM下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PSO后最佳平衡。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0±10.2)个月。65例患者, Ⅰ组31例, 其中ⅠA组16例, ⅠB组15例;Ⅱ组34例, 其中ⅡA组18例, ⅡB组16例。ⅠA和ⅠB组、ⅡA和ⅡB组间年龄、性别、截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A与ⅠB间比较, 除C^(7)SVA外[(14.3±27.6)mm比(80.3±24.1)mm, P<0.001], 其余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 ⅠA组ODI和VAS评分低于ⅠB组[分别为(7.1±6.2)分比(13.3±7.0)分和(0.9±0.9)分比(1.9±1.3)分](均P<0.05)。与ⅡA组比较, ⅡB组术前、术后第10天及末次随访时PT均较大, 且末次随访时SSA与CBVA也大于ⅡA组(均P<0.05)。末次随访时, ⅡB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ⅡA组[ODI:(12.6±10.7)分比(22.9±12.5)分;VAS:(1.2±1.6)分比(2.8±2.0)分](均P<0.05)�
陆景顺钱邦平邱勇王斌鲍虹达宋晨宇乔木王开阳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胸腰椎后凸畸形颈椎活动度

相关作者

邱勇
作品数:1,460被引量:4,199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朱泽章
作品数:953被引量:2,652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王斌
作品数:1,958被引量:5,935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
孙旭
作品数:402被引量:1,07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矢状面 脊柱
钱邦平
作品数:589被引量:1,948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