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2篇“ 皮肤感染“的相关文章
- 毒蛇咬伤致皮肤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皮肤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皮肤感染分为未感染组(92例)和感染组(32例),采取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溃疡程度、伤口切开以及使用抗蛇毒血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蛇咬伤部位、咬伤后救治时间、伤口处是否绑扎、蛇毒类型、临床中毒程度、入院时患者意识情况、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溃疡程度为Ⅱ~Ⅲ度、伤口切开是毒蛇咬伤发生皮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抗蛇毒血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毒蛇咬伤皮肤感染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皮肤感染是毒蛇咬伤后的常见不良症状,溃疡程度为Ⅱ~Ⅲ度、伤口切开是毒蛇咬伤致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抗蛇毒血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则是毒蛇咬伤致皮肤感染的保护因素。
- 李家耀钟武勇罗威廖民霞余永志伍颖光彭敏汀
- 关键词:皮肤感染蛇咬伤
- 广西某三甲医院227例天疱疮合并皮肤感染状况回顾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天疱疮患者合并皮肤感染情况、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合并感染对天疱疮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住院的227例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明确皮肤感染发生率、主要病原菌类型,分析感染与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及合并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27例天疱疮患者中,共174例(76.65%)合并皮肤感染。170例糜烂、溃疡处分泌物细菌涂片阳性;157例患者分泌物中培养出病原菌共43种(细菌28种,真菌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较多见,培养出念珠菌55例。合并病毒感染3例。合并细菌感染者、多重耐药及合并真菌感染者平均住院日长于未合并感染者。合并感染与患者年龄、低蛋白血症、疾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有关(P<0.05)。227例患者中,125例临床治愈,97例好转,4例复发或加重,1例放弃治疗。结论 广西地区夏季漫长、气候湿热,天疱疮患者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偶见病毒感染。高龄、低蛋白血症、病情偏重、既往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是合并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感染者住院日增加、影响患者预后。
- 陆家荣霍瑞玲李秋菊郑文军
- 关键词:天疱疮皮肤感染多重耐药预后
- 青敷膏局部外敷对糖尿病皮肤感染患者感染愈合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分析青敷膏外敷对糖尿病皮肤感染患者感染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9月淮安市中医院和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皮肤感染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外敷青敷膏治疗,比较两组炎症面积、愈合天数、愈合速率及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组愈合天数及治疗后炎症面积小于对照组,愈合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敷膏可以减少糖尿病皮肤感染患者愈合时间,加快愈合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玮玮于一江
- 关键词:青敷膏抗生素糖尿病皮肤感染
- 下肢静脉血栓致皮肤感染应用松花粉外敷治疗患者的护理
- 2025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而引发的下肢周围血管血栓性疾病,下肢皮肤破溃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并发症。针对1例下肢静脉血栓致皮肤感染应用松花粉外敷治疗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换药护理、健康宣教及指导居家换药及双下肢皮肤护理,皮损明显好转后出院。
- 杨庆仙
- 关键词:皮肤感染松花粉外敷护理
- 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激励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皮肤感染情况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激励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皮肤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在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了9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其中的B组患者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激励性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皮肤感染数量、类型及严重程度等方面情况。结果 在血糖变化方面,二组患者的FBG及HbA1C在护理前均明显较高,没有显著差异;在护理后的数据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其中B组的数据更低,更接近正常范围。在皮肤感染方面,二组患者均出现了三类皮肤感染现象,感染人数分别是33人及11人,总感染率分别是68.75%及22.92%。在皮肤感染程度方面,B组的轻度感染、重度感染及重度感染的数量均明显低于A组,二组的重度感染率分别是16.67%及2.08%,P<0.05。结论 在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期间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激励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他们的血糖指标,皮肤感染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也得到了更为有效地控制,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陈柳张仁君
-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
- 嗜血分枝杆菌皮肤感染一例
- 2025年
- 患者,男,65岁。无明显诱因右手背部丘疹、结节伴破溃6个月余。自行外用红霉素软膏及口服头孢克肟治疗,效果欠佳。皮肤科查体见右手背部水肿性红斑及丘疱疹,部分破溃形成溃疡。组织病理提示炎性肉芽组织增生,组织抗酸染色阳性,高通量基因检查提示嗜血分枝杆菌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并行局部清创术。治疗2个月后皮损基本消退,6个月后皮损愈合且未复发。
- 茹颖莹周开华邹晴李卫峰
-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
- 一例猫皮肤感染溃烂诊疗报告
- 2025年
- 猫皮肤溃烂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是常见的病理现象,属于继发性皮损,通常是由感染、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皮肤或黏膜缺损导致。本院2023年11月接诊一例家庭性猫皮肤感染溃烂的病例,经特殊的诊疗方案及护理,病猫在较短时期获得痊愈,现对该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总结与分享,以供同行参考。
- 阙晓南王芳余远明阙祖明周丽萍
- 关键词:皮肤溃烂
- 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患者护理一例
- 2025年
- 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是一种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致病分枝杆菌[1]。其感染多与海鲜、游泳池、鱼缸等相关接触史及外伤史有关。海分枝杆菌感染常侵犯四肢末端,引起单发或多发皮肤损伤[2],常表现为上肢的孤立性丘疹结节[3]。
- 邱伟霞陈丽莉徐约丹潘宁邱霞霞郑泓金沈洁李会娟蒋贤高
- 关键词:分枝杆菌感染皮肤护理
- 火针在皮肤感染中应用分析
- 2024年
- 观察火针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皮肤感染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每组2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火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浓腐消失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感染患者采用火针治疗比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更有治疗效果,能减少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和炎性水平,在临床中可以运用推广。
- 陆岩徐淼
- 关键词:火针皮肤感染
- 1例犬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的诊治
- 2024年
- 文章介绍了1例老年犬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的诊治情况,通过止血、清创、消毒、抗菌、消炎、降糖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消除并发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犬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治提供参考。
- 张军张熠阎朝华冯孝傲徐在品
-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感染诊治
相关作者
- 马琳

- 作品数:405被引量:1,620H指数:1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特应性皮炎 血管瘤 金黄色葡萄球菌 婴儿血管瘤
- 马秀华

- 作品数:84被引量:75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母婴同室 皮肤感染 助理 全科医师培训 新生儿
- 刘盈

- 作品数:64被引量:6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童 皮肤感染 耐药研究 母婴同室
- 刘维达

- 作品数:518被引量:1,63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念珠菌 白念珠菌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 红色毛癣菌
- 沈永年

- 作品数:238被引量:75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白念珠菌 念珠菌 红色毛癣菌 甲真菌病 马拉色菌