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篇“ 直视修补术“的相关文章
儿童室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与外科直视修补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经导管介入封堵与外科直视修补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V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方式分为经导管介入封...
万娇娇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左胸微创切口在儿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左胸微创切口在儿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直视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1例干下型VSD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5~13(9.1±2.2)岁,体重22~55(35.6±9.5)kg。VSD最大直径4~15(9.1±3.3)mm,前合并主动脉瓣右冠瓣轻度脱垂8例,主动脉瓣轻到轻中度关闭不全4例。取左侧第2或第3肋间胸骨旁横切口进胸,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后,在肺动脉瓣上横行切开肺动脉,根据VSD大小、形态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干下型VSD。出院前及随访常规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VSD修补效果及主动脉瓣开闭情况。结果全组患儿均顺利经左胸微创切口完成VSD直视修补,无转为正中开胸手者。VSD修补方法:补片修补(n=15),直接缝合(n=6)。体外循环时间45~68(57.1±6.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3~40(32.6±4.7)min,后呼吸机辅助时间5~9(6.3±1.3)h,后24 h胸腔引流量33~105(57.5±17.7)mL,后住院时间5~8(5.7±1.0)d。出院前及随访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VSD闭合良好,无VSD残余漏;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围期及随访无死亡病例,无房室传导阻滞、切口愈合不良、胸廓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左胸微创切口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干下型VSD直视修补中,早、中期治疗效果满意。
姜兆磊梅举汤敏马南刘浩沈赛娥丁芳宝鲍春荣
关键词: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儿童
经胸封堵直视修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经胸微创封堵与开胸直视修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VIP、CNKI、CBM、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Clinical Trials.gov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7月31日。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0和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篇文献满足纳入标准,其中5篇随机对照试验(RCT),6篇队列研究,共2 504例患儿。RCT的Meta结果显示两种手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 0.96~1.03,P=0.70);队列研究发现经胸封堵组的手成功率低于直视修补组(OR=0.21,95%CI 0.08~0.55,P=0.002)。RCT和队列研究的结果一致发现经胸微创封堵组相对于开胸直视修补组,手时间(RCT MD=–79.38,95%CI–95.00~–63.76,P<0.000 01;队列研究MD=–66.26,95%CI–71.20~–61.31,P<0.000 01),住院时间(RCT MD=–2.10,95%CI–2.65~–1.55,P<0.000 01;队列研究MD=–3.99,95%CI–6.03~–1.94,P=0.000 1)均缩短,且需输血例数也减少(RCT RR=0.04,95%CI 0.01~0.11,P<0.000 01;队列研究OR=0.01,95%CI 0.00~0.13,P=0.001)。RCT和队列研究结果均发现经胸封堵能降低后心律失常发生率(RCT RR=0.20,95%CI 0.13~0.32,P<0.000 01;队列研究OR=0.46,95%CI 0.31~0.67,P<0.000 1)。RCT发现经胸封堵会增加瓣膜反流风险(RR=1.45,95%CI1.07~1.96,P=0.02);队列研究提示经胸封堵能降低瓣膜反流发生率(OR=0.43,95%CI 0.20~0.92,P=0.03)。RCT和队列研究均未发现两组间后残余分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CT RR=0.96,95%CI 0.57~1.62,P=0.89;队列研究OR=0.52,95%CI 0.12~2.25,P=0.38)。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能缩短患者手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后的输血例数和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合适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经胸微创封堵优于开胸直视修补
周洋刘凌曦赵飞唐仕海彭华利肖颖彬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并发症META分析
胸骨下段小切口在低龄儿童简单先心病直视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报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式的应用经验。方法按以下标准分为两组:1.胸骨下段小切口组: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连续房/室间隔缺损患者32例,均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停跳下修补房/室间隔缺损;2.常规开胸组: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近两年行常规开胸房/室缺手113例,使用倾向性评分方法选出32例,使其年龄、体重、性别比例及缺损大小、主要手类型与胸骨下段小切口组相仿,均行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收集相关病历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后机械通气时间、后引流量及后住院天数。结果胸骨下段小切口组与常规开胸组相比,切口长度、后机械通气时间及后24 h 引流量显著短于后者而手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后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房/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恢复快且疼痛小的微创手方法。
邓喜成刘平波黄鹏罗金文杨小晖阳广贤
关键词:胸骨儿童
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与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输血及住院时间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与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临床输血率及住院时间。方法收集13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接受室间隔缺损封堵,56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输血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接受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的患儿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及主动脉瓣返流;三尖瓣返流6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中量及大量心包积液各1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的患儿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残余分流3例;二尖瓣返流2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三尖瓣返流6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主动脉瓣返流2例,均为细束返流;大量心包积液1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的一组患儿有较高的输血率(x^2=81.83,P〈0.01)及较长的住院时间(t=46.57,P〈0.01)。结论接受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的患儿较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的患儿有较少的输血率及较短的住院时间。
姚瑶谢立王欣吴勤高雷杨一峰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输血
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围手期炎症因子的变化
目的 通过对经胸微创封堵和传统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围手期炎症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对比,揭示两种式围手期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更客观地评价经胸微创封堵。 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有膜部室间隔缺损而...
韩洋洋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炎症因子
儿童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临床路径的变异因素研究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作为一种新的质量一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以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主要目的,符合我国“以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体...
魏晓琼
关键词:儿童室间隔缺损诊疗方法
儿童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临床路径的变异因素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变异现象,并分析变异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72例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的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提取诊疗资料,将主要数据信息与卫生部临床路径进行对比,筛选变异病例,通过SPSS 17.0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变异事项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患儿年龄、体重、入院时情况、有无次要诊断、前评估天数、主刀医生、后恢复天数、后ICU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中输液量、有无后并发症等11个因素为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临床路径主要变异因素。结论应细化完善临床路径文本,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机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以减少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变异现象。
魏晓琼崔璀郑显兰
关键词:儿童室间隔缺损护理
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的探讨
2003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的优点、意义 ,从而确定正确的手适应证。方法 :随机入选单纯Ⅱ孔型房缺治疗组 1 1例即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完成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 ,对照组 9例即在低温或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手。结果 :前心功能治疗组Ⅲ级 3例 ,Ⅱ级 8例 ,对照组前心功能Ⅲ级 5例 ,Ⅱ级 4例 ,心肌酶谱治疗组和对照组前正常或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后无变化或轻度改变。对照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两组痊愈出院。随访 3~ 4 8个月 ,效果满意。心功能治疗组Ⅰ级 1 1例 ,对照组Ⅱ级 1例 ,Ⅰ级 8例。结论 :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符合当前微创心外科的基本原则。
张喜清王春江郭振平乔建国方伊刚王旭东
关键词:心脏跳动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体外循环
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报道心脏不停跳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的手方法。方法 A组 :2 4例室间隔缺损患者 ,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 ,在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操作。B组 :随机抽取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与A组相仿的患者 30例作为对照 ,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 ,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比较两组的手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后机械通气时间、后引流量及后住院天数。结果 A组与B组相比 ,切口长度、体外循环时间、后机械通气时间及后 2 4h引流量差异有显著性 ,而手时间及后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心脏不停跳下 ,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的手方法是安全、可靠、美观、恢复快且疼痛小的微创手方法。
葛建军周汝元林敏葛圣林石开虎高晴云
关键词: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

相关作者

方伊刚
作品数:17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药物疗法 放疗 房间隔缺损 心脏跳动
乔建国
作品数:16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主动脉 主动脉瘤 房间隔缺损 心脏跳动 直视修补术
沈宗林
作品数:50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心肌酶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张喜清
作品数:22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房间隔缺损 主动脉瘤 主动脉 并发症
王春江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房间隔缺损 心脏跳动 直视修补术 胸腹主动脉瘤 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