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68篇“ 直肠癌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202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8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式分为A组(n=24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和B组(n=237例,行开腹直肠癌切除)。采用SPSS 24.0分析数据。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患者手时间长于B组,而中出血量、后初次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环周切缘阳性例数、后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低于B组的12.2%(P<0.05);A组患者后1年内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为12.7%和97.6%,B组患者分别为13.1%和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肿瘤学效果及远期疗效相近,而相较于开腹手,腹腔镜手具有创伤小、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
周丽君王露林巧
关键词:直肠肿瘤剖腹术手术后并发症
基于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在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研究基于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在结直肠癌(CRC)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348例CRC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统计对比两组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量表(AHSMSRS)]、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结果: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30%)低于对照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观察组AHSMSRS、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应用于CRC切除术后病人,能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胃肠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永杰王东阳王雪燕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结直肠癌
直肠癌切除术后肺炎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后肺炎(postoperative pneumonia,POP)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北京世纪坛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317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通过Boruta法筛选POP发生风险的的基本特征变量,利用重复交叉验证、超参数优化和合成少数类样本的过采样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建立POP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包括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邻近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决策树(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4种预测模型,计算预测模型的混淆矩阵参数,分别使用ROC曲线的AUC、精度召回率曲线(precision recall curve,PRC)和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预测模型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净效益。结果317例患者中男112例、女205例;年龄31~91岁,平均(64.8±10.8)岁;发生POP 28例(8.83%)。Boruta筛选纳入的基本特征变量包括前Hb、前ALB、BMI、前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评分、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手时长、麻醉时长和中晶体液用量。RF预测模型的性能最好,其中ROC曲线的AUC为0.995(95%CI:0.991~0.999,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909,对应的cut-off值为0.910;PRC的AUC为0.996,预测POP的发生概率和实际观测概率一致性较高;DCA提示在风险阈值10%时,基于预测模型干预获得的净效益较全部干预或全部不干预更高,此时基于预测模型干预的净效益为0.97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结直肠癌切除术后POP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效能较好,具有筛选POP发生高危人群的应用价值。
陈立芳盛崴宣高丹阳于康李天佐缪慧慧
关键词: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肺炎混淆矩阵
少阿片化麻醉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张欣悦
单孔加一腹腔镜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吴明义
加温冲洗液联合充气升温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加温冲洗液联合充气升温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6例拟行腹腔镜微创手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围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加温冲洗液联合充气升温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期体温、治疗相关指标(中出血量、手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30 min、60 min、90 min及后30 min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中出血量、麻醉苏醒时间和后住院时间均少于/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低体温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温冲洗液联合充气升温毯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有助于维持患者体温,减少中出血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和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陈英杨梅杨义珊王红张雅婷杨吉任丽雯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保留与切除邓氏筋膜的近期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保留邓氏筋膜与切除邓氏筋膜两种不同手方式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使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并招募自2022年08月至2023年6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
陈周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6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后分别予以早期EN支持(EN组)和早期肠外营养(PN)支持(PN组)。比较2组患者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免疫状态改善效果。统计2组患者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组患者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后第1天2组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2周时,EN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均优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早期实施EN支持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进程。
耿天祥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基于肌肉CT参数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预测模型的建立:机器学习算法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基于肌肉CT参数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于本院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318例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预测变量包括年龄、性别、BMI、Hb、ASA分级、TNM分期、年龄调整后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预后营养指数、第3腰椎水平骨骼肌指数、亨氏单位平均值计算(HUAC)评估的肌肉质量。结局变量为PIH。训练集和测试集根据时间线划分(2020年9月1日之前的患者为训练集,之后的患者为测试集)。过滤法用于筛选特征变量。使用过采样法、重复交叉验证和超参数优化在训练集建立逻辑回归、贝叶斯模型、K最近邻、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极度梯度提升树、随机森林8个模型。选择最佳模型后,绘制特征变量重要性排序图、单变量偏依赖图和分解预测图。在测试集中计算混淆矩阵及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精度召回率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以评价预测模型性能。结果筛选的特征变量为HUAC值、年龄、第3腰椎水平骨骼肌指数、预后营养指数、Hb和BMI。随机森林为最优模型,准确度0.9859,马修斯相关系数0.970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1.0,精度召回率曲线下面积1.0。校准曲线的Brier分数为0.0766;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临床净收益率最高0.6。结论本研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确定了重要特征变量,建立了具有较高性能的、基于肌肉CT参数的PIH预测模型。
盛崴宣高丹阳缪慧慧李天佐
关键词:低血压麻醉诱导
非糖尿病老年患者直肠癌切除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非糖尿病老年患者直肠癌切除术后谵妄(PO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围期神经认知障碍疾病风险因素和预后(PNDRFAP)研究中收集5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D将其分为POD组(80例)和非POD组(4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前空腹血糖(FBG)水平、前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前简易精神状态测验(MMSE)评分、是否发生POD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后PO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POD的发生率为14.8%。POD组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限、前FBG水平、前MMSE评分与非PO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5.420、-2.121,Z=-12.691、-7.75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前FBG水平升高(OR=1.149,95%CI=1.012~1.305,P<0.05)是后PO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前FBG水平升高是非糖尿病患者直肠癌切除术PO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刘思羽林旭王彬吴晓月王菲张浩然毕燕琳
关键词:谵妄直肠肿瘤禁食

相关作者

袁炯
作品数:93被引量:816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直肠癌
李国新
作品数:447被引量:3,055H指数:3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检查
傅卫
作品数:65被引量:734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腹腔镜手术
宋枫
作品数:77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直肠癌 外科手术 结直肠癌 K-RAS基因 腹腔镜术
徐明
作品数:58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结直肠癌 K-RAS基因 外科手术 腹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