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6篇“ 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相关文章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痔伴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5年
目的 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痔伴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痔伴直肠黏膜脱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Wexner便秘评分和术后并发症(便血、发热、尿潴留)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手术前,两组手术后8周Wexner便秘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手术后8周,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且在术后6个月随访中,两组均无复发。结论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痔伴直肠黏膜脱垂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无复发率,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选择。
杨远峰张鸿明
关键词:内痔直肠黏膜内脱垂
直肠黏膜脱垂术后复方黄柏液坐浴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复方黄柏液坐浴在直肠黏膜脱垂患者选择性直肠黏膜切除(tissue-selecting therapy,TST)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84例行TST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余数分组法分为常规组(92例)与坐浴组(92例)。常规组给予创面清洁、换药等常规术后处理,坐浴组联合复方黄柏液坐浴治疗,疗程为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即术后2 d)、治疗1周、治疗2周时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创面水肿评分差异,并在术前及术后8周时,评估排便功能[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坐浴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肛门VAS评分及创面水肿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坐浴组治疗1周、2周时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8周时,两组粪便性状、直肠症状、腹部症状PAC-SY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坐浴组术后直肠症状、腹部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复方黄柏液坐浴治疗可促进直肠黏膜脱垂TST术后疼痛缓解,减轻术后创面水肿,加速转归。
王旭涛张亮亮蔡欣悦廖辉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复方黄柏液坐浴TST术后创面
RPH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的优势评价
2024年
探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以RPH(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吉林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54例患者,年龄40~80岁,女性多,均确诊混合痔,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 27 例,予以传统外剥扎术治疗。观察组 27 例,予以RPH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100.00%略高,但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16.82±1.63)min、住院时间(6.02±1.26)d更短,术中出血量(5.06±1.52)mL更少,术后VAS得分(1.82±0.66)分更低(P<0.05)。并发症中,观察组发生率3.70%更低(P<0.05)。肛门得分中,观察组治疗后稀便得分为(0.87±0.16)分、干便得分为(0.82±0.14)分、气体得分为(0.86±0.20)分、生活方式改变得分为(0.96±0.29)分、需衬垫得分为(0.94±0.22)分均更低(P<0.05)。结论 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中,RPH治疗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肛门功能,且术式安全性更高,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值得推广。
李洪胜
关键词: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肛门功能安全性
直肠瓣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直肠瓣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采用直肠瓣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的30例直肠黏膜脱垂型便秘患者资料,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术后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通畅度、排便不尽感及肛门镜下表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感染、直肠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直肠瓣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型便秘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闫丹姜自胜陈磊宋允举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便秘直肠瓣硬化剂注射
消痔灵联合升举建中汤治疗脾虚气陷型直肠黏膜脱垂理论探析
2024年
直肠黏膜脱垂作为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因其反复发作的肛门坠胀感、排便阻塞感及严重且持续的便秘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该文探讨消痔灵联合升举建中汤治疗脾虚气陷型直肠黏膜脱垂的理论依据。
刘静静李长寿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消痔灵
健脾益气汤联合RPH对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直肠生理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索健脾益气汤联合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对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直肠生理功能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龙岩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气虚下陷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操作组和方药组,各41例。操作组患者行RPH治疗,方药组患者在操作组基础上增加健脾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直肠生理功能。结果:方药组患者术后3周肛门坠胀、排便无力、气短乏力评分较操作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 %(37/41),高于操作组的70.73 %(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药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操作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药组患者术后6个月直肠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静息压水平较操作组高,直肠感觉容量水平较操作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汤联合RPH可改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直肠生理功能,降低中医症状积分,调控炎症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李鹏陈丽萍黄瑾涛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健脾益气汤自动痔疮套扎术
RPH联合外痔切除在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探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将所有入院患者随机且平均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予以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其他各项临床数据。结果 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疗效较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术联合痔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更为确切(P<0.05),同时其疼痛症状较常规组显著减轻(P<0.001),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均符合统计学标准要求。结论 加强对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R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可加快患者的预后恢复,减轻其机体的痛苦,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阴霾,回归正常生活。
张盛君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外痔切除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
加味六磨汤联合改良直肠黏膜套扎术治疗肠道气滞型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研究
郭玮妮
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治疗直肠黏膜脱垂(IRP)型出口梗阻性便秘(OOC)的临床效果
2024年
探究直肠黏膜脱垂(IRP)型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疾病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推广。方法 纳入对象均出自我院消化科近三年收治的直肠黏膜脱垂型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病例,选定80例患者参与此次临床调查研究,参照数字表法的容设定,将所有入选对象执行如下分组,即参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分别予以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与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两种治疗方案,统计两组排便与便秘功能评分、症状评分、肛门直肠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接受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治疗的患者,其各项评分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01),而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直肠黏膜脱垂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排便功能,促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可将其作为便秘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推广。
宋会斌
关键词:排便功能
痔动脉结扎术与纵向“8”字缝合对重度直肠黏膜脱垂伴混合痔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分析痔动脉结扎术与纵向“8”字缝合对重度直肠黏膜脱垂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东省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58例重度直肠黏膜脱垂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观察组(痔动脉结扎术+纵向“8”字缝合),29例每组,对照分析不同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感(VAS)评分、术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肛门直肠压力(肛管平均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直肠黏膜脱垂伴混合痔患者采取痔动脉结扎术+纵向“8”字缝合治疗方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肛门直肠压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更低。
孙登昭李成凯
关键词:混合痔痔动脉结扎术

相关作者

柯敏辉
作品数:79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直肠黏膜内脱垂 功能性便秘 消痔灵 有限元 肛瘘
郑鸣霄
作品数:36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直肠黏膜内脱垂 有限元 消痔灵注射治疗 消痔灵 排便困难
郑霞霞
作品数:21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直肠黏膜内脱垂 排便困难 消痔灵注射液 肛门功能 有限元
杨向东
作品数:743被引量:1,523H指数:19
供职机构: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研究主题:便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PPH 慢性顽固性便秘
李雪玉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直肠黏膜内脱垂 消痔灵 消痔灵注射液 排便困难 直肠顺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